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警匪街头互射99枪!台湾为何枪声频传?

2024-03-25 22:13:59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近日,台湾一名43岁男子深夜持枪扫射桃园市一派出所并逃逸。警方追捕时双方互射99枪,一名员警被击中左肩。最后该男子落网。

  据台媒报道,该男子身着防弹衣,并持1把改造长冲锋枪及2把短改造手枪,先后开40枪。警方还从其车上查获子弹30颗,并在住处搜得大批空气枪、瓦斯枪,堪称小型军火库。不少岛内网友调侃他妄想成为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桂林仔”陈桂林。

  犯案前,该男子曾在社交媒体上贴出枪支照片挑衅警方。据悉,其乃是桃园黑帮“大树林帮”成员,过去曾因毒品案锒铛入狱,还屡次遭警查获伤害、枪炮等案。去年5月,他被查获大批空气枪,2支具杀伤力,全案移送桃园地方检察署侦办,疑其因此心生不满展开报复。

  “没人发现台湾治安越来越差吗?”案件发生后,一名台湾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

  其表示,岛内治安如今已与美国相似,二者差异仅为一般台湾民众无法正当取得枪支;台湾黑道枪支泛滥程度,堪比美国合法拥枪程度。

  帖文一曝光,岛内网友纷纷涌入留言。“每天不是枪就是毒”“外面一堆前科犯、通缉犯”“这是在帮枪械合法化铺路啦,未来人人拥枪的时代来咯”;也有人将问题直指岛内废除死刑风气,“无人死亡代表罪犯无伤人意图,且已有悔之心,本席宣判缓刑易科罚金”……

  近年来,黑枪、诈骗、毒品堪称岛内三大治安问题。台湾中正大学犯罪研究中心调研报告称,2023年台湾民众对于社会安全网措施的满意度仅有54.5%,对台当局防制诈骗犯罪的满意度更是低至37.62%。台“警政署”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台湾发生100起枪击案,平均3.65天就有1起。

  前有黑帮拥枪自重,后有街头火拼扫射,台湾非法枪支为何屡禁不绝?

  进口枪支改造,成为岛内非法枪支重要获取来源之一。

  台湾四面环海,枪支走私防不胜防,连带改造枪支泛滥成灾。台当局监察机构曾指出,岛内改造枪支以进口“低动能枪支”并进行改造为大宗,2021年和2022年进口分别达4.9万余支、17.6万余支,“弹壳”或“空包弹”子弹进口均未受管制,易于改造成具有杀伤力的子弹。

  岛内枪支交易线上化、更容易获得,同样助长了非法枪支数量攀升之风气。

  据台媒报道,2005年台湾查禁模拟枪支后,网络上或模型店开始出现与真枪相似的“操作枪”。不少网络论坛上,瓦斯枪、仿真枪等贩售讯息层出不穷,还有改枪教学影片。枪支购买及改造成本,总花费可能还不到5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5万元)。

  此外,台湾军警枪支管理不善,致使部分枪支流入民间。此前,岛内军方就曾被曝出军品盗卖案件,“毒刺”导弹发射筒竟流入了黑帮军火库。警枪被抢、军火库失窃、军方丢弃拆解待缴的军品等,链条的另一端即是屡禁不绝的黑枪市场。

  重大枪击案数量高居不下,背后是民进党当局“用嘴治台”的事实。政商关系盘根错节,枪支管制治标不治本,这就是民进党拼治安的成绩。

  岛内媒体人分析指,如今在台湾犯罪,成本越来越低。不管犯多么恶性重大的罪,一律轻判,既没有一罪一罚,也没有真正的累加刑期,“治安问题是社会安定的根本,台当局对犯罪者的维护,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台湾《联合报》曾刊登社论批岛内“政黑合体”乱象。从绿营高层官员与帮派老大交往,到警察大学校长与地方角头宴饮,掌权者与黑道的距离如此之近,也难怪当局所谓的扫黑、肃枪、打诈全部流于口号,黑、枪、诈的犯罪从未消失。“政黑合体”正一步步腐蚀民进党当局的根基!

  作者:夏至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相关阅读
  •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准备就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即将在3月26日正式开启,本届年会吸引了3000多名中外嘉宾出席,其中包括一大批外国现政要、前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

    时间:03-26
  • “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见证·中国机遇)

    “我多次访问中国,对客户需求有深入了解。近年来,我们明显感受到中国客户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将全球第五家分公司设在中国,以便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德国迈酷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恩里科·克劳尔对本报...

    时间:03-26
  • 中国技术助力多米尼克农业产业升级

    今年是中国和多米尼克建交20周年,中国援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是两国建交后最早实施的援助项目,目前已开展至第八期。自2005年以来,来自中国的专家团队与当地农业专家和农户合作,引进了多个高附加值农作物品种,促进...

    时间:03-26
  • 重返天山后,西班牙教头愿为新疆足球打地基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5日电 题:重返天山后,西班牙教头愿为新疆足球打地基新华社记者孙哲、阿曼在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来自地中海畔的费尔南多·西皮特里亚找到了归宿。有别于温润惬意的家乡西班牙,3月的新疆乌鲁木齐...

    时间:03-26
  • 路,在帕米尔高原延伸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5日电(记者胡虎虎)36公里山路、600多个弯道、年通车量45万辆次,祖国西陲帕米尔高原上的“网红公路”盘龙古道顺着山势延伸,与县道、国道相连,串起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采风地、班迪尔蓝湖...

    时间:03-26
  • 【地评线】飞天网评:用“科技之笔”绘就生机勃勃春耕图

    春管春耕一线,农民辛勤耕耘,农机驰骋沃野,良种、良机、良法配套,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迎着春光,播撒希望。聚集新要素,激发新动能,各地区各部门全力推进春季农业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

    时间:03-26
  • 习近平同瑙鲁总统阿迪昂会谈

      三月二十五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瑙鲁总统阿迪昂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阿迪昂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三月二十五日下午,国家主...

    时间:03-26
  • 多角度多领域展现中国经济活力 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央视网消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3月25日,《新闻联播》报道,鹊桥二号中继星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多角度多领域展现中国经济活力,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鹊桥二号中继星进入...

    时间:03-26
  • 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3月25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海基二号”高338.5米,重达近37000吨,创造了固定式海洋平台重量、高度、作业深度等多项亚...

    时间:03-26
  • 持续发展的中国利好世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观察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以“持续发展的中国”为主题的年会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目光。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何在?中国发展新机遇将如何增益世界?从国际机构负责人到工商界人士,从...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