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五项举措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

2024-08-14 07:09:08

来源:人民日报

  十五项举措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

  水运设施网络将进一步优化(政策解读)

  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枢纽节点和通道,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作用。

  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15项举措,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高质量构建现代化港口与航道体系。

  系统优化布局港口航道建设

  我国水运已基本形成以南北海运、长江干线等为大通道,主要港口为枢纽的基础设施发展格局,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水运大国地位逐步确立。

  “此次《意见》出台,在行业顶层规划的框架下,有针对性提出可落地的政策举措,将助力我国从水运大国加快转向水运强国,促进水运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黄力说。

  聚焦发展理念转变。“面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长期刚性约束,水运行业要更加注重将生态、低碳和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水运发展的各个环节。”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袁子文说,此次《意见》着重强化沿海港口“强韧性”、内河水运“强通畅”等关键领域,更加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岸线资源,提升绿色智慧安全发展水平。

  突出发展能级提升。港口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节点作用愈发突显,但我国港口枢纽辐射能力较弱、现代航运服务功能不足,总体服务水平较国际先进仍有一定差距。在黄力看来,《意见》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保障重点领域安全,深化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枢纽港的具体要求和建设重点,重在提升沿海港口发展能级。

  强化创新融合发展。“以智慧港口、数字航道等为代表的水运‘新基建’进程不断加快,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不断完善,水运发展正由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体化融合和创新驱动转变。”黄力认为,《意见》聚焦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多式联运发展、港产城协同、智慧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降成本、增效率、强服务、促融合,将充分释放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推动水运行业高水平发展。

  促进港口群迈向“世界级”

  沿海港口承担了我国90%的外贸运输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保持世界第一、海运供应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港口要更好发挥枢纽作用,巩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球供应链稳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丁文涛介绍,《意见》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明确下一阶段沿海港口规划建设的新任务。

  在能级提升上下功夫,推进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建设。

  一方面,握指成拳,协同发展。我国沿海港口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粤港澳、环北部湾五大港口群,促进港口群向“世界级”迈进,《意见》要求,环渤海地区,加强区域协同,加强津冀锚地共建共管共用;长三角地区,统筹沿江沿海,完善重点货类运输系统布局,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提升世界级港口群能级和辐射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有的放矢,突出韧性。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对我国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物资供应链稳定提出更高要求。《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主要港口在外贸和大宗物资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强化重点货类运输系统码头有效供给。未来主要港口应着眼保障粮食、能源、产业的海运供应链稳定,提升储备应急调配能力。

  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推动港口迈向高质量发展。

  “《意见》从岸线高效利用、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丁文涛认为,这将推动沿海港口从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转变,从依靠传统要素向依靠新质生产力驱动转变。

  打通堵点卡点,夯实联通体系

  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水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内河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大幅提升,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比重由2010年的3.9%提升到当前的8.2%,累计节约全社会物流成本超3万亿元。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方森松说,《意见》聚焦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内河水运规划建设的思路。

  加快打通堵点卡点。“与规划目标相比,国家高等级航道仍有约8000公里待建,内河主要港口枢纽辐射能力和临港产业集聚能力仍需加强。”方森松介绍,《意见》以主干线大通道和重点区域为重点,突出长江、西江、京杭运河战略通道作用,以及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的带动效应,打通影响全局并能显著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节点,畅通直达重点产业基地、工业城镇的干支联通网络。

  持续夯实联通体系。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通航千吨级以上船舶为主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以20%的内河通航总里程占比,承担了全国80%以上的内河货运量。未来,国家高等级航道将在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中发挥更大作用。《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干线航道主通道作用,全面提升长三角、珠三角水网航道畅通水平和着力攻坚支流航道未达标航段建设等,明确了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方向。

  “我国水运行业正处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时期,《意见》的出台,将对水运建设项目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促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韩 鑫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4日 第 02 版)

  • 相关阅读
  • 2024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江苏常州开赛

      中新网常州8月14日电 (记者 唐娟)14日,2024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江苏省常州市开赛。14日,2024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江苏省常州市启动。大赛组委会 供图  在当天的开幕仪式上,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

    时间:08-14
  • 台湾妇援会吁中小学课纲和教材增“慰安妇”内容

      中新社台北8月14日电 (记者 陈小愿)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台湾妇女救援基金会(妇援会)在台北举办记者会,呼吁各界重视相关历史,并在中小学课纲和历史教材中增加“慰安妇”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时间:08-14
  • 两部门部署开展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国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推动各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实现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

    时间:08-14
  • 2024年“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在福建三明开幕

      中新网三明8月14日电 (黄艳)“三明市将以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抓手,聚焦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不断推动两岸乡村融合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努力为全国、全省探索更多试点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三明特...

    时间:08-14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于长海被查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于长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8-14
  • 广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处分3名干部

      中新网广州8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14日通报称,广东省中山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府原市长危伟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广东省韶关市委原副书记杨安队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

    时间:08-14
  • 中泰将举行“鹰击—2024”空军联合训练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14日消息,根据中泰两军年度合作计划,中泰“鹰击—2024”空军联合训练将于8月在泰国空军乌隆基地举行。中方将派出多型飞机及特战力量赴泰参训。此次联训旨在提高双方参训部...

    时间:08-14
  • 航行警告!渤海北部进行军事演习 禁止驶入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葫芦岛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自8月14日18时至15日2时,在渤海北部部分海域进行军事演习,禁止驶入。图片来源:中国海事局网站截图...

    时间:08-14
  • 吉林省出台慈善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8月8日,记者从吉林省民政厅获悉,《吉林省慈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9月5日起正式施行,这是2023年12月29日我国《慈善法》修订后,省级层面率先出台慈善领域的地方性法规。  《...

    时间:08-14
  • 探访中国首座公共科考码头:打造深海科考“服务站”

      中新社三亚8月14日电 题:探访中国首座公共科考码头:打造深海科考“服务站”  作者 张月和  8月13日,在位于三亚南山港的中国首座公共科考码头,“沈括”号科考船船长郭勇为带领船员起锚出海,开启新一轮海...

    时间:08-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