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2024-01-15 08:2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民主作为人类社会历经千百年探索形成的政治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在探索民主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国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模式,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国情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拓展新路径,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彰显民主价值。价值取向是民主的灵魂,决定着民主为谁服务,也决定着政治文明发展方向。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性质的民主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古希腊的城邦民主主要服务于具有城邦公民身份的社会成员的利益,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要服务于少数精英群体的利益, 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属性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则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享受民主权利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始终真实在场。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民主选举,由人民选举自己信任的、德才兼备的社会成员代表自己行使权力,以此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通过民主协商,让多元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求取最大公约数,为人民合法权益的表达和实现创造条件;通过民主决策,吸纳民意、汲取民智,使公共政策能够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通过民主管理,激发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热情,推动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得到落实;通过民主监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对人民合法权益的侵扰,保障人民利益实现范围和程度的最大化。由此,人民既是民主制度的设计参与者、民主渠道的拓展者、民主手段的创新者,也是民主权利的享受者、民主过程的实践者和民主效能的受益者。全过程人民民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彰显民主的人民性价值,标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高度。

  拓展民主路径。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民主发展道路的选择既受制于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也受到一国经济、文化和社会传统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发展民主,不走老路、邪路,而是坚持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设计和发展,坚定不移走符合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现代政权建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民主制度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到新时代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全力推进,我国的民主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探索、形成并不断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我们发展的民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把握历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推动人民民主稳妥发展,循序渐进扩展民主权利;注重民主顶层设计,注重民主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断推动民主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走出了一条民主新路,打破了实现民主只能走西方民主道路的迷思,拓展了人类民主发展道路。

  强化民主保障。制度的性质、内容、结构等直接影响民主的效能。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制度建设在促进民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建设,为增进民主效能提供了整体性规范和系统性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形成了一套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涵盖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上下联动、左右互嵌,彰显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制度优势,为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了有效管用的制度化渠道。通过完整的制度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力促进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使人们深化了对民主制度功能的认识,为一些国家解决民主失效与治理失灵问题提供了深刻启示。

  创新民主模式。模式是民主实践方案的集成。模式设计或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民主实践的成效。科学的模式能够使正确的价值导向、恰适的民主道路、有效的制度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奠定了民主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引领民主的发展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相衔接的全链条民主,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全方位民主,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方方面面的全覆盖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出持续、完整、有效的过程特色,能够有效克服西方民主模式中“有票难决”和“久拖不决”的纷争痼疾,创新了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5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住宿业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齐志明)为推进使用源头减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中国饭店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时间:01-15
  • 广西红树林湿地面积稳中有增

      本报南宁1月14日电 (记者张云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2023年以来,广西累计营造红树林面积337公顷,修复红树林面积776公顷,红树林湿地面积稳中有增,目前广西红树林面...

    时间:01-15
  • 支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对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的依据、基本程序和通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指导审定与...

    时间:01-15
  • 山西省设立省级文物保护基金

      本报太原1月14日电 (记者付明丽)记者从山西省财政厅获悉: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于日前正式成立。作为省级政府批转设立的公益性文物保护基金,这不仅提供了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新渠道,也将...

    时间:01-15
  • 北京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目展演季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潘俊强)近日,北京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目展演季,为观众呈现一场富有年味、经典传承的文化盛宴,展演季将持续至3月底。  据介绍,本次展演季展演作品品...

    时间:01-15
  • 老年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

      本报济南1月14日电 (记者王者)“咱坐下来,慢慢聊,问题一定能圆满解决。”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三姐调解室”,王月红正忙着调解一起邻里纠纷。“有事找‘三姐’,矛盾不过夜!”最终...

    时间:01-15
  • 防止有害文具损害学生健康(百姓关注)

      近年来,学生文具市场蓬勃发展,各种款式百花齐放。有的造型独特,与卡通形象相结合;有的功能新颖,电动卷笔刀、电动橡皮擦、桌面吸尘器等新式文具相继上市。这些可使用还可把玩的文具,受...

    时间:01-15
  • “蓝色驿站”成为服务群众新平台

      本报广州1月14日电 (记者贺林平)热茶、冷饮、书刊、法治宣传册页、轻声细语的解答……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东和社区“蓝色驿站”,市民经常能感受到这温馨一幕。  盐田区将...

    时间:01-15
  • 拎稳“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办实事 解民忧·一线探落实)

      核心阅读   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注册商标、开展技术培训……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南省扶沟县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内生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