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化中斯合作 造福两国人民

2024-04-01 11:07:5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和斯里兰卡是传统友好近邻。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与协调。中斯双方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共建“一带一路”助推现代化

  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蔚蓝色海面旁的金色沙滩上,具有未来感的规划城市——科伦坡港口城(见图,向楠摄)的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3月,科伦坡港口城一站式服务中心及金融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港口城内斯里兰卡首家市内免税店整体工程完成,出租率达100%,商户装修已接近尾声,预计近期将开门迎客。

  科伦坡港口城是中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建设秉持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理念,将为当地民众创造优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自去年7月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经济委员会法案》的核心法规——《战略重要性企业豁免和激励指引》正式生效以来,已有《特殊签证政策》等9项细则法规及政策落地实施,59家企业完成注册,港口城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现年58岁的桑吉瓦曾于上世纪80年代留学中国。2014年,随着科伦坡港口城正式开工,桑吉瓦成为项目工程部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他说:“我的工作职责就是与科伦坡政府部门和市政设施供应部门对接,向当地官员解释港口城的意义,尽快推进港口城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据了解,科伦坡港口城将创造超过40万个直接和间接的工作岗位。斯里兰卡姑娘西斯蜜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科伦坡港口城负责项目投资推广和市场营销。“科伦坡港口城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让我们可以实现更稳定的经济发展,这里也将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西斯蜜说。

  斯里兰卡是最早欢迎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惠及两国人民。作为中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科伦坡港口城和汉班托塔港将促进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助推斯里兰卡现代化进程。

  去年10月,中斯双方同意签署关于共同加快编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谅解备忘录等多项文件,交流发展经验,对接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合作,为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新亮点、注入新动力。

  科技赋能改善民生福祉

  作为一个多雨的国家,斯里兰卡并不缺水,但饮水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2015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代表与斯里兰卡供水部的前身——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合作备忘录》。不久之后,由中国科学院和斯里兰卡有关部门牵头,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以下简称“中斯水中心”)正式成立。依靠科技的力量,中斯水中心正在帮助斯里兰卡民众实现放心喝水的愿望。

  马特勒市梅提哈卡村位于斯里兰卡中部偏远山区,村民以传统种植业为生,简单过滤后的地表水曾是该村长期的饮用水源。去年6月,中斯水中心的专家将新型易维护水处理设备带到了这个小山村。设备每日可处理120吨水,能够为梅提哈卡村及附近村庄的800多名村民提供优质饮用水。

  “在此之前,我们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在斯里兰卡开展了采用电渗析技术进行集中供水和采用纳滤膜技术进行分散供水的两个示范项目,日处理规模分别为300吨和20吨,都取得了不错效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告诉记者,“去年12月,我们到试点村落回访时发现,当地村民的健康状况已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目前,中斯水中心已在斯农村建设多项饮用水处理示范工程,并在肾病追因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该中心在水与环境领域已培养了36名斯里兰卡籍研究生、18名水务专业人员,为斯里兰卡培训了30名肾内科医护人员、技工和20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为当地降低慢性肾病发病率、保障居民健康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此外,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通过建设热带海洋环境联合观测中心、研发斯里兰卡周边海域海洋气象预报系统、开办海洋环境科学硕士班等方式,助力当地海洋科学发展。该中心斯方主任迪斯娜·拉纳塞克拉表示,中心愿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更多科学家参与斯中多学科研究合作提供支持,加强双方交流,推动两国科技创新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文明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今年2月,由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和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在科伦坡举行,共展出两国摄影家的300余幅作品,题材涉及两国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节日场景等,着重展现两国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从中国的市场到斯里兰卡的村庄,这些摄影作品超越了文化差异,展示了两国人民乐观、坚韧的共性。正是相同的特质将两国人民牢牢联系在一起。”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说,“这些摄影作品将为斯中两国人民搭建桥梁,增进互相了解。”

  位于斯里兰卡西北部的帕巴鲁伽拉遗址是古代印度洋贸易中的关键一环。这里曾是重要的商品产区,其产品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遍布东亚早期历史时期的多个遗址。今年1月至2月,来自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考古文博学院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来到这里,与斯里兰卡国家考古局和凯拉尼亚大学考古系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帕巴鲁伽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在近1个月的考古工作中,双方团队在遗址核心区域发现上万件夹砂红陶、褐陶、各色玻璃珠子和玻璃制品,为研究帕巴鲁伽拉遗址的文化特征和历史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这处遗址是斯里兰卡首次发现完整的玻璃生产相关窑炉,是目前全世界已发现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玻璃加工遗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副教授李玉牛表示。

  近年来,以四川大学与凯拉尼亚大学的考古合作为代表,中国与斯里兰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联合考古研究,发现了中国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陶瓷碎片等物品,对研究当时的海上贸易和文化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斯两国同为亚洲大陆上的文明古国,两国文明交流历史悠久,是彼此值得信赖的真朋友、好伙伴。”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戚振宏表示,中斯坚持做互利合作的伙伴,将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注入正能量。(人民日报 记者 杨一)

  • 相关阅读
  • 学习卡丨“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每年这个时候,我国从南到北都渐次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总书记多次参加义务植树...

    时间:04-01
  • 中国之美丨云南的全新打开方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流动在你我身边在简单的节奏中表达诗意的日常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在这里体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国之美·看见云南第一集《云南的全新打开方式》这里,是中国的“色彩宝库”如诗如歌的美景多民族于此交...

    时间:04-01
  • 智慧路、聪明车……看“智慧基因”如何影响雄安这座“未来之城”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7年来,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目前,雄安新区380多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00多亿元,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承接疏...

    时间:04-01
  • 万千气象看云南|唱火《小雅·鹿鸣》和《螃蟹歌》的合唱团 什么来头?

    “一个螃蟹(hǎi)嘛八呀八只脚(jio)两个夹夹往天上戳背上背个壳壳么那么大一坨哎呦夹到我呢脚(jio)……”近些天来一首云南方言演绎的《螃蟹歌》在网上“火”了清亮的童声,“魔性”的歌词让一众网友直呼“根...

    时间:04-01
  • 万千气象看云南|“走不出云南的旅行博主”现场推介“什么是云南”

    央广网昆明3月31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3月30日,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云南昆明拉开帷幕。开幕式上,精彩纷呈的现场分享和艺术表演节目,沉浸式、多维度展现澎湃昂扬、温暖人心的中国正能量,描绘活力满满、热气腾腾...

    时间:04-01
  • 中国正能量:春日中国景 蓬勃生机来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春日里的中国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各行各业展新色,处处奋楫勇进争彩头。凝聚强国力量,共铸复兴伟业。3月30号,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

    时间:04-01
  • 致敬!父亲牺牲20年后女儿也穿上了警服

    “爸爸腿部中了一枪,忍痛冲在前面。子弹都打光了,他又冲上去跟歹徒扭打。”“那枚子弹射在了他的胸口。枪口那么大,得多疼……”1998年,广东民警姚志军在侦办一绑架案时,与绑匪殊死搏斗,不幸胸口中枪,英勇牺牲...

    时间:04-01
  • 湖北省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二级调研员卢松林被查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鄂州市纪委监委网站1日消息,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二级调研员卢松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鄂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4-01
  • 亿缕阳光|花有约 春不负

    这个春天,来昆明赴一场浪漫之约。...

    时间:04-01
  • 《黄河保护法》实施一年 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交出“高分答卷”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一年来,黄河流域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河湖库生态面貌持续向好。《黄河保护法》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第2部流域法律,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