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垂直钻+水平钻!我国海上第一深井破解全球公认技术难题

2024-04-13 17:49:0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今天(4月1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我国自主设计实施的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9508米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投产

中国海油恩平油田超深大位移井,位于深圳西南方约200公里的海域,平均水深86米,测试日产原油超过700吨。这口井钻井深度达9508米。与平常垂直深井有所不同,这口井的垂直深度只有2000米左右,但是在海底地下的水平方向继续钻进了8689米。不仅创造了我国海上最深钻井纪录,同时也刷新了我国海上钻井的水平长度纪录。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 郭永宾: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利用8公里外的无人平台,实施超深大位移井,突破了海洋边际油田难以开发的壁垒,成功推动恩平21-4油田经济高效开发。

像这样的深井,在业内叫做大位移井,是一种特殊的钻井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钻井过程中,不仅有垂直向下的过程,还有水平方向的钻进,从而实现距离钻井平台几公里外油气田的精准开发。这不仅是钻井技术中的一项极限挑战,也是全球公认技术难题之一。钻具几乎以“躺平”的姿态,依靠外部驱动,在海底水平穿行8000多米,技术难度和作业风险极高。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 张伟国: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智能随钻导向、井下参数实时采集、旋转漂浮下套管等先进技术,让钻头精准穿越3个地下断层,带动669根、总重564吨的高强度钢制套管顺利下入,建立起稳固的采油通道,作业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什么是边际油田?如何经济高效开发?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投资高、操作成本高的特点,因此在同等的地质条件下,海上不能经济有效开发的边际油田相比陆上要多得多。什么是边际油田?如何实现经济高效开发?

在我国辽阔的蓝色海域,除了一般的资源富集区,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边际油田。他们储量规模相对较小,若采用常规技术开发,经济效益低。

为此,工程师们研发出了“大位移井”技术,它能利用现有的生产平台,远距离开发边际油田。这就好比用弓箭射数公里外的标靶,经济高效,但技术挑战大、作业风险高。

恩平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完钻深度9508米,是我国最深大位移井。它从平台出发,垂直向下,然后水平“拐弯”,成功击中8600多米外的靶心,从而获取丰富的油气资源。

如此大的水平位移,钻具几乎是“躺”在地层上钻进,在缺乏重力支持下,摩擦力呈指数增加。加上目标储层又深又远,钻井难度不亚于百米外穿针引线。

为此,工程师们又开发出特制的环保油基钻井液、连续循环系统等新型装备,辅以智能随钻导向、旋转漂浮施工等技术,让钻具以极低摩擦力的方式,精准到达目标地,建立起近万米的采油“高速公路”。

我国超远超深钻井技术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随着全球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的、易于开采的油气资源逐渐减少,各国加大了深地、深海等难开采油气资源的开发。近年来,通过不懈的技术研发和实践,我国在超远、超深钻井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大位移井技术,作为挑战定向钻井极限的尖端科技,对于高效勘探和开发海洋、山地等复杂地带的油气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技术在降低经济门槛、激活边际地质储量以及满足高标准环保要求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与垂直钻井相比,这种“横向”钻井方式在水平位移不断增加时,会遇到摩擦阻力大、轨迹难以控制以及接近安全延伸极限等诸多难题,技术难度成倍上升。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 郭永宾: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刷新了4项全国纪录,形成了5类13项技术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5%,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海上超远超深钻井技术瓶颈,依托该模式未来可实现在生产平台一万米范围的油气资源动用,显著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

近年来,我国海上实施大位移井约350井次,钻井进尺达174.5万米,相当于钻穿近200座珠穆朗玛峰。我国在作业规模、平均时效、最大水垂比、中靶质量等均居于世界前列。此外,我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上大位移井技术体系,涵盖地质勘探、钻井工程、定向钻探以及测井工程等多个方面。这一体系不仅实现了边际油田的规模化开发,还推动了老油田的增产挖潜,对海上油气资源的增产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何俊儒)

  • 相关阅读
  • 中国发明协会揭晓2023年发明创业奖 154人390个项目获奖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发明协会4月14日消息,第18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中国发明协会八届四次全国理事和会员代表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科技界、发明界、企业界、投资界...

    时间:04-14
  • 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宣传片《护你安澜》

    2024年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看不见的守护,正无处不在,坚定无声。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之际,敬请观看总体国家安...

    时间:04-14
  • 有声海报丨三月三“趣”广西 寻味歌海盛宴

    “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是广西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八桂大地处处飞歌广袤的山水间满是壮族的山歌侗族的琵琶歌瑶族的芦笙长鼓舞……广西12个世居民族以歌传情、以舞会友欢庆这场热闹非凡的民族盛会大展传统古韵...

    时间:04-14
  • 西藏民航运输生产量大幅攀升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第一季度,西藏民航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安全顺畅,各项关键指标显著提升。随着西藏旅游、经商、建设等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活跃度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航空方式进出藏。一季度,西藏民航共安全保障航班起...

    时间:04-14
  • 老书记落马第二天,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同日被查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14日10时,湖南省纪委监委网站连续发布两条干部被查消息,一地政协主席、副主席同日被查。  官宣被查的二人分别为湖南省怀化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印宇鹰,怀化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商...

    时间:04-14
  • 组图|向“智”而行,在西安感受数字科技力量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4月16日在陕西西安召开。作为本次论坛的预热活动,“数字互联 ‘陕’耀丝路”全媒体采访活动正在西安开展。近日,由多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陕西属地媒体组成的采访团,以及来自克...

    时间:04-14
  • 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丨记者探访CR450关键系统实验室

    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高铁在领跑世界的同时,不断研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由国铁集团牵头实施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目前正全面推进,这是瞄准高铁发...

    时间:04-14
  • 组图|当考古遇上数字科技,来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开眼界!

    遥感卫星可精准记录正在发掘的遗址形态,立体扫描成像可重建坍塌的地下空间,三维数字建模可逆向仿真复制腐朽的木箱……在陕西诸多考古和文物保护现场,数字科技赋予的能量越来越大,也改写着人类探索历史文明的方式...

    时间:04-14
  • 广交会,明天见!

    广交会展馆所在的琶洲岛,是黄埔古港旧地,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走进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布置、展品陈设已基本完成,外币自助兑换机等便利化服务设施调试完毕。从4月15日到5月5日,全球客商和交易...

    时间:04-14
  • 幼儿园萌娃变“大厨” “过家家”照进现实

    在江苏徐州的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们有模有样地做着各种好吃的就在前几天因为清明节气做榆钱窝窝的视频徐海路幼儿园的宝宝大厨们又火了一回现在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了二十多万的粉丝来看看孩子们的日常小视频里都在拍...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