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国深井钻探屡获突破 新纪录是如何书写的?

2024-04-09 07:15: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8日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再次刷新了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并在多个地层获得地热资源,标志着华南地区深层地热勘探取得新突破。

  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地下5200米

  福深热1井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这口井采用“双驱钻井+高压喷射”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在3900米附近钻获温度达150℃的地热资源储层,在5123米深度钻获温度达188.71℃的地热储层。

  中国石化福深热1井项目负责人 郑和荣:福深热1井主要实现了探测海口地区深层地热资源潜力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了深层高温地热形成与分布的理论认识。发现了两类三套地热储层,井底温度超过188℃,实现了华南地区寻找深层高温地热资源的突破。

  福深热1井自去年8月开钻以来,完成11个回次的取心。目前正在进行井下下套管固井作业。下一步计划通过高压水力压裂技术,对地热储层进行改造,以期形成具有高效储水能力的人工储层,为后期的地热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旭升:未来,依托福深热1井可建成我国华南首个深层地热产学研一体化现场试验研究平台和开发利用示范平台。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适用于我国华南火成岩地区深层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体系,对于我国东南沿海高热流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我们所了解到的深井钻探大都是用于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这一类化石能源,福深热1井则是一口深层地热科学探井,它是用于科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深层地热资源的。

  什么是深层地热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地热能是一种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等特点,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福深热1井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就从这里开始了解一下我国在此领域的开发情况。

  海南位于全球四大高温地热带之一的环太平洋高温地热带上,现代火山活动强烈,距离最近的一个火山口只有不到十公里,是深层地热资源富集区。

  中国石化石勘院 冯建赟:要打这样一口深层地热井,需要考虑热源、热储和盖层三个因素,这就好比用燃气灶煮一锅开水,这个地方的“燃气灶”就是地下的火山岩,勘探发现地下广泛的花岗岩就是很好的热储,在花岗岩之上又发育了一套很厚的泥岩,能起到保温作用,就是“锅盖”,这样的条件非常适合开发地热资源。

  浅层中深层地热资源已成为人类“热能宝库”

  从地面钻井,到地下200米以内,一般就是浅层地热资源,温度低于25℃,它们的特点是温度全年保持稳定,可以利用地表与室外空气温差,在冬季为室内供暖、夏季供冷。从200米继续往下,到3千米之间,是中深层地热资源,埋藏的地下热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温泉,就是其中一种。

  深层地热能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

  地下3000米以下,存在高温岩体,温度可超180℃甚至200℃以上,但是它里面没有流体,或仅含少量的水,这种高温岩体叫干热岩。福深热1井的钻探目标为2.5亿年前的花岗岩,属于深层干热岩地热井。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多以浅层和中深层的水热型地热为主,而埋深3000米以下的深层地热,尤其是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深层地热能的开发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为何此次突破5200米仍然广受关注?

  深层地热能如此丰富,我们如何更高效利用它呢?目前通过物探、钻井等手段找到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用水力压裂等人工改造,把高温岩石变得像海绵一样多孔,然后再通过地热井往这个“人造海绵”里注水,用岩石的高温把水加热。最后,通过另一口地热井抽出热水或蒸汽,就可以用来发电等利用了。

  我国之前已经实现了过万米的深井钻探,那么为何此次钻探刚突破5200米仍然广受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旭升:对于油气井来说,埋深大于5000米的井是非常多的,但对于地热井而言,埋深大于3000米已经属于深井。在全球范围内,超过5000米的地热井屈指可数,在我们国家,福深热1井是唯一的一口,也因此广受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旭升:福深热 1井的成功钻探,首次在华南地区发现隐伏型高温花岗岩热储,这一地区,对地热等清洁能源需求还是非常迫切的,但深层地热勘探多年来,未实现突破。其次,海南前期深层地热研究比较薄弱,可供借鉴的资料也比较少,选区选址难度大。我们研究团队多年来持续攻关,形成了有效的探测评价关键技术,选定了井位,发现了资源。再者, 福深热1井目标储层是花岗岩,硬度高、钻探难度大,叠加180多℃的高温,给安全高效钻探、成井和储层改造带来较大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多次突破陆海深井钻探深度

  无论是深地还是深海,我国向下“钻研”的脚步从未停歇,一项项纪录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极具“深度”的奥秘被揭开,也让我们对脚下的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只是我国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将钻探至地下5200米,刷新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此前,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一万米,目前正在继续向目标深度11100米挺进。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口垂直深度超过一万米的井。不仅再次刷新了亚洲最深井纪录,也创造了当今世界上,钻探一万米深井用时最短纪录。

  2023年,中国石化“深地一号”部署的跃进3-3XC井点火测试,完钻井深9432米,刷新了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近年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缘,我国已钻成200多口深度超8000米的超深井,超深油气勘探接连突破。推动我国在超深领域找到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油气战略接替区。

  深海方面,2021年6月投产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是我国目前自主开发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目前,“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钻井总进尺已超过50000米,相当于6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钻井作业整体进度完成90%。“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储量从1000亿立方米提升至1500亿立方米,年产量从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

  未来我们如何持续向深地深海进军?

  梳理一下近两年我国的科研团队在海上和陆地不断创下的深井钻探新纪录:

  “深海一号”2021年4月15日完钻,其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

  “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于2023年10月26日完钻达到9432米;

  万米科探井在2024年3月4日钻探到10000米,但是目前还没有完钻,还在继续进行;

  福深热1井2024年4月8日,突破了5200米。

  未来我国将如何持续向深地深海进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旭升:深地是人类难以达到的、浅地表之下的固体地球深部。随着中浅层资源开发程度不断提高,资源发现难度日益加大,深层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向地球深部进军意义重大。

  主要面临三大难题。坚硬:坚硬岩石层进入难。不均匀:探测信号弱、分辨率低。高温高压:仪器设备稳定性差。

  向深地深海进军,一是具有较大科学探索意义;二是保障国家资源和经济安全需要;三是推动国内相关行业理论技术装备发展。

  下一步攻关方向,一是要重构深地科学理论体系,占领科学新高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整合深部油气、地热、固体矿产及地震、火山等理论认识;二是要突破瓶颈新技术,建设深地透明地球;三是要攻关生物资源的绿色开发及深地空间综合利用。(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中朝双方发布“中朝友好年”纪念标识

      中新网4月9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今年是中朝建交75周年,也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互致新年贺电宣布确定的“中朝友好年”。经协商,中朝双方设计制作了“中朝友好年”纪念标识,现对外公布。图自外交部网站  “...

    时间:04-09
  • 大庆油田一季度油气产量双双超过生产计划

      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获悉,该油田2024年一季度原油产量超计划4.68万吨,天然气产量超计划3000万立方米,油气生产实现“双超”。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大庆油田新能源在运项目发电量达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时间:04-09
  • 深海“油气枢纽站”实现全面自主化制造

      记者今天(4月9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水下工程作业取得重要进展,重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全部3套深水水下中心管汇顺利安装就位。这是由我国自主建造的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首次应用于开发深...

    时间:04-09
  • 赵乐际将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活动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  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将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于4月11日至13日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朝...

    时间:04-09
  • 今年广西海洋灾害趋势预计接近常年或略偏重

      中新网南宁4月9日电(杨晓佼)4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介绍,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关于2024年我国沿海海洋灾害预测的意见,经过分析研判,今年广西海洋灾害趋势接近常年或略偏重。  热带气旋方面,2024...

    时间:04-09
  • 赖清德新行政团队名单曝光 台媒:贯彻赖清德意志

      中新网4月9日电 台当局新当选领导人赖清德将于5月20日上任。此次新旧“政权”交替之际,赖清德如何布局行政团队尤受关注,或于4月12日正式宣布。  据台媒9日最新爆料,赖清德已经展开新行政团队的布局,行政机...

    时间:04-09
  • 马英九和台湾青年登长城同唱《长城谣》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朱贺 王世博)“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9日,正在北京参访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青登上八达岭长城,同唱歌曲《长城谣》。4月9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青登上八达...

    时间:04-09
  • 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实施百日 闽台往来更便捷

      【港澳台专线】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实施百日 闽台往来更便捷  中新社厦门4月9日电 (汪桢 黄秋雅)“我在大陆工作,经常往返厦门和金门,每次都走快捷通道非常便利。”9日9时40分许,一位叶姓台胞在厦门五通客运...

    时间:04-09
  • 中国企业领跑扫地机器人市场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科技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走向世界舞台。总部位于北京的石头科技日前发布两款自清洁扫拖机器人,其中前者具备全球首创的双光源固态激光雷达导航避障能...

    时间:04-09
  • 广州海关出台18项便利措施服务保障第135届广交会

      今天(4月9日),广州海关发布《支持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便利措施》,从做好服务保障、提供优惠政策、简化通关手续、提升科技赋能4个方面提出允许“展检同步”、支持全流程业务线上“一网通办”等18条具体...

    时间:04-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