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一眼千年 从塞上文物品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4-08-17 20:41:45

来源:中新网

“在丝绸之路上有一道令人心醉的风景线——胡旋舞,我们眼前的这件实物展现的内容堪称唐代的‘最炫民族风’,类似于现在老少皆宜的广场舞。”近日,在地处银川的宁夏博物馆二楼“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展厅内,讲解员甄巍巧妙地把国宝级文物胡旋舞石刻墓门中的历史想象融入现代生活场景。

观察这件文物,在左右两扇灰色石门上,各浮雕一位跳着胡旋舞的男性。舞者高鼻深目,上身穿圆领紧身窄袖衫,下身穿贴腿紧裙,脚蹬长筒皮靴,各踩在一片小圆毯上,手举长巾,双人对舞。四周浅浮雕卷云纹相伴,舞者犹如腾跃于云气之中。

胡旋舞石刻墓门  张乐 摄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以诗作《胡旋女》描述这一舞蹈的流行场景。

奔腾欢快的胡旋舞舞动千年,石刻胡旋舞墓门这件西域文化艺术与中原地区石雕工艺结合的文物,也是当时北方民族文化交融历史的实物见证,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一道胜景。

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杨蕤介绍,胡旋舞石刻墓门的出土,意味着风靡西域的胡旋舞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再次证实文物出土所在地是安置粟特商人乃至北方游牧民族之地,彰显民族文化交融的特性,也体现出西域地区民众向东迁徙的趋势。

宁夏博物馆还有诸多文物,均见证着民族交融的历史。例如,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101号陪葬墓、重达188公斤的鎏金铜牛,集塑型、铸造、鎏金、抛光等许多铸造工艺于一身,映照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结合的历史;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是西夏陵14件出土支座中刻有西夏文字的一件,其座顶阴刻西夏文三行,背部阴刻的一行汉字为石雕工匠姓名,是西夏时期党项族与汉族文化交融传播的见证;灵武窑褐釉剔刻花扁壶,是当时可拴于马背或背在身上以便迁徙时盛水盛酒的器物,装饰纹样以盛产于中原的牡丹花为主,可见西北地区和中原文化交流之密切……

鎏金铜牛 张乐 摄

从银川一路向南,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历史同样在宁夏固原博物馆里得以展示。

“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馆中,四面红色板面上的北魏漆棺画颇为醒目。讲解员杨雪就其中的侧挡三栏画面解说道,“它向我们整体呈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画面分上中下三栏:上栏为孝子故事连环画,每个故事以黄色三角形火焰纹图案相间,其中的人物均为鲜卑人装束,但故事内容均取自中原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栏为联珠龟背纹和直棂窗套绘人物、动物的装饰图案;下栏为鲜卑武土策马狩猎的场面。

北魏漆棺画  张乐 摄

“从这幅画面可以看出,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文化、鲜卑文化交流交融,与波斯文化也有所交流。”杨雪称。

沿展陈前行,新石器时代到明清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徐徐展现,从文物中,可一窥固原作为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所经之地的风华: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彩绘描金镇墓武士陶俑、彩绘描金陶镇墓兽、镶宝石金戒指、环首铁刀……杨蕤表示,这些文物有不同的形态与表情,缘于不同时代的人有不一样的审美追求,不同文物也肩负不同的功能。这些文物承载的多元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一次次碰撞彼此交融发展。(完)

(作者 张乐 谢宇 吴蓓蓓 宁夏银川、固原报道)

  • 相关阅读
  • 《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收入自2022年10月党的二...

    时间:08-19
  • “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潜!联播一瞬带你看“蛟龙探海”

    今天(18日),“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潜! “蛟龙号”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 联播一瞬带你看“蛟龙探海”!监制丨彭娜编导丨王鲁彬 张雨妍剪辑丨张斌 汪亮策划丨杨艺记者丨陈博...

    时间:08-19
  • 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大芦村:耕读传家四百年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8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以“古建筑、古楹联、古树”三古著称。大芦村有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古建筑群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古宅融合自然,依山傍水而建,形...

    时间:08-19
  • 前七个月我国乡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今年以来,我国乡村消费和乡村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今年1到7月份,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476亿元,增长4.5%。随着居民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绿色环保意识增强,以绿色智能家电为代表的升级类...

    时间:08-19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这里的泥土会“说话”

    人民网三门峡8月18日电(记者尚明桢、王佩)身披丝绸、手戴玉环、脚踩“混凝土”地坪、再喝上一杯粮食酿造的美酒……仰韶先民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住在泥草混合搭建的房子里,事农桑、养家禽、狩渔猎、抟土制陶、磨石...

    时间:08-19
  • 文化中国行|以铜为纸 行银成画

    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传承着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手工艺——乌铜走银。这项工艺以乌铜为胎,在胎体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后,将熔化的白银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经过氧化,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

    时间:08-19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打造人才新高地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天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

    时间:08-19
  • 国家安全部披露案例:境外间谍诱骗学生拍摄涉密科研基地照片

      国家安全就在身边——三个案例  提到国家安全,很多人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国家安全无小事,国家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下面,一起看近期国家安全机关普法执法工作中的三个案例,进一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

    时间:08-19
  • 中国海警对菲侵权船只依法依规实施管控措施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中国海警局消息,8月19日,未经中国政府允许,菲律宾4410、4411号海警船非法冲闯中国南沙群岛仙宾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对菲侵权船只依法依规实施管控措施。(完)...

    时间:08-19
  • 菲律宾海警船再次非法侵闯仁爱礁 中国海警局: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中新网8月19日电 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8月19日6时许,菲4410号海警船在非法冲闯中国南沙群岛仙宾礁邻近海域受阻后,不顾中方反复警告、航路管制,再次非法冲闯中国南沙...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