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发展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人民论坛)

2024-03-06 08:1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字具有说服力”“目标清晰,信心十足”“今年更上一层楼”……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干货、亮点,触动人们对过去一年的回忆,提振着对未来的信心,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写下感言。

  2023年,我们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镌刻每一份拼搏付出,也见证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在经济增长“势头好”的同时,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壮大,经济“新意浓”“活力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充足的底气。

  新产业跑出“加速度”。产业是经济之本。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老字号”焕新生,“新字号”动力强,“绿字号”发展快,助力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有力。今天,在安徽合肥高新区,短短几百米长的云飞路汇聚几十家量子企业;在湖北武汉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00亿元……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印证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中国经济发展积蓄起强劲动力。

  新模式激发“新活力”。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日均迎客超13万人;新疆昭苏县,冰雪乐园充盈欢声笑语……“冰雪+文旅”“冰雪+体育”等新业态,成为消费新亮点。近年来,从城乡文旅融合等加速发展,到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即时零售、跨境电商等不断涌现,持续创新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进一步激发着消费潜力。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消费引擎作用凸显,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印证中国经济含金量更高。

  新动能构筑“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进一步对高质量发展产生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后劲。

  读懂我国经济大势,既要看短期之“形”,更要看长期之“势”;既要看增长之“量”,更要看发展之“质”。今天,透过这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看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我们不仅感受到分量足、质量优,也更加真切体会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新征程上,增强信心和底气,充分发挥我国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定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锚定目标,实干笃行,我们坚信——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6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两会近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

    时间:03-07
  • 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两会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

    时间:03-07
  • 夯实基础 积蓄动能(新语)

      2024年全国两会,会场内,“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会场外,火热的生产生活在进行,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这是跨越空间的绿色动力。宁夏毛乌素沙地上,一望无际的光伏...

    时间:03-07
  • 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能够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时间:03-07
  • 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亮司村的田园风光。   李必祥摄(人民视觉)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就业优先稳固民生之本  本报记...

    时间:03-07
  • 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贵州省黔西市金碧镇,油菜花竞相绽放。  史开心摄(人民视觉)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实现今年预期目标有条件有支撑  本报记者 韩 鑫 王云杉 ...

    时间:03-07
  • 中国经济有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传递出中国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接受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有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在国际形势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时间:03-07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代表委员...

    时间:03-07
  • 用好“人工智能+” 赋能产业升级(人民融观察)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

    时间:03-07
  • 两会好声音

      高校国家奖学金有利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适当调整。建议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学生学习生活成本等指标,经过专家论证、科学测算,...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