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戈壁滩生长绿色奇迹

2024-06-08 21:19:56

来源:经济日报

茫茫戈壁,绿意盈盈。走进新疆柯坪县绿色戈壁设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派生机勃勃,哈密瓜、羊角蜜甜瓜和西红柿等各类果蔬长势喜人。该公司总经理王孔会说,这片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总占地约2000亩,已建设208座新型日光温室。从实践看,发展戈壁设施农业潜力大,有效缓解了果蔬与粮食争地问题。

柯坪县所在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坚持将戈壁荒滩变良田,去年全地区建设戈壁设施农业628座,种植蔬菜达52万亩,产量118万吨,蔬菜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铭华介绍,树立大食物观,不仅要加强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戈壁荒滩综合利用,还要拓展耕地增量空间。

戈壁荒滩,绿色绵延。统计显示,2023年阿克苏地区新增粮食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占全疆新增面积四分之一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这背后,“另辟蹊径”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种植果蔬,从而腾出粮食种植空间是重要因素。

坚持科技先行

樱桃熟了!5月末,在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樱桃园里,果实饱满的红樱桃挂满枝头。“要做好摘心、拉枝、除草、施肥,每个环节都要精细化管护,就会获得好的效益。”种植户侯娟种植了50亩樱桃,通过航空物流,卖到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地。她告诉记者,“戈壁滩上搞种植更要精心,注重果品质量,绝不能单纯追求产量”。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戈壁滩上种植果蔬,首先要坚持科学种植,考虑适宜作物,并持续对贫瘠的土地进行改良。“不能急,把树养好了才能丰产。”侯娟说,樱桃适宜在沙质土生长,通过掺土、堆肥等措施改良戈壁滩土质,樱桃树就能健康生长。

在位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的冰雪蜜脆园果业设施农业基地,有570座大棚种樱桃。2020年,阿克苏冰雪蜜脆园果业有限公司从山东引进樱桃进行试种,在戈壁滩上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挂果,如今已进入半丰产期。

“今年预计总产量在150吨左右。我们尝到了在戈壁滩上发展设施农业的甜头,带动了本地农户增收。”阿克苏冰雪蜜脆园果业有限公司经理王睿昊说,“我们应用智能化果树管理系统,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根据土地情况施用相应的肥料,今年一座大棚的产量在1吨左右。”

据了解,从长远看,在戈壁滩种植作物一方面要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另一方面要改良戈壁滩土质。在一些地区,用沙质土混合炉渣,以更好保水保肥,增加植物根系透气性,为作物创造良好生产环境;还有的地区则是引进其他地方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

科技活水总长流,戈壁终会变绿洲。

通过上述方式,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市、温宿县、新和县、柯坪县等地将万亩荒漠变良田,变身为设施农业产业园。柯坪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唐运全说:“我们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利用戈壁荒漠建设设施农业,昔日不毛之地如今正变身‘菜篮子’‘果盘子’。”

突破用水约束

戈壁滩自然环境恶劣,不仅土壤贫瘠,水资源还普遍紧缺。因此,在戈壁滩发展设施农业,要科学高效利用水资源。对此,阿克苏地区以打造水肥一体化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技术,以解决戈壁荒滩发展设施农业用水不足的难题。

记者在柯坪县绿色戈壁设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看到,大棚内安装了滴灌设施,肥料融于滴灌水中,滋养正在生长的蔬菜、水果。

基地技术管理员王怀忠表示,可以说,在戈壁滩上发展种植,用更少的水,收获了更多的蔬菜和水果。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通过手机APP操控大棚设备已经比较普遍,可以进行精准喷灌和施肥,实现了更为精准的节水、更为高效的用水。胡铭华说,从全地区情况看,通过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灌溉水保证率已经提高到85%以上,亩均节水量达到100立方米以上。

在阿克苏,一些建在戈壁滩上的蔬菜、特色果园基地,正迈向农文旅融合综合体。在柯坪县绿色戈壁设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正在建设新型智能化玻璃温室,内部划分为爱教区、立体栽培区、鱼菜共生区、南果北种种植区、荷兰立体模式种植区、空中种植区、机器人展示区等区块。

“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可种植反季节蔬菜,开展果蔬深加工,全年可产出多品种果蔬6000吨。”王孔会说,“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观光农业,打造集农产品采摘、农业新技术展示、农业科普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推广鱼菜共生

随着种植养殖技术的发展,戈壁滩上种植养殖空间和方式不断拓展。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有座雁栖·沙雅田园综合体,这里发展的“鱼菜共生”种养模式,实现了“鱼帮菜”“菜帮鱼”的良好效果。

记者了解到,这一模式依托高密度循环科技水产养殖技术,将鱼排出的粪便作为蔬菜的肥料,菜的根部吸收水中的养分后,水又被排入鱼池,从而“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在阿克苏地区的戈壁滩上,种养一体生态高效农业模式正悄然兴起。

有专家介绍,“鱼菜共生”种养模式可以循环用水,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环保效益也非常高,尤其适合水资源短缺地区。在戈壁滩上推广这种模式,能够发挥土地优势,又可破解用水难题,可谓一举两得。

走进阿克苏市依干其镇良种托万克乔格塔勒村,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一边种菜、一边养鱼。经营这些大棚的是新疆聚富生态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徐新军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22年5月,已建大棚16座,通过“鱼菜共生”种养模式,实现了鱼菜双丰收,已上市5万多尾鲈鱼、3吨多蔬菜。

“通过‘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蔬菜和鱼虾产量,还因为不用施药,提高了这两类产品的品质,现在我们村的两种产品非常受欢迎,在市场上有着良好口碑。”良种托万克乔格塔勒村党支部书记吐尼亚孜·托乎提说。

  • 相关阅读
  • 2024年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文旅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

    时间:06-10
  • 福建沙县:两岸同胞龙舟竞渡迎端午

      中新网三明6月10日电 (雷朝良 张玲珑)龙舟聚力竞飞渡,两岸同心一家亲。6月10日,端午节当天,2024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海峡两岸端午龙舟赛鸣锣开赛,12支龙舟队上演“速度与激情”,共迎端午佳节。图为沙县区海...

    时间:06-10
  • 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湖南汨罗启动

      中新网岳阳6月10日电 (傅煜 夏凡 周敏)端午源头过端午,龙舟故里赛龙舟。6月1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湖南汨罗市启动,万千市民游客齐聚汨罗江畔,看传统龙舟比...

    时间:06-10
  • 闽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 武夷山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中新网南平6月10日电 (记者 张丽君)根据最新天气形势分析,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决定于10日11时20分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为Ⅲ级应急响应。武夷山九曲溪水上涨。谢荣 摄  受低层切变影响,9日08时—10日10时...

    时间:06-10
  • 国科大首开龙舟课 6月中旬将举办首届“龙腾雁栖”龙舟大赛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4年6月10日是甲辰龙年五月初五,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龙舟竞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项振奋人心、具有很强协作性与竞技性的运动。 ...

    时间:06-10
  • 27名美国青年访上海 共话“未来之桥”

      中新社上海6月10日电(许婧 高志苗)“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科教点亮希望 携手开创未来”和“创新创业创未来共享共赢共发展”两个专题团组的27名美国青年代表于6月9日开启上海之行。  当天,参访...

    时间:06-10
  • 水利部会商部署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消息,据预报,6月11日至15日,江南、华南、西南南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以中到大雨为主,累计面降雨量40~90毫米。受降雨影响,江西鄱阳湖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

    时间:06-10
  • 国风微视频|粽香绵绵 文脉悠长

      粽叶飘香,岁至端阳;悠悠文脉,绵延不绝。  这是探寻端午绵长的文脉,也是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一首首诗作,穿越岁月长河,激荡起跨越千年的共鸣。   今日,我们一起在龙舟竞渡和...

    时间:06-10
  • “新中式”成端午热点 “国潮”消费吸睛中国青年

      中新社西安6月10日电 题:“新中式”成端午热点 “国潮”消费吸睛中国青年  作者 杨英琦 宋宇航  “端午安康,常来长安!”手持折扇的“富商”迎来送往、身着汉服的“侍女”正发放香包和五彩绳、“武人”...

    时间:06-10
  • 敦煌千年端午雅趣掀“新潮”

      中新社兰州6月10日电 题:敦煌千年端午雅趣掀“新潮”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登高滑沙与赛龙舟同在,粽糕与粽子共享。”6月10日,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丝路重镇”甘肃敦煌不仅保留了登高滑沙...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