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美债再爆表:信用还能透支多久?

2024-08-02 08:43:44

来源:央视号

美国债务总额日前突破35万亿美元的史上新高,在让人们进一步担忧华盛顿扭曲的赤字财政政策不可持续的同时,也触发了各方对美国两党新一轮“债务上限”之争的预警。

《纽约时报》:美债总额首次突破35万亿美元的事实提醒人们,围绕税收和支出计划的立法斗争在华盛顿再次迫近了。

下一个“X日”会来吗

“债务上限”是美国自己一手制造出来、到头来又把自己逼入绝境的一个独有的怪物。

这个上限相当于美国国会授权联邦政府可以举债的“信用卡额度”。

此“卡”一旦被“刷爆”,美国政府便无权再借新债,需要国会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才能避免债务违约。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多年来,凭借着美元支撑的金融霸权,加上有美联储的印钞机兜底,美国历届政府总能保持负债不高于上限。只不过,这靠的并非减少负债,而是不断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

然而,随着近年来美国政治越来越趋向两极分化,债务上限这一政策工具已经演化成了彻头彻尾的党争工具。

最近一次债务上限之争发生在一年多之前。

自去年年初美债规模突破国会最后一次定下的债务上限后,两党缠斗了几个月,才赶在去年6月美国财政部预计将无力偿债前的最后一刻通过一份两党法案,同意在2025年1月1日之前暂停设置债务上限。

这也是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国会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然而,这份政治交易非但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反而给了美国政府在今年总统大选尘埃落定之前“不受限制借钱”的自由。

《纽约时报》:美国财政部7月29日称,它在今年第二季度借债2340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将借债7400亿美元。

可以想见,明年1月现有法案失效后,美国国会将不得不再次设法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

但11月大选尚未举行,届时轮到哪个党“坐庄”还不清楚,这种不确定性也让债务上限问题再次揪紧了人们的心。

美国《财富》杂志分析称,在下一个美国财政部无钱可花的“X日”临近之际,选举混乱可能引发又一场债务上限“摊牌”。只是届时不知财政部长是否会换人,以及新财长还会不会像现任财长耶伦那样为此“奔忙”。

美国《财富》杂志报道截图

作为全球最抢手的投资资产,美债迄今为止尚无违约记录。但即使是极度接近违约,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以奥巴马政府时期的2011年为例,尽管当时的两党债务上限之争最终未导致债务违约,但评级机构仍下调了美国政府信用评级,引发全球市场动荡。

美国两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即使是非常短暂的违约,也会给股市带来冲击,并导致利率飙升,增加从企业到个人的各种借贷成本。而债务的增加和利率的上升可能会榨干社保和医保等社会核心项目的宝贵资金。

“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

明年1月美国两党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在最后一刻“拆弹”成功,没人知道。

但正如福克斯新闻网的评论所说,即便国会再一次提高或暂停了债务上限,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债务失控问题,只不过是“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在“谁制造了债务危机”的问题上,共和党指责民主党花钱太多导致财政赤字不断累积,民主党则指责共和党的减税政策导致了政府的入不敷出。

但事实是,两党政府各自制造的债务“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十年后的2034年,美债将超过56万亿美元。

届时,光是这笔巨债的年利息就将从今年的8920亿美元倍增至1.7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支付债息的钱将追上医疗保险支出。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近年来,市场对美债的担忧与日俱增。

仅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已多次强调,美国债务飙升对全球经济构成风险。

上月底,IMF在完成对美国经济的年度评估后进一步警告,债务失控可能最终削弱美国的经济增长,且可能滚雪球般地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经济学家多次提醒,美国必须通过削减开支和增加税收来阻止债务的不断增加。但在这个关键的大选年,两党几乎都不可能做出任何退让。

《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文章指出,美国的债务在特朗普任期内增加了超过8万亿美元,在拜登执政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也增加了4万亿美元以上。但两党除了相互攻击外始终缺乏自省。

“2012年大选时,共和党的竞选纲领中曾15次提到国家债务,但今年的竞选纲领却只字未提;民主党今年的竞选纲领要求在未来十年削减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但该党的实际行动却与之背道而驰。”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事实上,就算美国凭借金融霸权还可以继续无上限借钱,但正如美国的债务一样,美国的信用总有透支的一天。

《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债务会使美帝国沉没吗?》的文章警告,美国正在驶入一片未知的“债务海洋”。

有人认为,关于债务后果的担忧是错误的,因为拥有货币控制权的政府可以靠“印钱”来避免破产或违约。然而回顾历史,这种观点并不能让人放心。

文章援引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话说,任何一个还债支出超过其军费开支的大国都不可能长期保持强大,历史上的欧洲各大帝国莫不如此。

“而从今年开始,这一定律将由美国来验证。”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 相关阅读
  • 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在沪裁决

      近日,两家在上海市注册的企业为尽快解决国际航线船员管理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遵照国际海事争议解决习惯,按照上海市制定实施的有关临时仲裁规定,共同约定在上海进行仲裁。该案系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

    时间:08-03
  • 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解读《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权威发布)  国务院日前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未...

    时间:08-03
  • 多部门支持重点地区抗洪抢险

      多部门支持重点地区抗洪抢险(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本报北京8月2日电 (记者刘温馨、李红梅)8月2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继续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联合会商,视频调度内蒙古、辽宁...

    时间:08-03
  • 药品监管“三个转变”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药品监管“三个转变”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在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先行先试的上海,近年来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改革创新成果。  截至目前,上海获批24个国产一类创新药...

    时间:08-03
  • 广东通报12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中新网8月3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2024年4月以来,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定不移反腐“拍蝇”。为强化警示教育,现...

    时间:08-03
  • 西部大开发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台胞考察研习营在宁夏银川开营

      中新网银川8月3日电 (记者 徐雪莹)西部大开发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台胞考察研习营2日晚在宁夏银川开营。约50名常住大陆台胞和两岸婚姻群体有关人士将沿着黄河“几字弯”路线,在宁夏和内蒙古展开为期一周的考察...

    时间:08-03
  • 高原上的“超大风车”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风电场首批机组投运

    今天(8月3日),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乌恰风电场首批机组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正式投运,这是我国最西端的风电场,它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地区风能开发上取得突破。乌恰风电场坐落于帕米尔...

    时间:08-03
  • 火爆!“你的阿勒泰”,“直飞”航线又上新

    今年暑期,新疆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尤其是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播出,让阿勒泰旅游热度再次被推向新高,多家航空公司新开和加密多条阿勒泰航线,应对暑运客流高峰。阿尔泰山牛羊成群、喀纳斯湖碧波荡漾、广袤的草原...

    时间:08-03
  • 直呼“大美新疆”!来看看这些中东人士的新疆印象

    近年来,大量中东各界人士受邀访问新疆。他们通过实地考察访问,了解新疆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民族和谐的真实面貌,更加看清了美西方的不实抹黑。新华社记者近期在土耳其、埃及、巴勒斯坦、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

    时间:08-03
  • 水利部向10省区市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

      昨天(2日),水利部召开防汛会商会,滚动分析研判长江、松辽等流域雨情水情汛情形势,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等工作。  向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10省区市发出“一省一单...

    时间:08-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