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踏青、放风筝、吃青团……溯源清明节 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4-04 17:43:0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梨花风起正清明,万物生发正应时。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其中以清明最为特殊,它是唯一一个以节气命名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蕴蓄人文与自然两大内涵,体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祭扫和踏青的节俗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中华文明赓续万年的基因密码。

从4月4日起,新闻频道推出清明特别编排,探寻清明从节气向节日演化的足迹,丈量它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留下的人文深度与历史厚度,带您深入了解这个独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来一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频共振的寻根之旅,在继承与创新中涵养属于我们时代的清明文化。

探秘中国人独有的节气测算

先从天文学上来看。节气指的是一个具体时刻,今年清明节是15时02分,据测算,2025年的清明节时刻是4月4日20时49分,2026年的清明节时刻是4月5日2时40分。这些具体到分钟的节气是怎么测算出来的?为什么每年清明节的时刻略有不同?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等等二十四节气,其实都可以精确到每年几月几号的具体时刻,而这都是由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也是我国唯一的历书编算机构。

历书编算就是计算准确的天体位置和天象数据,从1950年起,紫金山天文台每年编算《中国天文年历》。

黄道可以看作是从地球上看太阳一年“走”过的路线,对清明时刻的计算,可以转化成这样一个天文问题,太阳什么时候“走”到黄经15度?

古代先民用独特方法测量季节脚步

在没有现代观测和计算设备的古代,先民们用独特的方法测量着季节的脚步,发明了许多如今看来依然非常精美的观测仪器。

现存于紫金山天文台的圭表,明代铸造、清代重修,古人正是用圭表测量节气。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圭表是由南端竖直的一个表,以及南北水平放置的圭面所构成。古人利用立竿见影的一个现象,利用在中午测量表影的长度来测量节气。我们会注意到一年四季随着太阳在天空当中的运行,表影的长度在发生着变化,夏至的时候最短,冬至的时候最长,每一个节气表影都有特定的长度。在古代尤其是农业社会,天文历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在我国的典籍《尚书·尧典》当中就有“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记载,描述的正是中国先民安排了专人来进行天文观测、制定天文历法的情形。

中国传统历法密合天行,与中国古代天文学相生相伴,有着辉煌灿烂的发展史。西汉时颁布的《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2000多年来,中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的测算从未间断过。

我们在紫金山天文台偶遇了一群来自澳门的中学生,他们到祖国内地展开科普参访之旅,被古人智慧深深打动。

斗转星移、四时变化,一代代中国人仰望天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今天的中国科学家们能完成许多古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随着观测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模型日益成熟,精准的二十四节气时刻已经可以提前数年计算出来。如果您想知道从今年起到2033年十年间的二十四节气时刻,都可以从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十年月历中找到答案。

从节气到节日 溯源清明节

我国古代采用干支历法来记录时间,“清明”正是干支历法中“辰月”的起始。古人认为,“辰月”作为祭祀祖先的月份是非常合适的,“清明”作为“辰月”的第一天自然成为了扫墓的首选日子。“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据国家图书馆专家介绍,清明作为节气约始于周代,唐代之后清明完成了从节气到节日的转变。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阅览室内,研究馆员任昳霏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挑选出了记载清明节来源的相关典籍。根据记载,清明作为节气大约始于周代,取清爽明秀、春意盎然之意。

唐代之后,清明正式以清明节的形式固定下来,完成了从节气到节日的最终转变。

现在的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据史料显示,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慎终追远的重要仪式。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往往将扫墓延至清明,也因此清明节逐渐变成了人们寄托情感与思念的重要节日。此外,清明节的很多节日习俗也延续至今。

  • 相关阅读
  • 花莲强震第三日:阴雨天气下的山区搜救

      中新社花莲4月5日电 题:花莲强震第三日:阴雨天气下的山区搜救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里氏规模7.3级的花莲海域强震及其后数百次余震,致使台8线中横公路严重损毁。4月5日,震后第三天,花莲太鲁阁雨雾天气给...

    时间:04-05
  • 休闲垂钓协会负责人就规范长江禁捕水域垂钓行为答记者问

    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以来,沿江各地对规范垂钓行为采取了一些措施。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对规范长江禁捕水域垂钓行为也提出了要求。为什么要对垂钓行为进行规范?将采取哪...

    时间:04-05
  • 2024年度中国天眼FAST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6日0时向全球开放

      记者从中国天眼FAST了解到,FAST2024年度观测季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将于4月6日0时,向全球开放。  在中国天眼FAST的总控室,科研人员正在通过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进行脉冲星搜索观测,旁边的电脑上正...

    时间:04-05
  • “守好岛,建好家” 他们驻守“英雄岛”书写忠诚与大爱

      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在西沙群岛的琛航岛上,矗立着一座祖国最南端的烈士陵园,清明节期间,海军西沙某水警区官兵在这里举行祭奠仪式,传承英雄遗志,弘扬海战精神,争做红色传人,续写英雄史诗。 ...

    时间:04-05
  • 云南:内陆边陲变身开放前沿

      云南处在南方丝绸之路的要道,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门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云南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航线、能源、通信多路...

    时间:04-05
  • 发现绿美云南

      云南,不仅是心灵的栖息之地,更是大自然的乐园。这里山清水秀,生机勃勃,每一片翠绿的森林、每一处静谧的山川,都承载着丰富的生命故事。云南以其独特的生态美景闻名,成为生态保护的典范。近年来,云南坚定走...

    时间:04-05
  • 美好生活在云南之生物进化的见证之地

      从距今五亿年的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到距今百万年的元谋人,云南见证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奇迹,同时目睹了人科物种从1200万—6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约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元谋猿人”,再到1.4万年前的智人“蒙...

    时间:04-05
  • 人民网评:强劲正能量 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发布,共有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一评选活动不仅是对优秀网络作品的肯定,更是对正能量精神的弘扬和传播。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无...

    时间:04-05
  • 家国永念|祭忠魂 颂英烈:传承家国情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民族危亡之际,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无数先烈以灼热的理想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