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强田管保丰收 这些科技手段省时省力还省心

2024-05-15 08:31:4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产量占全年粮食的20%以上。夏粮中超过90%是小麦,农业农村部今天(14日)的农情调度显示,当前,西南地区夏粮收获过半,北方冬小麦正在灌浆,距大面积收获还有近半个月。

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丰收有基础

从调度情况看,今年11个小麦主产省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扎实有力,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好于上年,特别是穗数增加,夺取丰收有基础。但后期还要过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等多个关口。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吕修涛:农业农村部将坚持“丰收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指导各地持续抓好小麦赤霉病和穗期蚜虫防控,推进落实“一喷三防”措施,提前做好夏收机具、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四川小麦有望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西南麦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市,是我国冬小麦最早成熟的地区,小麦的产量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4%。目前,西南麦区收获已全面展开。

四川是西南麦区最大的主产区。今年,四川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有望继续“三增”。眼下,当地20个小麦主产县麦收进度过半,预计全省900多万亩小麦在5月底就要全部收获完毕。

在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片区成都龙泉驿,记者看到,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领到任务——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麦穗吞进“肚”里,将丰收在田直接转化为丰收到手。

打造高质量的“天府粮仓”,四川从政策、科技、资金等多个环节,层层推进130个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56个小麦百亩超高产攻关方的建设,小麦生产呈现出新趋势,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三夏”期间,全省投入小麦机收作业的收割机将达4万台;省农科院和高校联合建设的小麦专家大院以及科技小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地转化推广应用;单产继去年首次实现每亩300公斤之后,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四川乐天农业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负责人 王涛:每亩用条播机精量播种,大概播到20万株。每亩25万到30万穗,以往这个地区种植结实率大概90%,所以亩产可以做到1000斤左右。

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正在催生服务功能更完备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在四川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粮食产业集群正在大地上“拔节生长”,让农民省心了不少。目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万户,有效服务面积超过4500万亩次。

记者在成都新津的一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看到,今年新收获的麦子进仓后马上就可以烘干,合格达标后,还会享受到一系列的加工和品牌增值服务,从四川走向全国餐桌。

四川省天府粮仓建设发展集团负责人 谢文明:我们在全省提供全链服务、全年无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预计三年内覆盖全省80%以上的农业生产区域,五年内服务总量达到1000万亩次,在四川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起到示范带动牵引作用。

百余架无人机“一喷三防”为夏粮丰收护航

黄淮海主产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五省,小麦产量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84%。目前,黄淮海冬小麦正处于最后的生长关键期。各省结合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控,强化资金投入,全力组织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眼下正是小麦灌浆关键期,在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几架飞防无人机一字排开,白色水雾均匀喷洒在绿油油的麦田里。

为了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记者在农技人员的微信群看到,当天在昌邑各区镇,100余架飞机在30多处同时展开作业,并且每一台飞机起飞前,都要在微信群里上传实时作业记录。

据了解,山东省已累计派出10.1万人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因地因苗施策,加强小麦重大病虫害特别是茎基腐病、条锈病防治,开展“一喷三防”作业。统筹省以上资金4.13亿元,专项用于“一喷三防”,及时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力促小麦稳产增产。

目前看,全省小麦条锈病是近11年来发病程度最低、防控效果最好的一年。总体看,山东省6000多万亩小麦目前长势良好,是近年来长势最好的,若麦收前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科技加持麦椒套种促产增效

在河南漯河临颍,当地加大自动化设备应用,并推广科技套种模式,促进小麦稳产增效。

眼下,河南临颍72万亩小麦长势良好,由于近期天气持续升温,小麦墒情轻微干旱。种植大户赵彦鹏在接到提醒后,第一时间利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作业。赵彦鹏的地块采用一垄小麦一垄辣椒的套种模式,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土壤墒情首次在杀虫、杀菌、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添加抗旱剂,并调整飞行高度改善水肥配比,增加小麦千粒重,预防小麦赤霉病、早衰和干热风。

漯河临颍种粮大户 赵彦鹏:啥时间需要打药、啥时间需要浇水,都有提示。400多亩地一天都打完了,这样省时省力还省心。

空中摄像头、地苗传感器、5G网络的加持,在临颍,科技物联网与44万亩麦椒套种地块深度融合。大数据平台捕捉小麦土壤墒情、病虫害预警,一屏通揽,24小时实时监测,为农户提供麦田管理科学指导,农户们只需要刷刷手机,结合水肥一体化和灌溉设施,精准干预加强田管。

目前,临颍县已调动400多台植保无人机,未来两天将对44万多亩麦椒套种地块全部喷防一遍。

临颍数字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 王沈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把农事计划推送给农户,实现精准浇水施肥打药等农事作业,在麦椒套种的模式下,不但可以稳定粮食的产量,又多了一份辣椒的收益,每亩地多收益三四千块钱,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王凯博 陈博 蒋树林 李琳)

  • 相关阅读
  • 去年以来江西警方破获经济犯罪案件2086起 挽损51.05亿元

      中新网南昌5月15日电 (记者 李韵涵)5月15日,是第十五个“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当日记者从江西省公安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江西警方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086起,挽回...

    时间:05-15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多举措保障夏粮收购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5日召开新闻通气会称,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目前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夏粮收购期间将统筹推进仓容...

    时间:05-15
  • 国台办发布会聚焦惩戒台湾所谓“名嘴”、打击分裂国家犯罪行为等热点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张晓曦)国务院台办15日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惩戒台湾抹黑大陆的5名所谓“名嘴”、依法严厉打击分裂国家犯罪行为、两岸交流等热点议题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近年...

    时间:05-15
  • 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让巴勒斯坦“灾难日”永远成为历史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张素)今年5月15日是巴勒斯坦第76个“灾难日”。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加沙地带超3.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据联合国统计,已有将近45万巴勒斯坦人逃离拉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

    时间:05-15
  • 王毅:单边行径和保护主义必将被历史车轮碾碎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黄钰钦)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举行第五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有记者问及,针对美国最近连续多次对华实施单边制...

    时间:05-15
  • 甘肃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能力 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中新网兰州5月15日电 (杨娜)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处副处长高晋阳15日表示,甘肃从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和数据获取率等方面加强辐射环境监测,持续推动辐射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05-15
  • 第四届“东方文明·高峰对话”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胡默达)5月15日,由孟子公益基金会、曲阜孔子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东方文明·高峰对话”在北京举行。多位前政要和专家学者以“孟子智慧: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共话东西方文明交流互...

    时间:05-15
  • 中国海警依法在黄岩岛海域常态开展维权执法活动

      5月15日,中国海警依法在黄岩岛海域常态开展维权执法活动。(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5-15
  • 辽宁:以科技创新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沈阳5月15日电 (记者 韩宏)由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科技助残合作项目签约仪式,15日在沈阳举办。  5月19日是全国助残日,2024年的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为迎接第34个全国助残...

    时间:05-15
  • 美官员又诋毁联大第2758号决议 中方指背叛承诺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郭超凯)针对近期美方一些官员接连发表诋毁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有关言论完全是对事实的歪曲,对历史的篡改,对国际法和国...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