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增强科教兴国强国抱负 担当科技创新重任(在现场·看两会)

2024-03-08 08:1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强调,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烈讨论。大家表示,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我们重任在肩。”广东省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委员说,过去一年,广州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一方面,直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真问题,打造以企业需求为牵引的成果转化模式;另一方面,把创新落到人才上、企业上、产业上,完善人才成长阶梯支持体系,持续释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动能。

结合相关部门的一线实践,王桂林委员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完善“创业者成长链、企业育成链、成果转化链”三螺旋支撑体系,打通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演化路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们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近一半,年研发投入占企业营收的10%以上。”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代表介绍,目前公司人才队伍涵盖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航天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成立先进红外探测联合实验室、图像识别与飞行控制联合实验室,并与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参与武汉市‘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黄立代表表示,将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

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曲线上扬,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从2011年第二十九位上升至2023年第十二位。代表委员们表示,创新曲线上扬离不开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持续健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代表表示,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要进一步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科研工作中,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时进一步落实奖励机制,吸引人才集聚,相关部门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才加入科研创新当中。

陈学思代表说,要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多有助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措施,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总书记强调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我非常认同、深有感触。”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小康委员表示,对于高校而言,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近几年,国家推出多项改革措施,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类别的科研活动采取分类评价,实现精准靶向施策,为科技成果更快涌现、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长期在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委员,我将牢记总书记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潜心攻关,进一步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助力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努力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刘小康委员说。

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体现了党中央对科研工作者的关心爱护。”民建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寇纲委员说,构建差异化、多维度的评价激励机制,是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关键钥匙。一方面,要继续破除制约创新的藩篱,创新科研人才差异化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型人才,要营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赋予其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对技术创新型人才,要探索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分红制度,形成“干事创业、奋斗有得”的市场化激励氛围。另一方面,要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学历学位教育,提升社会化培训的深度与广度,培养更多的专业化技术经纪人,积极探索有关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林木覆盖率超过58%,属于太行山重要生态区位。“学的是林业,干的是林业。”河北省涉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技术员刘素云代表对林业事业充满感情。

如何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力?刘素云代表表示,要敢于让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激发其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活力。“多年来,我们加大与各级林业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主导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刘素云代表说。

(本报记者贺林平、王明峰、张佳莹、林子夜、王欣悦、邓剑洋、强郁文)

 

本期统筹:郭  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8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在现场·看两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百...

    时间:03-10
  •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9日就军队代表热议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国防费预算、近期美对台军售等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代表热议...

    时间:03-10
  • 描绘出更亮丽的民生画卷(人民论坛)

    “我们牢记使命,挑灯夜战,只为点亮更多生命之光。”走上“委员通道”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委员说,老百姓沉甸甸的期待,让她和团队扎实做好基础研究,让新药研发跑出加速...

    时间:03-10
  • 积极调研 依法履职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进入法治化轨道,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3月9日下午,在广东代表团第六小组会议上,代表们认真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国...

    时间:03-10
  • 文明交流为中希合作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大使随笔)

    中国和希腊是两大文明古国,文明交流是中希关系的重要纽带,为两国合作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2023年2月,习近平主席复信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中希文...

    时间:03-10
  • 中国对瑞士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外交部领事司7日发布: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202...

    时间:03-10
  • 莱索托外交大臣:期待莱中关系更进一步

    据新华社马塞卢3月7日电 (记者滕军伟、陈诚)莱索托外交和国际关系大臣莱乔内7日表示,期待同中国在基础设施、农业、能源等领域有更加深入的合作,期待两国关系更进一步。 莱索托7日举行2...

    时间:03-10
  • “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充满期待”(两会·读懂中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外国驻华使节高度关注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两会体现了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时间:03-10
  • 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国际论坛)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最多的技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勤劳且注重教育,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巨大潜力 当今世界正面临诸...

    时间:03-10
  • “中国是重要的建设性力量”(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发展成就。我们从中国的成功实践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这对于推动突尼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突尼斯民主爱国人士统一党中央委员、新闻和培...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