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非热带农业科技合作持续深化

2024-07-31 10:05:30

来源:人民日报

  中非热带农业科技合作持续深化(新时代中非合作)

  最近,位于刚果(布)贡贝农场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好消息不断:豇豆、螺丝椒大获丰收;玉米新品种试种成功,亩产近700公斤,是当地品种产量的3倍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科明喜笑颜开。

  近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框架下不断深化农业科技合作。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在非洲建成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带动相关地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科技助力 产能升级

  7月的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内一片繁忙景象:试验田里的木薯陆续成熟,李科明正带领当地技术员和农户共同收获木薯。“拔出来的木薯要及时归仓储存,以保证木薯的质量。”李科明一边采收,一边叮嘱大家。

  “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木薯加工业,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农业专家到来之前,这些成果我们不能想象。”刚果(布)农业部长保罗·恩戈博表示。

  刚果(布)耕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但之前受制于良种不足、栽培技术落后等因素,木薯粉及其他食品每年缺口约37万吨。多年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先后派出20多名专家,常驻示范中心,开展农业种植和禽类养殖示范。

  2011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薛茂富来到刚果(布),经过走访和调研,发现当地缺乏种苗繁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等知识。此后,开展试验示范和组织技术培训成为中国专家的日常工作。

  “提高产能首先要从种苗繁育上下功夫,筛选抗病性更好的优良品种。”薛茂富说。多年来,中国专家将从国内带来的木薯品种进行种植试验,选育出3个适宜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的高产抗病木薯品种,比当地品种产量提高数倍。

  同时,中国专家在当地开展多期技术培训,向周边农民介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示范中心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上门咨询培训或工作机会。2020年9月,当地种植户迪亚汉巴纳·马亚拉·罗梅尔从新闻报道上了解到示范中心,主动来这里应聘技术员。“示范中心不仅给我提供了工作机会,还让我学会了各类农业技术。在这里,我与中国专家共同开展试验,向周边地区农民推广种植技术。”罗梅尔说。

  今年5月,示范中心向刚果(布)英淖尼法莱兹农业保护区捐赠了近40吨优良木薯种茎,并指导当地农户种植约45公顷。示范中心还建成当地首条木薯食品自动化生产线,批量生产高品质木薯全粉和食品。“这改变了刚果(布)人民长期依靠手工去皮、水泡加工木薯粉的生产方式,木薯粉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恩戈博告诉记者,“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刚果(布)木薯产量从每公顷15吨提高到30吨。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技术培训 授人以渔

  走进肯尼亚跨界国际有限公司的香蕉种苗培养室,一个个装有种苗的培养瓶整齐排列。公司总裁露西·米玛诺正仔细查看种苗的生长状况。

  “营养液的配制、组培苗接种手法和培养阶段的温湿度、光照等细节都要注意。”米玛诺曾参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培训班,第一次接触到香蕉种苗组培技术。为了系统掌握这项技术,2014年,米玛诺来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门进行为期28天的访问学习。

  “中国专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从生产和管理环节高效发展香蕉产业,这对我的帮助极大。”米玛诺说。回国后,她投资建立了肯尼亚最大的香蕉种苗组培繁育工厂,为东非和中非地区农民及企业提供脱毒香蕉组培苗,有效推进了肯尼亚香蕉产业发展。

  像米玛诺这样的学员不在少数。每年,一批批非洲学员来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通过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等方式,学习热带农业技术,并将相关知识带回非洲。近年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累计为非洲培训了近3000名农业技术人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还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开展援外技术培训,派出专家100多人次到国外开展热带农业援助项目。

  2023年11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9名专家抵达卢旺达,围绕热带粮食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等,为45名学员开展了为期20天的技术培训。

  “我们的粮食产前损失和产后浪费较大,中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加工技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卢旺达农业和动物资源开发委员会主任特莱斯福尔·恩达巴门耶表示。

  培训期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振文重点讲解了木薯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让卢旺达菲洛斯农业经济公司经理恩丁达巴希兹·埃利亚格外惊喜。“木薯叶片可以做食材,木薯皮可以加工成家畜类的饲料,木薯茎杆还可以培养食用菌。”埃利亚说,“培训打开了我的思路,我们公司也计划开展木薯副产物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收益。”

  合作共赢 深化友谊

  “种植高产优质嫁接苗3年就能挂果,以前用种子种植需要5到6年才行。”莫桑比克楠普拉省那萨瓦拉地区的种植户朱丝·阿曼达说,“中国专家传授的技术不仅便利了腰果树管理,也让腰果产量翻了倍。”

  2010年至2019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莫桑比克坚果研究所、莫桑比克农业科学院东北区域研究所开展合作,助力当地提升腰果产量,并开展其他农业合作项目。

  “通过合作,我们与中方建立起稳固的关系,在专家人才、种质资源、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产品加工和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莫桑比克农业科学院东北区域研究所所长安东尼奥·查穆埃内说,“我们期盼与中国专家团队开展更多科技合作。”

  项目实施期间,中方专家团队开展了莫桑比克腰果病虫害种类调查和鉴定、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等内容的联合研究,探索形成了适宜莫桑比克生产实际的腰果栽培技术。2010年至2019年,莫桑比克腰果生产面积由11万公顷提升至17万公顷,腰果年产量从9万吨提升到14万吨。

  “双方合作既提高了莫桑比克腰果产能,又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中国热带农业技术,也加深了中莫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中润说。

  “未来,我们计划在非洲主产区实施木薯、大蕉等热带粮食作物宜地化育种、良种替代、良种良法、采后减损及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等,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提升粮食安全自主保障能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积华说。

  日前,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来自中非农业科研机构、区域组织、企业的130余名代表围绕中非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等展开讨论。非洲科学院前院长菲利克斯·达科拉表示:“中国通过持续科技创新提升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样的巨大成功是非洲所向往的。”

  (人民日报记者 曹文轩 毛亚晶对本文亦有贡献)

  • 相关阅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农房防灾常识宣传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近日,为做好农房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行业专家梳理总结了暴雨洪涝灾害、台风、低温雨雪冰冻和冰雹等对农房安全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作...

    时间:08-01
  • 7户中央企业12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国资小新”官方微信消息,日前,7户中央企业12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具体如下: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奚正平任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时间:08-01
  • 工信部:二季度信息通信行业出动应急通信保障人员20.2万人次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24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其中,电信服务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汛前应急通信与网络运行安全检查的通...

    时间:08-01
  • 水利部松辽委科学精准实施丰满、白山水库防洪联合调度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7日以来,松花江吉林段陆续发生2次编号洪水。分别为7月27日8时丰满水库入库流量9010立方米每秒,形成松花江吉林段2024年第1号洪水;7月28日20时,白山水库入库...

    时间:08-01
  • 专家:城市要打开市民化的大门,保障流动人口权益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阚枫 袁秀月)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备受社会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

    时间:08-01
  • 农业农村部:全力以赴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长沙召开秋粮病虫害防控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会,交流秋粮病虫害发生防控情况,分析研判发生形势,动员安排防...

    时间:08-01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0次会议

      2024年7月31日,外交部边界和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新德里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0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  双方同意积极落实两国外长近...

    时间:08-01
  • 中国驻南非使馆举行庆祝建军97周年招待会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8月1日电  南非当地时间7月26日,中国驻南非使馆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中国驻南非大使吴鹏、国防武官尚鸿少将,南非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部长莫采卡,国防和退伍军人部副...

    时间:08-01
  • 上半年我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 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情况。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有所下降,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2.7亿吨,同比减少3900万吨。其中5、6月份我国水电出力...

    时间:08-01
  • 全国首个野生菌保护管理规范性文件今起施行

      今天(8月1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出台的《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个野生菌保护管理规范性文件。  楚雄州境内有大型真菌540多种,其中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超过300种,是云南乃...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