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创新科技引领新型工业化(香江在线)

2024-03-24 09:30:30

来源:人民日报

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底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实现香港“新型工业化”。一年多来,香港聚焦重点领域,着力引进重点企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协助本地制造业转型,紧锣密鼓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明确方向,引进重点创科企业

2023年12月,内地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计划在香港科学园设立宁德时代香港科技创新研发中心,预计投资不少于12亿元(港元,下同),招聘约500名员工。

签约仪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表示,香港是国际著名的商业枢纽,有一流的商业环境、宽松的流通机制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这里成立宁德时代香港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是宁德时代在新能源科技研发布局上的战略性一步。”

“宁德时代选择香港作为国际总部,是对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投下的信任一票。”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引进重点企业是特区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一年多来,香港已吸引超过30家重点企业落户,涵盖了新能源车、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业。

香港经济发展长期高度依赖服务业,截至2022年,香港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达93.4%,制造业占比仅1%。《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到2032年,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提升至5%。面对土地资源紧张、工业基础薄弱等问题,香港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该怎么走?

“新型工业化是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的工业化。”孙东说,科技赋能工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带动金融、物流等业界全方位发展,从而支撑香港持续高质量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工业专员葛明表示,结合香港的科研优势,香港推进新型工业化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这三个产业协同发展,将会带动本地创科发展更为蓬勃,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能。”

位于香港岛西南海滨的数码港是香港重要的创科基地,香港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政府邀请龙头企业落户香港时,常被人问及‘你们的超算能力如何’。”数码港主席陈细明说,超算中心是重要基建,随着香港对人工智能算力需求越来越高,建成超算中心将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亦可吸引境外龙头企业来港。

近年来,香港大力完善新型工业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补齐相关短板:香港科技园公司管理的大埔、元朗、将军澳三个工业邨更名为“创新园”,在园区内建设“医疗用品制造中心”“微电子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等先进制造平台;进行香港科学园第二阶段扩建计划和数码港第五期扩建计划;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国家为香港提供了坚实的支持,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高度国际化的特点,将会吸引更多人才、资金和企业汇聚,我对香港的发展充满信心。”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

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转化

2022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拨款100亿元在香港科学园建设“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聚焦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等,涵盖本地与海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的29所实验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将成立一所新的InnoHK研发中心,专注研发“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2023年7月,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卞兆祥领导的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在香港科学园宣布,其研发的一款治疗慢性便秘的中药复方新药获美国监管机构许可在美开展一期临床试验,成为香港首个获得该许可的中药新药。

“我们很期待能与产业界合作进行后续的药物研发。”卞兆祥表示,目前已有多家产业资本和天使投资基金前来洽谈合作,未来将成立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药物研发企业,面向全球市场研发中药新药。

“香港特区政府积极的创科政策和财政投入,帮助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以创新科技驱动的初创企业在香港蓬勃兴起。”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总裁徐海山说。

2023年3月,医学影像企业美时医疗宣布,正式迁入位于大埔创新园“医疗用品制造中心”的生产基地。经过在香港科学园的多年打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儿科的超导磁共振系统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华丽转身,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生产磁共振成像设备对厂房规格要求很高,以往在香港难以找到条件合适的厂房,大埔创新园让我们有机会把科研技术变成‘香港制造’。”美时医疗首席运营官杨思敏说,公司在香港科技园公司帮助下,不到半年就成功进驻新生产基地,可以很快建立生产线。

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表示,香港科学园为企业提供多项服务和资源,鼓励支持创业者将概念转化为实体,将科研成果商品化。据统计,香港科学园现已有逾850家公司从创科培育计划“毕业”,八成公司仍在营运,其中4家企业陆续在香港上市。

“这一年多来,香港在成果转化方面变化非常快。”孙东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于2023年10月设立“产学研1+计划”,拨款100亿元支持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首轮已收到94份申请,业界也纷纷走进校园,与大学团队商讨如何加速成果转化。

技术赋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香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氛围有很大改善,政府配套支持多,业界的创造热情也很高。”香港青年邓咏诗是一家电子制造服务商的创办人兼市场部总监,在新界沙田火炭的一幢工业大厦内运营着一间500多平方米的车间,主要负责为本地企业提供电路板加工服务及高端电子产品制造。邓咏诗表示,公司面积虽小,但走的是“款多量少”路线,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可以快速响应电子产品转型需求,适合初创企业“试水”自己的产品。

随着越来越多智能电子产品订单涌现,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已接近饱和。邓咏诗介绍,公司已申请政府资助,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帮助设计一条结合传感器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线,“届时产能不仅能增加150%,更能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效率。”

香港制造业领域,中小企业占主流。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香港有7845家制造业企业,其中98.7%是就业人数少于100人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用人成本高、请人难、用地成本高、技术缺乏等问题。”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表示,新型工业化并不局限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通过先进技术,让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也能迈向新型工业化。

作为支援香港工商业提高生产力的法定公营机构,近年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积极助力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迈向智能生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研发出“猫头鹰”智能生产线、智能包装系统、智能中央厨房等智能生产设施,成功应用于微电子、金属、塑胶、玩具、食品、纺织等企业。

尽管有些港资制造商的工厂不在香港,但港资企业在制造业领域仍相当有竞争力,并最终惠及香港服务业发展。香港工业总会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受访的200多家内地港资制造业企业中,90%的受访企业将总部设在香港;2019年港资制造企业在内地的利润总额约相当于该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23.7%,有力地带动本地生产性服务业需求。

过去10年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协助推动1200多个智能化项目,其中三成在香港落地、七成在内地落地,帮助不少在内地港资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香港需以粤港澳大湾区‘9+2’相互合作的思路去定位发展方向,基于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发展优势,完善产业的供应链并提升竞争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香港提供了巨大机会,相信香港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 相关阅读
  • 福建周宁:林公金身起驾赴台安座

      中新网宁德3月24日电 (郑文敏)林公送“福”、杖头木偶戏、布龙巡游……23日,2024年林公非遗祈福活动暨林公金身赴台安座起驾仪式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举行,闽台两地万余名信众同谒林公,同心祈福。...

    时间:03-24
  • 大湾区融合发展日新月异 港澳“北上”单牌车突破200万辆次

    央视网消息: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截至3月24日4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单牌车已突破200万辆次。自去年1月1日“澳车北上”和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以来,驾驶单牌私家车“北上”的港澳...

    时间:03-24
  • 香江观澜:国安条例落地 香港轻装上阵拼经济

    中新社香港3月24日电 题:国安条例落地 香港轻装上阵拼经济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23日刊宪生效。这对回归近27年的香港而言意义非凡,标志特区履行维护国安宪制责任开启全新篇章,这座城市如...

    时间:03-24
  • 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速深挖“第二矿山”潜力

    剪辑、摄像:人民网记者 魏青成 王晓啸【观点摘要】●废弃物源自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大部分领域正迎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废弃物的产生规模还将逐渐增大。●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既是发展方式绿色转...

    时间:03-24
  • 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多领域“春意盎然”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诸多领域相继传来好消息,春日里的中国涌动着蓬勃生机,为全年经济发展夯实了根基。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湖北武汉: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专场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3月23日,湖北省2024年...

    时间:03-24
  • 春日中国活力无限 “赏花+”模式升温成为促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消息:随着天气转暖,各地春花烂漫,人们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国际雕塑园里,传统早花品种白玉兰已簇拥枝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拍照。据了解,从3月下旬到4月中旬,公园里的19...

    时间:03-24
  •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一|泄洪后,这里发现一件距今10万年的“象牙铲”

    大约10万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水草丰美的山东腹地,智人挥动“象牙铲”等工具开始了一天的活动;远处,仿佛还能听到古菱齿象、野马等的嘶鸣……遥远而神秘的远古人类生活图景,随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越来越清晰地呈现...

    时间:03-24
  • 纪录片|“雪如意”新传

    两年前,因为冬奥盛会,世界记住了“塞外小城”崇礼,记住了“跳台旁就是长城”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两年后,精心“播种”的“冬奥之花”在小城崇礼绚丽“绽放”。2023—2024年雪季,经过改造提升后的“雪...

    时间:03-24
  • 湾区三分钟丨“拼”出来的“开门红”

    湾区三分钟,道理讲透透。日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展馆正在举行一场以家具为主题的大型展会。我们都说展会经济是外贸的晴雨表。今年第一个季度,光是这样的展会广州就密集举办超过48场。而今年前2个月,广东...

    时间:03-24
  • 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多领域“春意盎然”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诸多领域相继传来好消息,春日里的中国涌动着蓬勃生机,为全年经济发展夯实了根基。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  湖北武汉: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专场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  3月23日,...

    时间:03-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