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件明朝的袍子 在她们手里“复活”了

2024-05-03 21:35:34

来源:钱江晚报

“风宪衣冠——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出土纺织品修复成果展”现场

王淑娟

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

杨汝林

从顶戴的乌纱帽,到四合如意云纹缎獬豸补圆领袍;从素缎贴里,到缠枝西番莲花缎棉被……在中国丝绸博物馆,12件出土于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的纺织品文物,掀起“大明风华”的神秘一角。

近日,由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桐乡市博物馆协办的“风宪衣冠——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出土纺织品修复成果展”正在国丝馆持续展出。

系列展品背后离不开一个团队的付出。让糟朽的碎片化为可展出的华美衣裳——经纬交错中,国丝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团队正通过弥合更多历史的缝隙,还原最细腻完整的“独家记忆”。

过去十年间,这支队伍已让五六百件尘封已久的丝织品文物重现光芒。

为了一件袍子,两个人修复了一年

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的主人是当地官员杨青,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正五品官衔。

墓葬被发现时,棺内有积水,尸骨虽已基本腐烂,但由于棺椁封闭性好,墓主人身上的衣物保存较好。其由白棉布包裹,共有9个活结,最上面覆盖一层丝绸棉被,呈现出下葬时的原样。

细细观察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乌纱帽便会发现,经历文物修复师的一番“妙手回春”,这顶乌纱帽上方仍留有三四团灰白色“斑驳”,显得颇有些扎眼。

“墓葬出土时,随葬的纺织品多已残破、褪色。”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研究馆员王淑娟说,不少结晶盐嵌在织物纤维缝隙里,很难完全处理干净。

像乌纱帽上的“斑驳”便是几块顽固的结晶盐,如果强行去除,必然会损伤文物本身。因而,在判定对文物不会产生进一步伤害的情况下,这些“斑驳”最终只能留了下来。

12件文物,除前期检测、制订方案外,光团队成员动手修复,前后就花费了2年多时间。

杨青墓最重要的出土文物是杨青所穿的“四合如意云纹缎獬豸补圆领袍”,这是明代典型的风宪官员常服款式。风宪官指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

“两个人用了一年时间,分别修复袍子的里子和面子,再拼合起来,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袍子样貌。”王淑娟说。

袍子出土时,宽阔的侧摆已有部分腐烂,呈现散乱的状态。而明朝不同时期,袍子的侧摆并不相同。如何在尽可能还原侧摆原貌的基础上完成修复工作,成为摆在修复团队面前的一道考题。

除了依据文物残留部分的形态,同时期相关文献的记载也成为确定墓主人袍子侧摆结构的一大依据。“正是较真于厚度、颜色,用的染料、金属线、纱线,以及织物的形制尺寸等纺织品文物的一众细节,我们才最终复原出文物的真实面貌。”王淑娟说。

每件珍贵文物,会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桌上是一件已经历初步平整的素色衣物,在细细理清织物的经纬线后,一块块磁铁纵横相接,在织物上分隔出一段段更为平整的细节,为接下来的针线修复做好准备。

记者在国丝馆文物修复区见到这一幕,正是纺织品文物修复中的局部分块平整环节。

相比纸张等文物,丝绸等纺织品文物往往有着更娇贵的质地。因此在文物修复师眼中,每件亟待修复的文物都有着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

“遇到残缺的问题,我们一般采取背衬法,即根据织物本来的厚度,寻找与其组织结构接近的现代织物衬在下面,通过针线将两者缝合起来,从而起到支撑作用。”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汝林说,而当遇到严重缺损情况或织物极为脆弱时,修复时除了加上背衬,还会在织物上覆一层绉丝纱。

绉丝纱是一种非常薄而透明的丝织物,其原料为桑蚕丝。覆于表面的绉丝纱给予文物全面的保护,其通透的质地又不会影响文物的外观。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着众多丝绸文物,但要论珍贵精美,当数那件距今800年的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它出土于福州南宋皇室贵族命妇黄昇墓葬。

该衣服的主人年仅17岁,服饰体量不大,但通体轻薄通透、灵动飘逸,唯一的装饰就在于衣襟处的印金彩绘花边,整体流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

出土时,衣服由于是折叠状,折痕处的纤维均已断裂。且由于年代久远,衣物已极为脆弱。“平整衣物时,我们都不能快速走动,在手与衣物接触时,也要轻柔再轻柔。”杨汝林说。

在丝蛋白加固及绉丝纱针线缝合加固相结合的修复方式下,这件曾病入膏肓的衣服,也因此有了与世人重新见面的机会。

常常忙活一整天,仅有巴掌大的进展

19年前,刚从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王淑娟开始进入文物修复领域。一晃多年,王淑娟也成了老师傅。

如今,这个共有20多人的国丝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团队,“70后”“80后”已担当主力,还有部分“90后”加入。最终上手完成针线活的修复师,清一色都是女性。

多年来,国丝馆技术部先后与近90家文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服务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共计130多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在静谧的时光里,俯身埋首,常常一整天忙活下来,仅有巴掌大的进展。天长日久,考验的是文物修复师们的细致,更是定力。

“当我们用心去倾听这些文物的故事,精心去修复这些历史的痕迹,能感受到文物中涌动的蓬勃生命力,我们也成为了历史最忠实的守护者。”王淑娟说。

这种感觉,或许正如一部纪录片里说的那样,“仿佛时间不存在,或者更换了度量方式,不再以分、小时、周、月、年作分割,而获得了新的更辽阔的坐标,以千年起计。在此坐标中,个人变得渺小,但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

  • 相关阅读
  • 科研“后浪”站C位丨星空的奥秘

    海报设计:聂毅新华社长沙5月3日电(记者张格、谢奔、周勉)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归还共享单车时,明明在停车区域内,却被系统误判;和好友共享实时位置时,定位图标飘忽不定;等网约车时,发现人等不到车、车找不...

    时间:05-03
  • 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研讨会共商航天合作

      中新社海口5月3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3日,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研讨会在海口举办。来自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的航天机构、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欧空局等国际组织代表约50人,...

    时间:05-03
  • 50多天、11个飞行阶段、4个国际载荷……嫦娥六号任务设计周密、步步关键

    央视网消息:此次嫦娥六号任务计划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去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从火箭发射到嫦娥六号取到月背样品返回到地面,整个过程要经历5...

    时间:05-03
  • 九天揽月,探索不止!中国的探月之路再启程

      央视网消息:九天揽月,探索不止。从2004年,工程立项至今,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走过20年。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人...

    时间:05-03
  • 文化中国行丨行走在诗词中是什么体验?去济南百花洲感受一下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山东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延续着古风古貌,泉水滋养的街区极具老济南韵味。《文化中国行》,一起走进济南百花洲,感受齐鲁大地老城老街的文化底蕴。...

    时间:05-03
  • “5·20”前夕 中国国民党智库提30项主张

      中新社台北5月3日电 (记者 刘舒凌)台湾地区新当选领导人赖清德“5·20”上任前夕,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研究基金会”3日举行记者会,围绕当前全台民怨最高的十个议题提出30项主张。5月3日,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

    时间:05-03
  • 安徽发布强降雨防御提示 排查网红打卡地等重点部位隐患

      中新网合肥5月3日电 (记者 吴兰)3日15时,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安徽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强降雨防御提示,各地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  根据气象预报...

    时间:05-03
  • 闽台青年福建泉州共庆妈祖文化节

      中新网泉州5月3日电 (吴冠标)“来到泉州后,我感受到了这里对妈祖文化的热忱。”身着传统服饰的台湾少数民族青年曾心3日表示,她和伙伴们今天打算用歌舞来回应这份热忱,期待能与大陆青年有更多互动。  3日,第...

    时间:05-03
  • 国家防总针对广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5月3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持续进行联合会商,视频调度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等省份,研判近期南方地区降雨过程发展趋势...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