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赖清德的“满月”:自己当家、自己闹事

2024-06-22 18:39:52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赖清德执政满月了。

  各项数据指标都在下降,尤其是行政团队的公众满意度。这一点与他一个月前的雄心壮志、豪言壮语大相径庭。台媒称,仅31天,赖清德的“蜜月期”已结束。

  “看不出效果”的岛内施政

  于内,已逼近张力极限的紧张“朝野关系”,是过去一个月公众对于台湾政坛的最深印象。赖清德授意下的民进党行政当局及民意代表杯葛立法机构改革方案,赖的意志让议事厅见天上演“全武行”。

  他在“5·20”讲话中将“多数尊重少数”凌驾于“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普遍共识之前,毫不敬畏民意、无视蓝白两党的高度共识。

  议场内的对决也延展至场外。赖当局用“朝野和解”的口号昭告百姓,以期中间选民的好感,一个月后的答案却是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赖本人践行何谓“自己当家、自己闹事”。

  上任前,岛内一部分分析人士看好赖当局行政团队的用人选择,尤其是经济决策团队负责人的人选。只一个月后,舆论对于当局经济政策的理性预期,被民进党自行打脸。

  行政当局负责人卓荣泰率领所谓“行动AI团队”的民调满意度竟全部在个位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以6.3%的“高分”居冠,一些部门的负责人满意度不到1%。有81.8%的民众对新团队施政不置可否,民众对新人不熟悉,对所谓的新政策也无感。

  郭智辉好不容易回应民众用电诉求,表达了“拥核”主张,却被意识形态先行的赖清德掐死在了腹中。有媒体比喻,“重启核电”被民进党“强制关机”。再后来,这位“郭部长”多次发表有关能源政策荒腔走板的言论,让民众哗然。

  岛内有关AI的讨论热潮仍在持续,赖当局也蹭上了热点,提出打造“AI岛”的预想。他看不见抑或选择性失明的是,岛内产业失衡正在半导体产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加剧,贫富差距加大的弊病积重难返。

  就在执政满月前夕,赖清德宣布将成立三个委员会,涉及气候、健康及防务。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说,设置各种机构,除了安插他们自己人外,看不出什么效果。而对于新团队执政“看不出效果”,也是过去一个月民进党对内施政的最好总结。

  谋“独”态势升高

  在岛内选举中只有四成得票率的赖清德,上台前最让民众不放心的就是其几乎赤裸的“台独”野心。上台一个月,这一点他确实“没让人失望”。

  亲绿民调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满月调查显示,赖清德只获得不到半数选民的支持,其声望较上月重挫9.8个百分点。以一个百分点代表19.5万人计算,他上任一个月就流失了200万人的支持。

  通常而言,良好的开端往往能为四年任期积蓄民意能量。从这个角度,赖清德用一个月就让自己与团队“漏了气”。负向的数据表现、纷乱的政治局势,归根溯源都与赖一意孤行的“台独”理念有莫大关联。

  自上台以来,赖清德就两岸议题招式频出。与他相处多年的岛内政治人物在“5·20”前就有担心,赖的冲动性格是未来四年两岸关系的不确定因素之一。这一点,他也同样“没让人失望”。“当家闹事”的言行,不仅对内,更表露于两岸。

  赖清德在多个场合谈及其立场,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在一档政论节目回顾,第一次是“5·20”讲话偷渡“台独”;第二次是接受外媒采访时将“两岸”与“两国”划等号,并甩锅马英九;第三次是在纪念黄埔军校百年的活动中鼓动军队为“抗中保台”而战。

  桩桩件件过为已甚,无不令岛内关心两岸关系的人士忧虑。台湾主流媒体罕见地在社论文章中鲜明表态,新领导人“不合格”。

  无视民意对于战争的恐惧,人们看见的新领导人是“台独工作者”,但并不“务实”。《世界日报》的评论认为,这种“不务实”体现在,他无法区分台湾当局领导人和民进党领导人的角色。

  执政不力、民众失意,小满时节上任的赖清德执政首月,让各方都不满意,甚至有了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 相关阅读
  • 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威24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突发环境事件从数量来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呈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

    时间:06-24
  • 91名马来西亚学员广西学习高铁技术

      中新社柳州6月24日电 (林馨 韦联想)6月24日,91名马来西亚学员在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柳铁职院”)体验模拟开高铁,学习铁路相关技术。  今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作为正在...

    时间:06-24
  • 两岸长者走进福州社区 艺术医养为媒交流交友

      中新社福州6月24日电 (郑江洛)榕台长青乐活展演交流活动24日在福州举办。  活动由福州鼓楼区委老干部局、区委台办主办,以艺术、人文、健康为主题,两岸长者在社区进行交流与互动。  参与活动的台湾桃园市爱...

    时间:06-24
  • “四好农村路” 一篇大文章(暖闻热评)

    【关键词】“四好农村路”【事件】前段时间,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公布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1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入选。近年来我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已累计命名545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时间:06-24
  • 贵州:构建毒情监测预警体系 “智慧禁毒”取得新突破

      中新网贵阳6月24日电(王秋旭 李明菲)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向外公布,贵州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加快构建全方位禁毒监测预警体系,在“智慧禁毒”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时间:06-24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图片来源: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消息,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6月24日18时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6月24日20时至6月25日20时,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西部...

    时间:06-24
  • 聚焦中国海外投资与拉加地区开放与发展 多国驻华使节荟清华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郭超凯 甘甜)以“中国海外投资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开放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拉美和加勒比驻华大使荟清华活动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7个国家驻华使馆和代表机构的30...

    时间:06-24
  • 丁薛祥接见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外国专家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获得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外国专家,并颁发奖章。  丁薛祥代表中国政府对获奖专家表示热烈祝贺,...

    时间:06-24
  • 国际知名学者在合肥共议丝绸之路文化与科技交流

      中新社合肥6月24日电 (记者 吴兰)“文本 图像 文物——丝绸之路科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4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幕。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5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合...

    时间:06-24
  •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6月24日在北京揭晓。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奖励是中国长期坚持的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制度,从获奖人员和成果总体情...

    时间:06-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