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航天科技惠民生 澎湃发展新动能

2024-05-10 12:22:07

来源:人民日报

  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转化,服务群众美好生活——

  航天科技惠民生 澎湃发展新动能(深阅读)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航天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航天领域科技成果正加快转化。航天科技如何服务大众生活?记者进行了采访。

  空间应用成果加速落地

  午后,走进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科创中心智能感认知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郭宇飞正在聚精会神地调试团队研制的一款相机。

  看起来很普通的镜头,巴掌大小的传感器……“虽然是个简易的实验装置,但它能突破传统的曝光模式,从而提升成像水平。”郭宇飞边介绍边将镜头对准窗外的太阳,一旁的显示器瞬间清晰成像,“传统相机受制于同步曝光的技术,一旦画面中存在明暗差距较大的部分,就容易导致成像不清晰。”

  原来,这款设备通过搭载类脑神经形态传感器,让镜头像人眼一样具备“异步”曝光的能力,实现对光强差距较大画面的精准呈现。郭宇飞介绍,这项技术此前主要应用在空间观测等航天领域中,目前正在手机拍摄、智能驾驶等生活场景落地,“比如当汽车驶出昏暗的隧道,传统元器件很难精准成像,容易产生交通安全隐患。这项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在北京,4000余项空间应用成果在生物、医疗、农业、自然资源等行业落地开花,一批航天技术逐渐融入群众生活。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航天就是其中的关键领域之一。

  在千里之外的安徽省芜湖综合保税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还基于长期研究的技术,落地了“车路云”协同的智能接驳应用:在7.2公里的运行环线上,无人驾驶接驳车为园区百余名职工提供通勤服务。“以往从地铁站到写字楼需要步行大约25分钟,现在乘坐无人驾驶接驳车,通勤时间仅需8分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数字孪生中心常务副主任江帆介绍,“不仅精度高,智能化的接驳应用还具有安全、高效、全时运营的特点。”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用好研发优势与人才优势,推动更多技术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助力群众生活更便捷、更智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程进说。

  航天育种助力粮食生产

  4月下旬,走进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彭庄村,放眼望去,满眼翠绿。种粮大户姜从连信心满满:“今年我家种植的全都是阜航麦1号,面积有350亩,目前小麦长势良好。”

  在诸多良种中,为什么选择了阜航麦1号?

  两年前,得益于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姜从连首次接触到阜航麦1号。“当时别人介绍,这是具有航天背景的麦种,有不少优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当年姜从连先种了15亩,没想到,这次尝试给他带来了惊喜。

  “整个生长周期里,麦苗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抗病性很不错。等到收获时,亩产大约在1350斤,远超我种过的其他品种。”姜从连说。

  阜航麦1号,从何而来?

  2013年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阜阳市达成合作,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将100克自主培育的省审小麦品种阜麦8号种子经由神舟十号飞船搭载送入太空,进行长达15天的太空遨游,就此开始了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航天育种事业。

  2013年6月,种子返回地面后,被送到阜阳市农业科学院。“我们组织相关人员,集中科研力量,进行田间筛选与鉴定工作。”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发中心主任冯家春说。经过数年的选育、试验工作,2016年6月,阜阳市农业科学院从众多小麦穗系中鉴定出一个优异品系,定名为阜航麦1号。

  2021年1月,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2023年秋种,阜航麦1号在安徽、河南、江苏累计推广面积达40万亩,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加强对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更好促进小麦丰收。”冯家春说。

  “下一步,要将航天育种与生物育种技术充分结合,加快育种技术创新,培育更多优良品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说。

  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广泛

  走进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港湾村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稻田里的旋耕机笔直前进,翻出的土垄整整齐齐。

  定睛一瞧,旋耕机上无人驾驶。不远处的田埂上,农机手陶哲正通过手机上的北斗智能终端操作机器。陶哲介绍,这些农机都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业时的行驶路线精确度很高。

  不仅是耕作,在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使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后,种、管、收等农业生产各环节都可以更便捷地管理。“我们在稻田不同位置装上传感器,通过5G+北斗+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对每个田块的酸碱度、温度、风速等数据进行实时监管。”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丹介绍,相比传统生产方式,农场通过北斗等技术形成的数字农业生产模式,可节省管理人工90%以上。

  近年来,湖北省加快推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截至目前,湖北省已装配各类北斗农机终端4万多台(套),累计监测作业面积1.12亿亩。

  除了农业领域,湖北省在电力、水利、交通领域也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2021年,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做好北斗终端应用和产业融合,完善优化北斗产业生态。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正常,数据回传正常,各项参数正常,即将开展排查巡视作业。”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傅家堰乡,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宜昌运维分部输电运维五班班长徐海章确认好无人机的各项性能后,便通过手中的遥控器控制无人机缓缓起飞,顺着线路方向匀速前行。

  “我们所管辖的线路大多在山区,不少地段常年没有网络信号,以前尽管普及了巡线无人机,但无人机时常无法起飞,有时起飞了也会丢失信号,很难进行精细化巡检。”徐海章说,“现在装有北斗的无人机不仅可以提供厘米级的实时精度定位服务,还能实现全天候、无盲区的精准感知。”

  近年来,湖北省北斗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基本形成由基础软件、数据处理及算法等技术和产品构成的产业上游,以北斗终端设备为主的产业中游,以及北斗运营服务应用为主的产业下游。“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北斗导航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继续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一体化推进,让大家使用北斗产品更加得心应手。”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王洲 田先进 吴君)

  本期统筹:杨烁壁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1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两岸媒体记者北京感受科技创新、助力融合发展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张晓曦)近20位两岸媒体记者10日走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访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企业等,实地感受两岸科技创新成果,通过讲好“两岸融合发展故事”,助力融合发展。  当日,由国...

    时间:05-11
  • 联大决议确认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宪章会员国资格 建议安理会重审巴方“入联”申请

      当地时间5月10日上午,应多国要求,联合国大会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恢复举行。会议审议了接纳巴勒斯坦为联合国新会员国的议题,并通过了授予巴勒斯坦更多权利的决议。  表决中,193个会员国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

    时间:05-10
  • 搅闹台海的“哈尔西”号,大起底!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5月8至10日,美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哈尔西”号先是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继而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解放军闻警而动,立即组织海空兵力予以坚决回应。仔细观察可见,这艘屡教不改...

    时间:05-10
  • 台湾公开销毁2445公斤毒品 大麻重量居首

      中新社台北5月10日电 台当局法务主管部门“调查局”10日公开销毁全台获案毒品证物,共销毁毒品2445公斤,其中大麻总重量170公斤,超过海洛因,居各类毒品之首。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当天的公开...

    时间:05-10
  • 巴基斯坦官员:2个巴中卫星合作项目今年将实施发射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马帅莎)嫦娥六号任务巴基斯坦立方星数据交接仪式10日在北京举行。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卫星制造部副部长赛义德·吉拉尼(Syed Amer Ahsan Gilan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巴基斯...

    时间:05-10
  • 台湾一季度实质月薪连续三年负增长

      中新社台北5月10日电 台当局“主计总处”10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台湾全体受雇员工实质经常性薪资平均每月4.3万元(新台币,下同),同比减少0.09%,呈连续三年负增长。  综合中央社、《工商时报》和《经济日报》...

    时间:05-10
  • 台积电4月营收2360亿元新台币 创历史次高

      中新社台北5月10日电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10日公布,4月合并营收2360.21亿元(新台币,下同),较上月增加20.9%,较去年同期增加59.6%,为同期新高、历史次高,仅低于2023年10月的2432.0...

    时间:05-10
  • 中国电科为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配备超清“千里眼”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首台专门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射电望远镜——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又称IPS望远镜)5月10日顺利通过工艺测试,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的消息说,中国电科网...

    时间:05-10
  • 今年北京共安排立法项目28项 加强新兴领域立法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0日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今年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立法项目28项,重点围绕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生态环境...

    时间:05-10
  • 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就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阐明中方立场

      2024年5月10日晚,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举行吹风会,就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阐明中方立场。  杨涛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蓄意歪曲挑战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时间:05-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