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首次将签订“阴阳合同”作为逃税手段明确列举

2024-03-19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3月18日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22条,首次将签订“阴阳合同”作为逃税手段明确列举。

  《解释》明确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14个罪名的定罪量刑情节作了规定,特别是对原有三个涉税司法解释规定罪名的定罪量刑标准作了适当调整。如对逃税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作了提高。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同时,针对假发票泛滥、虚开发票猖獗的情况,《解释》对伪造、非法出售、购买、虚开发票等各类涉发票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予以明确。

  《解释》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作了限缩,突出本罪打击的对象是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核心功能而进行虚开的行为,将为虚增业绩、融资、贷款等目的而虚开的行为,排除在本罪打击范围之外,防止轻罪重判。

  针对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进行逃税的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文娱领域发生的几起以签订“阴阳合同”等形式隐匿或者以他人名义分解收入、财产进行逃税、影响极坏的案件,《解释》旗帜鲜明地将签订“阴阳合同”作为逃税方式之一予以明确,为司法机关今后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同时,《解释》还明确补缴税款、挽回税收损失从宽处罚政策。对已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被告人能够积极补税挽损,被告单位有效合规整改的,也可以从宽处罚,其中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上述规定,有利于在违法行为发生后,鼓励行为人及时补缴税款、挽损止损,实现当事人和国家的共赢互赢。同时,《解释》还规定,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没有依法下达追缴通知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以此督促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及时查处税收违法犯罪,防止失职渎职。

  据统计,危害税收犯罪占民营企业犯罪的前三位,有必要对单位实施危害税收犯罪的定罪量刑原则予以明确。《解释》规定,单位实施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依照本解释规定的标准执行,也就是按照自然人犯罪的标准执行。《解释》完善了危害税收犯罪行刑衔接机制,规定对实施危害税收犯罪被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政务处分或者其他处分的,依法移送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处理;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上述规定,有利于防止对违法行为人的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两头不着地”的情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9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本报记者 王 浩 王云娜 李晓晴  春风渐暖,希望田野迎来新一季的耕耘。  冀南粮仓,麦苗返青。河北省宁晋县雅苒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手高换起驾驶自走式植保机稳稳前行,“用上新农机,一天能作业150...

    时间:03-20
  •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形(新视点)

      石济客专、京张高铁、京哈高铁,铁轨穿梭让京津冀与东北、西北、山东半岛城市群联通时间大幅缩短;京雄城际、京唐城际、津兴城际,路网交织让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京津冀协同发...

    时间:03-20
  • 资讯速递

      我国将全面提升城乡配电网能力  本报电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城乡,连接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

    时间:03-20
  • 科学有序推进产业转移(观象台)

      推进产业转移,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统筹发力、久久为功,同时也要下足“绣花功夫”,注重科学精准      重庆招引东部地区龙头企业,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一批现代制造业集群;云南...

    时间:03-20
  • 习近平致电祝贺普京当选连任俄罗斯总统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3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普京,祝贺他当选连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俄罗斯人民团结一心,克服挑战,在国家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你再次当选,充分体现了俄罗...

    时间:03-19
  • 为不同阶段创业者提供服务与保障(两会后探落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扶持小微...

    时间:03-19
  • 办好群众身边案 权利保障有力度(法治聚焦)

      孤寡老人遗产如何管理,学生校内人身安全如何保障,企业发展困境如何破解……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及的多起典型案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探访这些...

    时间:03-19
  • 将对新业态食药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监督

      本报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张璁)记者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了10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切实提高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

    时间:03-19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挂牌

      本报广州3月18日电 (记者罗艾桦)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举行,这是广州市首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据介绍,南...

    时间:03-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