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他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将滋养我终生”

2024-07-13 09:35: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余光中生前参加活动。资料图片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有4个女儿,余佩珊排行第三。她兴趣广泛,甚至时常“见异思迁”。先后读了历史学士、广告硕士、市场营销博士不说,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时,她的钢琴演奏考过了八级,一度想去美国主修音乐。多年来,她在香港纸媒做过记者,在台湾高校教过书,如今在上海工作,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

许多年前,余佩珊曾说,她无意继承父业,不想和父亲处在同一领域,活在父亲的影子之下。“在父亲去世后,我越来越怀念他,也开始写诗,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回想起来,我其实一直喜爱文学创作,还是离不开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近日于福建厦门、江苏南京举办的“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期间,余佩珊对记者说。

“父亲是福建永春人,出生于江苏南京,一生中至少有50年的光阴在台湾度过,生活在香港10多年,此外有近20年的时光在大陆。”余佩珊说,家乡是一个人的文化本源,抛却不了,相关记忆也无法抹除。台湾很多人的祖籍在大陆,无论他们在台湾经历了多少代,仍有不少人会回到大陆寻根谒祖。父亲在大陆多地有过生活经验,这些都成为他情感认同的重要载体。

余佩珊回忆,父亲曾带她回过南京,他们去拜谒了中山陵,也参观了明城墙遗址,几乎走遍当地有代表性的地点。“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后来还曾在此求学,父亲希望我们这些孩子能好好认识一下这座城市。”她说。

“历史对我而言,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真切在我生命中存在的情怀。”余佩珊说,她曾赴敦煌研究院交流访问,在欣赏过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壁画后,忍不住走到无人处落下泪来。“我想到这些无名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还联想起自己以前读汉代史,汉武帝时设立‘河西四郡’,历史一下子就来到了我的眼前,我仿佛感到与古人产生了连接,也被艺术深深打动。”她说。

从余佩珊记事起,父亲余光中便时常坐在窗前读书写作,他的背影深深印刻在余佩珊脑海中。“父亲对我们文字的训练没有系统指导,也很少手把手教我们,但他会经常给我们买很多书。所以我从3岁起,就在读各种儿童版的世界名著,养成了对文字的高度敏感。早在少年时代,我就把《红楼梦》读了3遍,虽然不能说看懂,却可以静下心来连看好几个小时。”余佩珊说。

家人往往是余光中的第一个读者,忙于写作的他,通常只会在吃饭的时候才露面。“父亲会跟我们讲他正在创作中的作品,他对文学的热情也会感染我们。”余佩珊说,面对家中的文学家,几个女儿却不大愿意认这位“老师”。

“父亲对我们文章的批改,就像改学生作业一样,后来我就有点不爱拿给他看,因为好像没有受到鼓励嘛!”余佩珊说,相形之下,父亲对于友人的鼓励,会比对亲人的指点更绵长亲切。“因为父亲跟他们是明确的亦师亦友关系,对于家人,他反而有时候比较含蓄一点。”她说。

余佩珊在10岁左右时,父亲余光中带全家在美国住了1年。半年之后,四姐妹中有三个中文写作水平直线下降,每逢写家书给祖父和外婆,还要父母先打草稿照抄。1年后,余光中便带着全家返台。有人劝余光中留在美国追求大好前途,他却答道:我要女儿们将来不忘中文,她们的中文要远比英文流畅。

“父亲的中英文都很好,他在台湾政治大学当过外文系主任,又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中文系,在中英文之间的翱翔非常自由。他为人很风趣,对教书育人满怀热忱,给我带来很多无形的熏陶。”余佩珊说,她在香港读完高中和大学,又在美国念了硕士博士,到现在为止,她可以自信地说,自己的中文绝对比英文好。“我如今成为了诗人,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也将滋养我终生。”她说。

  • 相关阅读
  • 今年防汛关键期形势严峻复杂 将加强“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

      央视网消息:7月16日至8月15日是我国防汛关键期。7月14日上午水利部召开发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国防汛形势严峻复杂,水利系统将全面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  今年我国旱涝并发重发,汛旱情发生“早”...

    时间:07-14
  • 改革为人民丨共享改革成果 安度幸福晚年

    唱歌、跳舞、下棋……在雄安新区的南文营社区养老驿站,老人们齐聚一堂,享受着他们的“丰富多彩”。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族”规模持续扩大,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家门口安享晚年,成为全社会关...

    时间:07-14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丨破除准入壁垒、赋能新型业态——“一张清单”打开市场空间

    市场准入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之一,负面清单的概念最早源自外资准入管理制度。2018年,我国将二者有机结合,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这一改革举措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制度...

    时间:07-14
  • 深化改革开放丨增长强劲!中越班列跑出“加速度”

    跨境运输的深化改革创新,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越班列自2017年11月底开行,从刚开行时月均不足5列,增加到目前每周开行3列。在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的推动下,南宁至越南河内的中越快速通关班列实现南...

    时间:07-14
  • 中马两国“雄狮少年”高桩炫技,群狮问鼎羊城中心阁|文化中国行

    中国与马来西亚宣布就“舞狮”项目联合申遗之际,“第八届广州青少年醒狮表演赛启动仪式暨迎十五运高桩狮王争霸”活动在广州举行。7月13日,来自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舞狮队伍与马来西亚柔佛州醒狮队,在广州市...

    时间:07-14
  • 赏文物、看标本、学知识……暑期游“文化味”浓郁撬动消费新场景

    央视网消息:暑假期间,各地博物馆游等文化游也持续升温。7月13日,“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在北京开展,500多件珍贵古生物化石标本集中亮相。这500多件珍贵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龙、翼龙、鸟类、昆虫化石等...

    时间:07-14
  • 新疆 大面积冬小麦单产创今年全国最高纪录

    新疆:大面积冬小麦单产创2024年全国最高纪录。...

    时间:07-14
  • 世界在建最高海拔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

    近日,在西藏自治区八宿县邦达镇卡瓦白庆乡,随着吊装设备的精准操作,一个重达110余吨的风机叶轮组件被缓缓提升至110米的高空,与机舱完美对接。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大唐西藏八宿100兆...

    时间:07-14
  • 纳木错科考中的“寻宝队”

    ??7月11日,白班当班的钻探队员合影。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在海拔超过4700米的西藏纳木错中心湖区,21名来自五湖四海的钻探专业技术人员,全天24小时轮班奋战在面积仅200平方米的水上钻探平台上,协助第二次青藏科...

    时间:07-14
  • 中国和俄罗斯军队开展第4次海上联合巡航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年度计划和中俄双方共识,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海军舰艇编队近日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相关海域开展第4次海上联合巡航。此次行动不针对第三方,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