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经评论:指标向好证伪唱衰论调

2024-03-23 20:58:2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事实是对“中国经济见顶论”最好的回击。国家统计局本周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数据,多项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高于市场预期。分析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一季度有望迎来“开门红”,并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基础。

作为全国两会后的首次月度数据发布,1月份至2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备受关注。数据显示,1月份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超九成行业、超六成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市场销售持续平稳恢复,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工业出口结束此前连续8个月下降态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无论从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先行指标,还是实物量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杂音甚嚣尘上。最近流行的一种论调是渲染所谓的“中国经济已经见顶”,通过放大或歪曲中国经济恢复进程中个别数据的短期波动,鼓噪中国经济增长“达到顶峰”,以图误导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2023年,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恢复进程中的诸多困难挑战,我国迎难而上稳中求进,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无论是2023年的恢复向好,还是今年前两个月的稳中有升,或者拉长时间线回溯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一再证明: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毫无事实根据,将被再次证伪。

中国经济增长见顶了吗?当然不是。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单单追求增速,而是更看重发展质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这一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就能实现的目标。5%左右的目标与2023年保持一致,体现出我国对未来发展从“有信心”到“有把握”的基本判断,释放出对经济中长期发展更为积极的信号。5%左右增速对应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不容小觑。

中国经济失去动力了吗?当然不是。《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10项重点工作之首,这是激发潜力、重塑动能的关键之举。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一批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企业家茁壮成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未来将达到8亿人。这些都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从辛勤耕耘的田间地头到繁忙作业的车间码头,从火爆出圈的文旅消费到蓬勃生长的创新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中国经济优势不再了吗?当然不是。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积极因素持续累积增强。用好用足这些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并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继续贡献宝贵的确定性。基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充满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

坚定信心和底气,并不意味着回避困难和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内经济恢复发展还面临不少难题。破解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需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行稳致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 相关阅读
  • 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速深挖“第二矿山”潜力

    剪辑、摄像:人民网记者 魏青成 王晓啸【观点摘要】●废弃物源自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大部分领域正迎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废弃物的产生规模还将逐渐增大。●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既是发展方式绿色转...

    时间:03-24
  • 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多领域“春意盎然”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诸多领域相继传来好消息,春日里的中国涌动着蓬勃生机,为全年经济发展夯实了根基。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湖北武汉: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专场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3月23日,湖北省2024年...

    时间:03-24
  • 春日中国活力无限 “赏花+”模式升温成为促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消息:随着天气转暖,各地春花烂漫,人们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国际雕塑园里,传统早花品种白玉兰已簇拥枝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拍照。据了解,从3月下旬到4月中旬,公园里的19...

    时间:03-24
  •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一|泄洪后,这里发现一件距今10万年的“象牙铲”

    大约10万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水草丰美的山东腹地,智人挥动“象牙铲”等工具开始了一天的活动;远处,仿佛还能听到古菱齿象、野马等的嘶鸣……遥远而神秘的远古人类生活图景,随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越来越清晰地呈现...

    时间:03-24
  • 纪录片|“雪如意”新传

    两年前,因为冬奥盛会,世界记住了“塞外小城”崇礼,记住了“跳台旁就是长城”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两年后,精心“播种”的“冬奥之花”在小城崇礼绚丽“绽放”。2023—2024年雪季,经过改造提升后的“雪...

    时间:03-24
  • 湾区三分钟丨“拼”出来的“开门红”

    湾区三分钟,道理讲透透。日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展馆正在举行一场以家具为主题的大型展会。我们都说展会经济是外贸的晴雨表。今年第一个季度,光是这样的展会广州就密集举办超过48场。而今年前2个月,广东...

    时间:03-24
  • 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多领域“春意盎然”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诸多领域相继传来好消息,春日里的中国涌动着蓬勃生机,为全年经济发展夯实了根基。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  湖北武汉: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专场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  3月23日,...

    时间:03-24
  • 西藏积极打造“五城三小时经济圈” 兴边富民擘画现代化壮丽画卷

      央视网消息: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总台记者深入西藏七地市蹲点调研,3月23日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迈出新步伐》,展现西藏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迈出新步伐。今天先来关注西藏打造...

    时间:03-24
  • “海基二号”安装后将刷新多项亚洲纪录

      “海基二号”安装后将刷新多项亚洲纪录 60秒回顾建设历程  今天(3月24日),总重量近37000吨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开始进行海上安装作业,安装就位过程预计将持续3天。  安装成功后将刷新多...

    时间:03-24
  • 给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 阿克苏地区上大招

    3月23日,阿克苏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项目启动仪式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举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治理区域包括阿克苏市、库车市、沙雅县、阿瓦提县、柯坪县,沿塔里木河流域南部。主要通过人工造林、退化...

    时间:03-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