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边“撸熊猫”边上学?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正式招生啦

2024-07-10 07:31:5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正式招生

  首批招50人

  眼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中,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近日也正式开始招生,预计招收50名本科生,这也是大熊猫学院成立后招收的首批新生。消息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大熊猫学院是专门研究大熊猫的专业吗?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撸熊猫”?怎样才能进入这样的专业学习?进入这个专业领域后,是不是就能“熊”霸一方了?

  从竹林秘境到科技前沿

  学院课程丰富

  大熊猫学院到底学什么呢?除了揭秘大熊猫的日常趣事,从竹林秘境到科技前沿,课程也是丰富多样。

  大熊猫学院是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西华师范大学合作共建,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为核心,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上新设的二级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所长 大熊猫学院教师 韦伟:除了依托生命科学学院本身的师资力量外,大熊猫学院还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在内的22名专家为大熊猫学院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大熊猫学院贡献智慧力量。

  作为大熊猫学院建立后的主力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除了设置动物学、植物学等综合性学科外,还针对性地开设了大熊猫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等特色专业课程,并为学生创造能够接触到大熊猫的实习机会。

  西华师范大学林学系主任 大熊猫学院教师 黄燕:从大一到大三我们都有见习和实习课程,我们会带领同学们深入到栗子坪、唐家河等国家级的大熊猫保护区去进行见习、实习,以及一些科研院所、动物园等等,以更好地了解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的野外状况以及大熊猫的驯养繁育等等情况。

  四川省内招收35名

  省外招收15名

  目前,大熊猫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已面向全国招生50人,其中四川省内招收35名、省外招收15名,录取分数线区间在500分至530分。大熊猫学院老师也表示,也希望首批学生在经过4年或7年的学习,能够成长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栋梁。

  培养人才

  为大熊猫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其生存状况和保护工作始终受到广泛关注。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的成立,就是为了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为大熊猫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事实上,从大熊猫的“吃播秘籍”到生态保护的“魔法高科技”,再到野外实践的“奇遇记”,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的道路上,我国一直在探索和努力。

  现如今,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栖息范围不断扩展和优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该物种从“濒危”等级调降为“易危”等级。全球圈养大熊猫总数达到728只,我国已成功放归圈养繁育大熊猫10只,融入不同区域的野生种群。

  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生活的大熊猫会“讲方言”

  研究好大熊猫,才能更好地保护大熊猫。在国家林草局近日的一场发布会上,围绕大熊猫的保护繁育,相关专家就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定震:大家都对熊猫非常感兴趣,我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之间,是怎么“通电话”的,我们发现它尿液和它做的标记都包含了很重要的信息,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我们发现虽然你也“打电话”我也“打电话”,但是四川的熊猫“打电话”的时候,和秦岭的熊猫“打电话”“说话方式”不一样,所以这就很有意思。

  目前,我国野生大熊猫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其中有18个种群的数量不足10只。因此,在人工繁育大熊猫的基础上,我国正在采用系统、科学的培训手段,将野化训练合格的大熊猫放归到面临灭绝风险的小种群,使其种群尽快复壮。

  (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选择定居地 74.8%受访青年优先考虑青年发展型城市

      选择定居地 74.8%受访青年优先考虑青年发展型城市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42.5%受访青年期待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  青年来到一座城,扎根一座城,会基于什么样的选择?2022年4月,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印发《关...

    时间:07-11
  • 中欧班列(成渝)携手西部陆海新通道 让货物跨越山海

      中欧班列(成渝)携手西部陆海新通道  让货物跨越山海 用服务联通世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6月25日,四川成都国际...

    时间:07-11
  •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中国积极推动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

      促进双多边协商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中国积极推动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环球热点)  近期,中国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的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和德国签署《关于中德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与新加...

    时间:07-11
  • 我国珊瑚礁保护修复现状如何?重点、难点在哪儿?

      我国进一步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为了那片“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是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在保护海岸线、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前不久印发的《自然资源部办公...

    时间:07-11
  • 中国首次成功构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天元”量子模拟器

      中新社合肥7月11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称“中国科大”)潘建伟、陈宇翱、姚星灿、邓友金等人近日成功构建了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天元”量子模拟器,率先取得量子计算第二阶段里程碑式进展。  “天元...

    时间:07-11
  • 台湾青年辽宁行:品传统建筑 观现代工业

      中新社沈阳7月10日电 (李晛)“沈阳故宫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工艺精美令人震撼,台北故宫的建筑风格则更多地体现了现代元素,两者都展出了珍贵的文物。”首次“登陆”的台湾学生游承颖在参观沈阳故宫时如是...

    时间:07-11
  • 上合组织秘书长:阿斯塔纳峰会成果丰硕 合作前景广阔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肖玉笛)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10日在北京表示,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未来合作前景广阔。  当天,张明就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成果举行媒体吹风会。他说...

    时间:07-10
  • 东西问·尼山论坛丨王国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世界贡献哪些智慧?

      中新社合肥7月10日电 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世界贡献哪些智慧?  ——专访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国良  中新社记者 张俊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世界...

    时间:07-10
  • 东西问·尼山论坛丨陈晓霞:孟子“共同体”思想对全球新秩序构建有何现实意义?

      中新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孟子“共同体”思想对全球新秩序构建有何现实意义?  作者 陈晓霞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群体泛称,是关乎群己利益的政治联合体。...

    时间:07-10
  • 张军会见林定国:将在支持香港保持普通法优势等方面达成新共识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张素)10日,国家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北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一行。  张军说,香港回归祖国27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