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两会今日谈)

2024-03-05 07:5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对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来说,“新质生产力”是最想在全国两会上讨论的话题。过去一年,他在调研中见到了很多科技感十足的新产品,发现“各行各业都因科技的注入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并由此准备了相关课题。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这是全国两会上的热议话题,也是关乎长远的发展课题、改革命题。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分钟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以秒计,5G手机用户文件平均下载速率超139兆位/秒,观看视频的平均首次播放时延仅为0.56秒。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2024年初中国启动的地方投资项目具有“明显的科学色彩”,显示出“攀升价值链和发展新增长引擎的雄心”。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才能最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关注前沿问题的科研工作者,就“加快打通国家高水平学术—技术—产业协同机制”等提出建议;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角度建言献策;在市场中搏击的企业家,对“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技术与数智化机器设备、数智化劳动者等新要素紧密结合”提出见解……围绕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代表委员贡献真知灼见,齐心协力推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凝聚众智,汇聚众力。将创新基因融进发展血脉,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我们就一定能奏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5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两会近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

    时间:03-07
  • 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两会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

    时间:03-07
  • 夯实基础 积蓄动能(新语)

      2024年全国两会,会场内,“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会场外,火热的生产生活在进行,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这是跨越空间的绿色动力。宁夏毛乌素沙地上,一望无际的光伏...

    时间:03-07
  • 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能够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时间:03-07
  • 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亮司村的田园风光。   李必祥摄(人民视觉)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就业优先稳固民生之本  本报记...

    时间:03-07
  • 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贵州省黔西市金碧镇,油菜花竞相绽放。  史开心摄(人民视觉)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实现今年预期目标有条件有支撑  本报记者 韩 鑫 王云杉 ...

    时间:03-07
  • 中国经济有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传递出中国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接受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有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在国际形势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时间:03-07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代表委员...

    时间:03-07
  • 用好“人工智能+” 赋能产业升级(人民融观察)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

    时间:03-07
  • 两会好声音

      高校国家奖学金有利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适当调整。建议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学生学习生活成本等指标,经过专家论证、科学测算,...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