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经济通道”如何转化为“通道经济”(经济新方位)

2024-01-17 08:3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地区在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其中,辽宁省以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等为沿海枢纽港口,发挥着重要的通道支点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如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辽宁码头、口岸,看基础设施“硬联通”与标准规则“软联通”如何形成合力,促进“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

  提升基础设施,强化通道“硬联通”

  海面如镜,烟波浩渺,辽港集团大连港汽车码头,一辆辆产自沈阳的纯电动汽车从铁路货运列车驶出,准备登船。

  泊位离铁路线直线距离450米左右,宽阔的场地整齐停放着各种品牌的汽车。“车头朝着大海的,准备出港;车头朝着陆地的,是到港车辆。”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兆星说。

  据介绍,码头铁路专用线增至4条,4个滚装泊位全部对外开放,海关监管区域从21万平方米扩大到58万平方米,海铁联运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效率大为提升。目前,大连港汽车码头的设计年通过能力达78万辆,港区还建有进口汽车检测线、多功能仓库和增值服务中心,可开展检测、维修等增值物流服务。

  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辽宁近年来积极培育集装箱海上运输航线、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推进干线铁路扩能、加强集疏运公路建设,优化通道运输网络布局,全面提升通过能力。

  2023年底,营口仙人岛疏港高速公路通车。这段公路连接沈大高速公路和仙人岛通港转盘,全长只有5.7公里,却补上了港口集疏运体系短板,对构建集约高效的公水联运综合运输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仙人岛经济开发区,总经理刘建说:“疏港高速直通园区,提升了大宗货物运输效率。”

  目前,辽宁已初步形成自沿海港口东进南下北上,经中欧班列西行北上的海陆通道。中欧班列实现“三通道六口岸”全覆盖;全省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95条,联通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

  畅通联运机制,标准规则“软联通”

  从锦州义县装车始发,经内蒙古自治区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办理通关手续,再以多式联运方式运达俄罗斯圣彼得堡,2023年开行的“锦州港—圣彼得堡”中欧班列总行程9087公里,为我国东北地区连接欧洲增添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通道。

  “包括珠恩嘎达布其在内,锦州港已建成10个内陆港。将港口业务前移,使内陆城市的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手续,实现降本增效。”锦州港通道建设中心主任王剑介绍。

  畅通标准规则“软联通”,辽宁积极建立港口与大型重点生产和储运企业间沟通机制,统筹联运网络建设,共建运输服务体系。

  确认客户的时间、价格需求,一次性委托给多式联运经营人,从订舱、安排拖车提取空箱,到工厂装货、铁路发运、装船出口,一系列环节手续无缝衔接。辽宁集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曾光说:“再也不用每天几十通电话联系多个环节,省时省心。”

  曾光工作状态的变化,得益于大连港推出的全程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通过建立统一平台、打通信息壁垒,实现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单到底、一箱到底,避免了客户多头沟通、单据重复流转等低效问题。”大连港集发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中心经理李广超说。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冯万斌介绍,2023年,辽宁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159万标箱,同比增长12.6%;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重12.3%。

  新业态蓬勃发展,功能优势充分发挥

  走进沈阳综合保税区的国际艺术品展示中心,一幅幅油画整齐排布,一张张版画正在装裱。这些艺术品“搭乘”中欧班列从欧洲远道而来。“艺术品从班列车厢到保税区内一次性快速通关,运输成本更低、通关时效更强。”阿登高原(沈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曲良臣说。

  “班列+保税”,推动综合保税区与中欧班列场站之间流转货物实现一次运抵、一次申报、一次装卸、一次验放,沈阳综合保税区的物流集散、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商品展示等功能优势充分发挥。近年来,辽宁“班列+保税”“班列+跨境电商”“班列+邮快件”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

  2023年,新能源电池海外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前三季度,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累计出口车用新能源锂电池25.8亿元,同比增长130%。

  针对新能源电池出口包装箱成本高的问题,大连片区联合大连海关推出“企业自检+逐批检验+抽查检验”塑料周转箱循环使用监管新模式,已实现19万箱次塑料周转箱循环使用。“之前我们出口锂电池,每次出口仅包装箱费用就超过100万元。在新监管模式下,检验合格的塑料包装箱可以循环使用,包装成本降低。”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进出口管理部门经理藤黎红说。

  辽宁省商务厅通道建设处处长张姝表示,辽宁将持续优化开放布局,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以高水平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7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快推进(权威发布)

      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99.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

    时间:01-17
  • 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人民论坛)

      “这些外来年轻人种地,肯定比不过我们这些‘老把式’。”对于把零碎地块整成连片高标准农田的做法,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种粮大户关正艮心里一直犯嘀咕。丰收季节,他惊讶地发现高标...

    时间:01-17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宋其超为财政部部长助理;任命胡海峰为民政部副部长;任命郝军辉为国家消防救援局政治委员。  免去田学斌的水利部副部长职务;免...

    时间:01-17
  • 激活文旅资源 带动产业发展(深阅读)

      文化产业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人是关键因素。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2...

    时间:01-17
  • 2023年以工代赈带动253.4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刘志强)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2023年,有关部门持续抓好以工代赈工作,加大中央专项投资支持力度,实施一大批以工代赈专项项目,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

    时间:01-17
  • “为世界贸易和投资注入关键力量”

      “目前,中国在能源转型、基建投资、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成为领军者。”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复苏提...

    时间:01-17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推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

      本报上海1月16日电 (记者巨云鹏)记者从16日举行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沪苏浙两省一市发展改革委、苏州嘉兴两市政府近日共同印...

    时间:01-17
  • 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1.8%(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刘志强、王政)1月15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1至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

    时间:01-17
  •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

    时间:0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