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夏日文旅热力“上新” 各地启动夜游模式

2024-07-19 08:52: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户外骑行的凉爽夜风、深夜食堂的烧烤刨冰、水库边的浪漫露营、音乐会上的闪烁星空……酷暑之下,避开白天的高温烈阳,清凉的“夏日夜游”成为文旅市场新宠。避暑不避欢、“白天宅、晚上嗨”,大家纷纷解锁夏日避暑的新方式,层出不穷的夜游创新玩法在各地精彩亮相。

进入暑期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迎来高峰

暑期来临,北京积极组织多彩文旅活动丰富市民暑期生活。围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出户外骑行、深夜食堂、露天电影和光影音乐节等多项文娱活动,打造多元消费业态。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法海寺等多家博物馆及图书馆也将延时开放,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山西太原,夜幕降临,钟楼街内灯光璀璨,散步打卡、逛吃体验的人们络绎不绝。

游客 房婧:又繁华又古老的那种感觉,最近天气也比较热,晚上降温以后,小风吹着也很凉爽。

市民 杨瑞:这条街感觉幸福感挺高的,一家人吃喝玩乐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上海,从6月延续至9月,围绕夜购、夜食、夜秀、夜娱、夜游、夜动、夜读7个维度,推出一批夏夜特色活动。

广州打造“Young城Yeah市”(“羊城夜市”),推出“美食+”“旅游+”“艺术+”“文化+”花样玩法,持续打造夜间消费品牌。

灯火璀璨 拉动乡村夜间经济

现在,夏日夜游的这股热潮已不再局限于城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正逐渐向县区下沉,让乡村的夏夜“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

近日,厦门同安启动“环东风情季”系列活动,今年活动主要包括啤酒电音节、渔村生活节、厦门国际啤酒节以及环东浪漫线潮玩活动等。走进浦头、后田、潘涂、丙洲四个滨海渔村,以“一村一品”特色海鲜为主线,以“海味”美食相约,迎接各地游客尝地道海味、享滨海美景。

厦门市同安区后田社区党委书记 林国阳:去年推出了一个“一村一品”,(后田社区)就是海鲜卷,我们现在注册了三个商标,带动村民在家里面就可以就业和发展产业。

在河南信阳,每当夜幕降临,大大小小的水库边上,总能看到一个个闪亮的露营帐篷,篝火晚会、星空音乐会这些消费新场景,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流连忘返。

多地文化场所延长开放 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

“夏日夜游”的火爆也给很多文化场所带来了新灵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书店等纷纷推出夜间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

这个暑期,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延长开放时间。近年来,不少博物馆推出了夜间开放举措。除了开放时间延长,提供的文化服务能否更丰富,则是参观者的另一个诉求。此前,湖南博物院推出了实景解谜游戏“马王堆符文之谜”,带领观众探寻符号、文字背后的秘密,受到游客欢迎。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书店推出了24小时服务。 晚上十一点半,这家位于上海和平公园内的24小时图书馆依旧灯火通明。记者看到将近三分之一的座位都有人坐,有人忙着学习充电,有人带着电脑加班,也有人沉浸在阅读空间里安静地看书。据了解,这家图书馆从4月23日正式开放以来,累计入馆读者已经达到33万人次,图书流通将近12.4万册。这样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的阅读需求。

夜间文旅消费 推动经济核心引擎

大城小巷灯火通明的街区,诠释了夜晚的“热辣滚烫”。新近出版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指出,夜间文旅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王笑宇:截止到2023年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整体是1.57万亿的规模。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夜间的文化旅游消费实际上占整个消费市场60%。

夜间消费还有“黄金4小时”“核心6公里”的规律。“黄金4小时”是晚上6点到10点,这是黄金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高峰期,“核心6公里”是以住宿目的地为中心,6公里周边的全要素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业态。

目前的整个文旅市场,实际上也在从1.0的观光市场,逐渐转化到休闲加观光,品质、主题、休闲度假、消费,全流程、全要素去覆盖。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李兵 朱世松 宋云屹)

  • 相关阅读
  • 声声不息 步履不停|文化中国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传递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鲜明信号,吹响了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改革脉搏与人民向往同频共振,发展之路就会...

    时间:07-19
  • 丁薛祥将赴俄罗斯举行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9日宣布,应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副总理诺瓦克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将于7月21日至23日赴俄举行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

    时间:07-19
  •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 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今天(7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

    时间:07-19
  • 百日千万招聘行动推出专场 招聘需求超50.5万人次

      百日千万招聘行动推出专场招聘  1.5万余家单位提供招聘需求超50.5万人次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7月15日至7月21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保险、轻工业、汽车、...

    时间:07-19
  • 【地评线】红土评论|“61.7万亿元”,中国经济奏响“澎湃强音”

    评论员|邵美芳中国经济“半年报”,彰显发展“活力足”。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展现新气象。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上半年我国国内生...

    时间:07-19
  • 【地评线】荔枝网评:开放的中国,等你来看“city不city”

    特约评论员/艾佩韦针对近期“中国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7日表示,欢迎更多外国朋友在中国走遍每一座城市,看遍每一个美景,欢迎大家继续打卡“中国行”、乐享“中国游”。要说这段时间,...

    时间:07-19
  • 财经观察:夏粮丰收,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夏粮产量在全年粮食产量中占比超过21%,是全年粮食生产“首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总体看,上半年,我国...

    时间:07-19
  • 吉林省谋划“七大工程”建设“无废城市”

      中新网长春7月19日电 (高龙安)吉林省围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城市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农村固体废物、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方面内容,谋划“七大工程”,将261个建设项目纳入“无废城市”储...

    时间:07-19
  • 江西五年多来调拨救灾资金38亿元

      中新网南昌7月19日电 (朱莹)19日,记者从江西推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江西自然灾害防治效能整体提升,五年多来,该省调拨救灾资金38亿元、救灾物资53.6万余件,完成因灾倒房重建3124户...

    时间:07-19
  • 点赞!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近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一起来看↓↓↓1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超2000米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目前掘进已完成2120米,同时,已有17条支洞累计掘进超9000米。工程输水线路总长...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