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件明朝的袍子 在她们手里“复活”了

2024-05-03 21:35:34

来源:钱江晚报

“风宪衣冠——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出土纺织品修复成果展”现场

王淑娟

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

杨汝林

从顶戴的乌纱帽,到四合如意云纹缎獬豸补圆领袍;从素缎贴里,到缠枝西番莲花缎棉被……在中国丝绸博物馆,12件出土于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的纺织品文物,掀起“大明风华”的神秘一角。

近日,由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桐乡市博物馆协办的“风宪衣冠——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出土纺织品修复成果展”正在国丝馆持续展出。

系列展品背后离不开一个团队的付出。让糟朽的碎片化为可展出的华美衣裳——经纬交错中,国丝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团队正通过弥合更多历史的缝隙,还原最细腻完整的“独家记忆”。

过去十年间,这支队伍已让五六百件尘封已久的丝织品文物重现光芒。

为了一件袍子,两个人修复了一年

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的主人是当地官员杨青,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正五品官衔。

墓葬被发现时,棺内有积水,尸骨虽已基本腐烂,但由于棺椁封闭性好,墓主人身上的衣物保存较好。其由白棉布包裹,共有9个活结,最上面覆盖一层丝绸棉被,呈现出下葬时的原样。

细细观察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乌纱帽便会发现,经历文物修复师的一番“妙手回春”,这顶乌纱帽上方仍留有三四团灰白色“斑驳”,显得颇有些扎眼。

“墓葬出土时,随葬的纺织品多已残破、褪色。”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研究馆员王淑娟说,不少结晶盐嵌在织物纤维缝隙里,很难完全处理干净。

像乌纱帽上的“斑驳”便是几块顽固的结晶盐,如果强行去除,必然会损伤文物本身。因而,在判定对文物不会产生进一步伤害的情况下,这些“斑驳”最终只能留了下来。

12件文物,除前期检测、制订方案外,光团队成员动手修复,前后就花费了2年多时间。

杨青墓最重要的出土文物是杨青所穿的“四合如意云纹缎獬豸补圆领袍”,这是明代典型的风宪官员常服款式。风宪官指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

“两个人用了一年时间,分别修复袍子的里子和面子,再拼合起来,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袍子样貌。”王淑娟说。

袍子出土时,宽阔的侧摆已有部分腐烂,呈现散乱的状态。而明朝不同时期,袍子的侧摆并不相同。如何在尽可能还原侧摆原貌的基础上完成修复工作,成为摆在修复团队面前的一道考题。

除了依据文物残留部分的形态,同时期相关文献的记载也成为确定墓主人袍子侧摆结构的一大依据。“正是较真于厚度、颜色,用的染料、金属线、纱线,以及织物的形制尺寸等纺织品文物的一众细节,我们才最终复原出文物的真实面貌。”王淑娟说。

每件珍贵文物,会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桌上是一件已经历初步平整的素色衣物,在细细理清织物的经纬线后,一块块磁铁纵横相接,在织物上分隔出一段段更为平整的细节,为接下来的针线修复做好准备。

记者在国丝馆文物修复区见到这一幕,正是纺织品文物修复中的局部分块平整环节。

相比纸张等文物,丝绸等纺织品文物往往有着更娇贵的质地。因此在文物修复师眼中,每件亟待修复的文物都有着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

“遇到残缺的问题,我们一般采取背衬法,即根据织物本来的厚度,寻找与其组织结构接近的现代织物衬在下面,通过针线将两者缝合起来,从而起到支撑作用。”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汝林说,而当遇到严重缺损情况或织物极为脆弱时,修复时除了加上背衬,还会在织物上覆一层绉丝纱。

绉丝纱是一种非常薄而透明的丝织物,其原料为桑蚕丝。覆于表面的绉丝纱给予文物全面的保护,其通透的质地又不会影响文物的外观。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着众多丝绸文物,但要论珍贵精美,当数那件距今800年的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它出土于福州南宋皇室贵族命妇黄升墓葬。

该衣服的主人年仅17岁,服饰体量不大,但通体轻薄通透、灵动飘逸,唯一的装饰就在于衣襟处的印金彩绘花边,整体流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

出土时,衣服由于是折叠状,折痕处的纤维均已断裂。且由于年代久远,衣物已极为脆弱。“平整衣物时,我们都不能快速走动,在手与衣物接触时,也要轻柔再轻柔。”杨汝林说。

在丝蛋白加固及绉丝纱针线缝合加固相结合的修复方式下,这件曾病入膏肓的衣服,也因此有了与世人重新见面的机会。

常常忙活一整天,仅有巴掌大的进展

19年前,刚从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王淑娟开始进入文物修复领域。一晃多年,王淑娟也成了老师傅。

如今,这个共有20多人的国丝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团队,“70后”“80后”已担当主力,还有部分“90后”加入。最终上手完成针线活的修复师,清一色都是女性。

多年来,国丝馆技术部先后与近90家文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服务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共计130多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在静谧的时光里,俯身埋首,常常一整天忙活下来,仅有巴掌大的进展。天长日久,考验的是文物修复师们的细致,更是定力。

“当我们用心去倾听这些文物的故事,精心去修复这些历史的痕迹,能感受到文物中涌动的蓬勃生命力,我们也成为了历史最忠实的守护者。”王淑娟说。

这种感觉,或许正如一部纪录片里说的那样,“仿佛时间不存在,或者更换了度量方式,不再以分、小时、周、月、年作分割,而获得了新的更辽阔的坐标,以千年起计。在此坐标中,个人变得渺小,但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

  • 相关阅读
  • 交通部门多举措应对返程客流高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今天(5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6亿人次,比2019年“五一”假期第四天增长24.8%。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735万人次,增开...

    时间:05-05
  • 中短途客流增加 “五一”假期客流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五一”假期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中短途客流明显增加,全国公路、铁路、水路、民航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5月2日,“五一”假期第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272.0...

    时间:05-05
  • 澳门举行系列活动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

      中新社澳门5月4日电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简称“教青局”)4日举行多项活动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帮助澳门青年更好地实践和传承五四精神。  当天上午,“澳门学界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在澳门理工大学体...

    时间:05-04
  • 花莲强震专案募款初估达16.4亿元新台币

      中新社台北5月4日电 花莲强震专案募款于3日截止,初步估计善款达16.4亿元(新台币,下同),预计全数投入受灾户死伤慰问救助、医疗补助、生活补助及房屋修缮等。  综合中央社、雅虎奇摩等台媒报道,由台当局卫生...

    时间:05-04
  • “春晚同款”变“爆款”!古城旅拍热带动民族服饰销售

    在总台2024年春晚喀什分会场舞台上,演员们身穿的特色民族服饰惊艳全场,“春晚同款”成为当下喀什古城旅拍店的热款。喀什旅游的持续升温,也带动当地传统服装艾特莱斯的销售。在总台2024年春晚舞台上,演员们身穿特...

    时间:05-04
  • 文化中国行|西藏墨脱:“高原秘境”的馥郁茶香

    云雾升腾,宛若梦境,这里是西藏墨脱。喜马拉雅山脉的连绵险峻和雅鲁藏布江的奔腾汹涌所构成的“高原秘境”,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如今,在云雾飘渺中若隐若现的片片茶园,成为墨脱旅游的新名片,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图景...

    时间:05-04
  • 拒绝健康威胁 年轻的你加油 | 科普时间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致敬青春,为青春加油喝彩!年轻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是灵动、迅速、敏而好学、神采奕奕的代名词。年轻人不仅是各行各业的生力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年轻人的健康更值得被关注。浙江省...

    时间:05-04
  • 人民网评:书写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炫目篇章

    年轻是一种状态,也是一股力量。景点里,马面裙、汉服倩影婆娑,文化自信不言而喻;舞台上,京剧、越剧满堂喝彩,文化传承顺理成章;生活中,国潮、国风惊喜连连,文化消费收获人心……五四来临之际,青春的身影在文...

    时间:05-04
  • 今晚播出!《闪光的青春——2024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如约而至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闪光的青春——2024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将于5月4日20:00档在综合频道(CCTV-1)、综艺频道(CCTV-3)、音乐频道(CCTV-15),央视...

    时间:05-04
  • 明天,和夏天说你好??关于立夏你了解多少?

    2024年5月5日(农历甲辰年三月廿七日)8时09分,迎节气“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青阳去,朱明至,云物变,日初长。01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田间塘畔,蝼蛄初唤。二候蚯蚓出曲舞蚓影,翻培育壤。三候王瓜生青藤蔓...

    时间:05-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