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今日辟谣(2024年4月28日)

2024-04-28 19:23:31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4年4月28日

谣言: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

详情:近日,有网络自媒体发布多则信息,称“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引发关注。对此,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网传帖文中基本没有具体时间、地点等信息,通过对图片、视频等进行溯源查找,并组织地方与发帖人核实,有的是旧图新发、有的是将其他作物张冠李戴,还有的是推销割草机具,均为不实信息。青贮饲料的主要原料一直以来都是青贮玉米,网传的青贮小麦的饲用价值仅相当于青贮玉米的70%左右,而价钱却要高上两到三倍,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来说,收割未成熟小麦用作青贮既不划算,也不合常理。(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误区:控制饮食就能治痛风?治痛风吃止疼药就行?关于痛风有这六大误区

痛风这种疾病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人们对痛风的误解也有很多,其中有些误解可能导致耽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一:治疗痛风只要吃止痛药就可以了?

真相:止痛药只是缓解了痛风发作的症状,并没有真正起到降尿酸、治疗痛风的作用。急性痛风症状完全消失后(≥2 周),应该开始降尿酸治疗。否则痛风会反复发作,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

误区二:关节痛但尿酸不高肯定不是痛风?

真相:关节痛但尿酸不高,千万不要轻易地否定痛风诊断,痛风症状特别典型而血尿酸不高的人,应在急性期过后重新复查血尿酸,以免漏诊。

误区三:痛风发作时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真相: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痛风患者合并感染,否则,痛风发作时禁止使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四: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可以控制痛风?

真相:痛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不能完全控制痛风,而且饮食控制难以长期坚持,痛风的患者往往需要药物的干预。

误区五:血尿酸达标后即可停药?

真相:血尿酸达标后不能随意停药。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无论是处于治疗阶段还是停药阶段,需要定期随访,密切关注血尿酸及评估肾脏等靶器官。

误区六:血尿酸水平越低越好?

真相: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越低,痛风发生率越低,但血尿酸水平并不是越低越好,一般建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不低于 180μmol/L。 (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示:多余的药卖给药贩子赚点小钱?这些危害要知道

详情:近年来,随着医保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保目录内药品范围的逐步扩展,特别是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买药用药更加便捷,医院、药店、诊所,甚至线上都可购药并医保报销。然而,惠民政策在给全民带来实惠和便捷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心思,不少药贩子通过“高价回收”诱导参保人参与药品买卖。这种变相回收参保人享受医保报销后所购药品,改头换面再次销售的,就是医保“回流药”。

参与“回流药”买卖,害人害己,切莫大意!那么“回流药”,有什么危害?

一是“假药”害人。有的药贩子把真药卖给零散用药的小诊所,再把真药盒里装上假药卖给药店,如此以假乱真,如患者不慎服用,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更有可能危及生命!

二是“过期药”误人。很多药贩子把临期的或已过期的药品从原包装中拆出来,再装入新药盒。患者只能看到新药盒上的新日期,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过期药。

三是“错药”杀人。有的药贩子在拆解重组“回流药”过程中,剂量规格、药品种类往往产生混淆。

四是“骗保”坑人。通过超量配药、重复配药等方式获取药品后再转卖给药贩子,这就是欺诈骗保行为。

参与“回流药”,有什么后果?

参保人要注意,直接销售、间接辅助销售“回流药”均属于欺诈骗保行为!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个人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并处以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如涉案金额较大、情节严重,还会构成诈骗罪而锒铛入狱!

斩断“回流药”,人人有责!

每个人都有守护自己健康的权利,更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请提高警惕,不要购买来源不明、包装破损的药品,更不能将手中的“救命药”变成药贩子的“摇钱树”。如发现类似欺诈骗保行为,请及时拨打国家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或向当地医保部门及时举报。医保部门将视举报情况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英文版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的《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一书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由...

    时间:04-29
  • 珍稀物种静候探索揭秘

    扫描二维码与记者一起打卡2024成都世园会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图为游客在博览园植物基因库参观。李冬摄/光明图片【相约2024成都世园会】“桐妹儿头上顶着形如白...

    时间:04-29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下午三时许,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

    时间:04-29
  • 移轴镜头看一场超梦幻的春耕

    你的梦里是否有这样一片小小田野?种子在这里沐浴着阳光和雨水萌芽 长大每一粒稻谷 长成绿色的苗千万粒稻谷 染绿祖国的原野也让我们手里的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让我们一起站在云端观看这个满眼绿色生机勃发的春天吧视...

    时间:04-29
  • 我国一季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生态环境部今天(4月28日)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方面,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

    时间:04-29
  • 青年热词丨上夜校

    夜幕降临,天津青年宫的夜校活动室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群青年人身着运动装练习八段锦,缓慢而有力地舒展着身体;在隔壁,民族舞的旋律悠扬动听,学员们伴随乐曲翩翩起舞;在油画教室,28岁的吕昕蕾在画板前手持画...

    时间:04-29
  • @有出行计划的小伙伴 这个“五一”租车率超90%

    综合各租车平台数据显示,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家庭出游占比达45%,预订车型以SUV和商务车为主,宽敞舒适车型受青睐。“五一”期间,国内租车自驾订单同比增长40%,杭州、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租车订单增速较...

    时间:04-29
  • 新地标,来了!

    滔滔珠江水畔一艘神秘“巨轮”完整现身网友纷纷惊叹:庄严、雄伟、典雅、大方……简直是艺术品!4月27日拍摄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它就是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

    时间:04-29
  • 从一个农机户小院看发展(经济聚焦)

    杨发英家停放的拖拉机。记者 蒋云龙摄核心阅读农机越来越多、机型越来越大、马力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广……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农机户杨发英家“仓库”的变化,印证着兵团农机发展的步伐。截至去年...

    时间:04-29
  • “在中国,遇见我们的未来”外资纷纷点赞中国??

    在外国投资者的眼中,中国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外国人出入境络绎不绝,其中包括大量希望拓展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人士。头部跨国企业CEO密集来华今年一季度,头部...

    时间:04-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