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波峰浪谷上演“极速营救”

2024-06-20 08:51: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某海域,天水相接,浪飞潮涌。

  “一名飞行员跳伞落水,立即前往救援。”近日,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东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组织的一场模拟实战条件下的海上搜救训练拉开序幕。

  “起飞。”接到紧急出动命令后,飞行员陈磊驾驶一架搭载救生、医护等多种力量的救援直升机盘旋升空,采取低空飞行的方式奔赴某陌生海域。机动过程中,后舱救生员黄伟康、绞车手董文峰再次检查救援设备,并穿戴好救援装具,完成搜救前准备。

  “海上搜救犹如大海捞针,最难的不是救,而是搜。”在指挥塔台,该旅领导介绍说,由于海上缺少固定地标和参照物、气候环境多变,海上搜救比陆地搜救更加复杂,加上落水人员随风浪、洋流漂移,位置判定极为困难,增大了发现落水人员的难度。

  如何破解海上发现目标难的问题?据了解,该旅除了运用红外成像、救生电台等高科技设备进行目标搜索外,还引进了“国家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软件,这款软件可根据海上洋流、风向、风速等快速精准定位目标漂移位置,较好地辅助飞行员搜索目标。

  “迅速搜索目标!”进入目标区域后,搜救机组密切配合,一边利用软件,根据洋流、风向、风速等研判目标概略位置,一边降低飞行高度,采取红外成像、救生电台、目视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搜索。

  海上气流不断,越贴近水面,直升机抖动得越厉害,陈磊竭力把直升机控制在平稳状态。“发现疑似目标!”忽然,一团红色烟雾在左前方水面升起,陈磊迅速驾机飞了过去,经确认为“落水人员”。

  “准备实施救援。”陈磊操纵战机降低高度、减小速度,熟练地将直升机悬停在距海面约××米处。据介绍,直升机悬停高度大有学问,悬停高了,会增加救生员出舱救援的时间,而悬停低了,旋翼产生的强风会吹“跑”伤员,甚至产生二次伤害。

  “救援环节,最考验的是绞车手,他担任一个总指挥的角色,直升机怎么飞,救生员出舱后怎么救,都由绞车手指挥调度实施。”在指挥塔台,该旅一名领导介绍说。

  “状态良好,可以出舱。”董文峰竖起大拇指,给黄伟康出舱指令,黄伟康一侧身,随着缆绳慢慢向海面下降。

  “正前方10米、8米……”舱门口的董文峰通过送话器,协同飞行员陈磊连续修正直升机位置,寻找最佳入水时机,全速放下钢索,帮助黄伟康在目标附近入水。

  出舱下降过程中,由于受下降气流和旋翼风影响,钢索发生惯性自转,黄伟康不断地打腿旋转,确保始终面向目标。

  下降、再下降……正当黄伟康快要接近“落水人员”时,一个海浪将“落水人员”冲到了3米开外。黄伟康不得不再次用手语与绞车手、飞行员交流,要求修正方位。

  陈磊稳稳地握紧驾驶杆,调整机头对正风来的方向,抓住时机与绞车手一起将黄伟康下放至“落水人员”附近。

  接近“落水人员”后,黄伟康为其套好救生套,随即左手将其搂入怀中、右手发出上升信号。

  “准备入舱。”机舱外,救生员、绞车手和机长密切协同,黄伟康携着“落水人员”慢慢上升高度返回机舱,救护人员立即对“刚脱离险境的飞行员”进行检查和紧急治疗……

  “打仗需要什么,部队就精练什么。”陈磊说,“此次海上搜救训练,我们不但进一步论证了海上搜索营救组织实施程序,还测试检验了机载救援救生装设备性能,有效地提高了机组协同配合能力和卫勤力量战伤救治能力,储备积累了应急救生相关数据,为将来更好地完成搜救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熊仲达 石芝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生态稳步向好 我国持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和国际合作交流

      我国持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和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稳步向好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3000余种,已定名昆虫13万种。如何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时间:06-21
  • 中国—东盟数字治理对话在桂林举办

      中新网桂林6月20日电(黄令妍)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崧19日表示,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数字合作迈入了快车道,基础日益深厚,内涵不断深化,成果更加丰硕,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

    时间:06-20
  • 新华时评|来中国,“展”现文明对话的魅力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来中国,“展”现文明对话的魅力新华社记者于帅帅 李蓉近日,“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在上海博物馆启幕,该博物馆7月还将迎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苏州博物馆的亚...

    时间:06-20
  • 新时代,我看中国|尼泊尔驻华大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开创历史新纪元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谢诗佳 刘朱鹮):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走过第一个蓬勃十年,正积极拥抱新的金色十年。回顾过去,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哪些切实成就、缘何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时间:06-20
  • 台湾多个团体呼吁社会各界支持立法机构改革

      中新社台北6月20日电 (记者 张晓曦)台湾劳动党、左翼联盟及支持台立法机构改革的民间团体20日在台北发起“台湾人民守护民主正义连线”,主张“反对覆议”“立法制衡”“守护民主”,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台立法机构改...

    时间:06-20
  • 【中国那些事儿】塞官员:中国市场广阔 塞中自贸协定是巨大机遇

    中国日报网6月20日电 据塞尔维亚政府官方网站6月18日报道,塞尔维亚内外贸易部部长托米斯拉夫·莫米罗维奇表示,将于7月1日生效的塞中自由贸易协定将有助于塞企业充分发挥进入广阔中国市场的优势,对于塞尔维亚经济而...

    时间:06-20
  • 新疆阿勒泰:夏日托勒海特湿地灰鹤家族惬意生活

    这两天,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托勒海特湿地,发现了两家灰鹤家庭和谐地栖息着。眼下,新疆阿勒泰草原正值最美时节,水草丰茂,鲜花盛开。适宜灰鹤繁殖后代的季节也已到来。在托勒海特湿地上的两个灰鹤家庭住得很...

    时间:06-20
  • 中国—东盟促商事法律合作 助力企业投资往来

      中新网泉州6月20日电(记者 孙虹)2024年中国—东盟法律研讨会20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工商...

    时间:06-20
  • 走入南疆戈壁 外媒记者所见“黑”与“白”

    中新社新疆阿克苏6月20日电 题:走入南疆戈壁 外媒记者所见“黑”与“白”作者 张杨彬新疆沙雅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漠约占全县面积的80%,“沙土黄”是这里的主色。19日,16国媒体人跟随“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

    时间:06-20
  • 缘起罗布玉杰:三代人的藏羚羊情缘

    在一段去年夏天拍摄的视频中,那曲市尼玛县罗布玉杰野生动物管护站站长格桑伦珠正用奶瓶喂养三只走失的藏羚羊幼崽,它们小小的身躯紧紧依偎在一起,鼻尖反射着黑亮的光。“看,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格桑伦珠自豪地说...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