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12.9亿人次“打卡” “博物馆热”彰显文化自信

2024-05-19 22:12:24

来源:人民网

博物馆,到底有多“热”?国家文物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全面超过2019年水平……可见,“到博物馆去”已然成为社会新风尚,为人民群众提供着丰厚的精神滋养。

观众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内参观。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透视文明。展览是博物馆面对观众最直接的窗口,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创新展陈方式、提升观展体验,推出更多主题鲜明、导向正确、深入人心的精品展览,让走进博物馆的观众真正“不虚此行”。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其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不以时间为序,而是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奠基、文化创新、科技助力、交流互鉴这6个板块,分述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多种成就和地位,充分展示其发展的程度与高度。

“我觉得这样的叙事方式能让自己将历史看得更细更全。”观众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展厅内还介绍了同时期世界其他地方的文明发展情况,也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了更加便捷的桥梁。文物与科技融合的方式不断创新,为文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互动体验厅在5月18日对外开放。互动厅在深入挖掘文物资源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场景、艺术装置、数字多媒体、互动装置等多种展陈形式,精心构建了衣冠、造物、家园、祭典四大篇章。观众戴上特制的导览眼镜,眼球看向哪个重点的文物,就会出现全息投影的动画与讲解,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开放共享、协同发展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博物馆积极与其他单位探索合作新模式,促进更多文物资源“走出”馆舍天地,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5月18日,“永不落幕的博物馆”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内启幕。展览运用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等现代科技手段,以航站楼内搭建展厅的形式,展示河南省的数字文物、文创产品等。通过展示、体验、现场表演等形式,呈现河南省文化遗产的创意源泉、创意思路和文化内涵,打造集互动、拍摄、观赏、购物于一体的文旅打卡点。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鉴往知来。“博物馆热”持久并持续升温,体现着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未来,博物馆应进一步盘活馆藏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

  • 相关阅读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广受欢迎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

    记者近期实地走访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选择,也在助力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跟随记者镜头,听听海外消费者怎么说。记者:万后德 高博 陈家宝 付一鸣 和苗 陈斌杰 曾...

    时间:05-20
  • 巴基斯坦商人:中国是未来

    巴基斯坦商人哈比(Habib-ur-Rehman)已经扎根上海16年,专注于巴基斯坦手工工艺品贸易。他说他如今的生意,得益于父亲与其朋友们对中国市场的高度认可,他们坚信中国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如今,哈比表示事实已经证明...

    时间:05-20
  • Vlog|川剧变脸“绝活”,让驻华使节都看呆了

    近日,阿根廷、柬埔寨、洪都拉斯、尼泊尔、尼加拉瓜、巴基斯坦、德国、塞尔维亚、新加坡9国驻华使节在重庆山城巷观看川剧变脸,感受川渝戏曲的独特魅力。随着音乐节奏加快,各具特色的戏曲脸谱在演员的脸上飞快变换,...

    时间:05-20
  • 台湾茶人结云南茶缘 冀更多人品味优质云茶

    “这些都是我在云南保护的古茶树,有41棵了。”近日,62岁的台湾茶商陈宥霖指着昆明办公室中一排茶树照片,骄傲地告诉记者。陈宥霖与云南的缘分始于25年前。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发生7.6级地震。作为受灾户,陈宥...

    时间:05-20
  • 跟着《我的阿勒泰》去旅行,北屯这些地方也值得一去

    “在阿勒泰这片土地,可以看到生命力的具象化”。最近,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彻底火了,持续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单的高位。有多少小伙伴跟小编一样一口气追完人在工位,心已经飞到阿勒泰?感觉班味都淡了...

    时间:05-20
  • “智慧春耕”在新疆大显身手

    在沙湾市金沟河镇三道湾村的农田里,番茄苗移栽机正进行作业。 孙志坤摄柯坪县农技人员正查看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情况。 刘红文摄在博湖县塔温觉肯乡敖瓦特村的大田里,新型辣椒苗移栽一体机正在田地里作业。 薛云少摄连...

    时间:05-20
  • 湖南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中新网长沙5月20日电(向一鹏)湖南省自然资源厅20日称,为科学、有效应对2024年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湖南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

    时间:05-20
  • 广西终止防汛四级响应 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过程结束

      中新网南宁5月20日电(黄姿娜)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20日发布消息,鉴于影响广西的降雨系统已减弱,广西气象台于19日17时解除暴雨黄色预警,目前广西全区主要江河水势平稳,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

    时间:05-20
  •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DARN)2024年研讨会5月20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中国首个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探测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

    时间:05-20
  • 亿缕阳光|爱,无碍!

    ...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