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空气“变现” 林海生金(美丽中国·关注生态保护补偿③)

2024-08-26 09:1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云雾中的林海。

龙江森工集团供图

核心阅读

林木参天,林海茫茫,绵延千里,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蕴藏着宝贵的生态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通过建立标准体系、采用遥感技术等举措,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碳库”变“钱库”,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听说了吗?咱们林子里的空气卖了将近100万元!”提起黑龙江省龙江森工林区桦南林区的那件“稀奇事”,护林员于红波仍记忆深刻,“光见过砍树能卖钱,没想到靠林子‘呼吸’就把钱赚了。”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2012万公顷,占我国森林面积的8.7%,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57亿吨,开发林业碳汇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建立标准体系

汇集碳汇数据

8月,记者来到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十八站林业局小根河林场,满眼都是绿色。

“胸径52厘米,无病虫害,长势优。”碳汇项目工作人员陈启明在造林现场一边采集数据一边介绍,这片样地与其他地块不同,高低错落的水曲柳和红松混种,长势更好,可以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我们要选出1到2个碳汇增量大的森林经营模式,建立碳汇标准体系。”小根河林场良种基地主任张志国接过话茬。在被列入省级森林碳汇试点后,林场设置了30块样地,并通过尝试多种森林经营模式,探索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最佳路径。

不同地域、不同树种、不同树林的固碳能力各不相同,要想准确统计出森林的碳汇能力,离不开科学的标准体系支撑。

目前,黑龙江省已形成林业碳汇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类、技术类和管理类共41个标准,覆盖样地选择、未来预测等各环节。计划到2026年,黑龙江省林业碳汇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碳汇计量技术更加规范;到2030年,林业碳汇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碳汇计量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如果说标准体系是获取数据的操作手册,方法学是数据间的换算公式,那么,如何将数据便捷地汇总并形象地展现出来?黑龙江省林业碳汇服务中心的林业碳汇“一张图”给出答案。

“这张图汇集了本省的林地碳储量、林地碳汇量、林业碳汇资源等多项信息,为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服务中心讲解员随机点开图上一个已开发碳汇项目,林场林班、地类名称、优势树种、乔木郁闭度等内容显示在屏幕上。

林业碳汇“一张图”通过整合数据填报、数据管理、碳汇计算和展示等多项功能,助力碳汇资源数据汇总,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审定核查和减排量交易工作。

“林业碳汇‘一张图’为我们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管理工具,助力我们摸清家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曹广军介绍,“之前可费劲了,先要到林区收集造林证明文件,核实造林地块、时间等信息,然后跟随森林调查设计队查验造林现场,再形成基础数据表格,最后根据造林时间和林分类型划分碳层、计算碳汇量。以前,整合一个林区的相关数据就要至少一个月,现在动动手指就能一键输出。”

采用遥感技术

高效完成监测

“进入交易阶段前,还需经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审核机构核查。”黑龙江森工碳资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工碳资产公司”)技术人员胡蝶告诉记者,“这就涉及到项目监测。”

传统项目监测中,造林项目减排量的计算与评估往往依赖人工每木检尺的方式,即调查人员逐个对样地内的树木进行手工测量,包括胸径、树高等关键参数。调查人员要背着几十斤重的监测仪器走进深山老林,一次作业就耗费半个月时间,有些地方不仅路难走,还面临野生动物袭扰的风险。

传统方法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且耗时极长。以一个包含50多块样地的项目为例,通常需要5至10名调查人员,历时3到4周才能完成。由于存在人为因素,数据容易出现误差且难以追溯。“如果对某一棵树的数据有疑问,调查人员就要背着设备重新到现场测量。”胡蝶说。

2022年起,森工碳资产公司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合作引入遥感技术,采用正射影像、高程影像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固定样地、对照样地进行科学监测,探索将遥感技术引入碳汇监测体系。

“以往在做林业碳汇监测尺度转换项目时,我们已经对遥感技术进行了尝试,并验证了它在森林参数提取、碳汇量计算方面的精准度和速度上的优势。”胡蝶说,该技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回波信号,实现对树木的高精度三维扫描。通过处理这些扫描数据,可以快速、准确获取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关键参数,进而计算出样地碳汇量。

“以前使用人工监测时,400平方米的样地需要一个人耗费一整天时间,现在使用无人机搭载遥感影像,10分钟就能干完,极大提升了碳汇项目监测效率。”胡蝶说。

与每木检尺相比,遥感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而且由于自动化程度高、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监测出的数据精度更高,更易于检查和比对。

促进价值实现

“含绿量”换“含金量”

在黑龙江广大林区流传着一句谚语:林区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这“绿色”,指的就是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如今,好空气也能卖钱啦!”森工碳资产公司总经理孙亮感叹。

2022年6月28日,黑龙江省首单林业碳汇标准化线上交易顺利完成,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在线成功竞买了森工碳资产公司开发的办公用碳中和林业碳汇1.5万吨。

通过购买龙江森工林区桦南林区森林经营产生的碳汇量,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抵消29个网点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其他相关但非直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孙亮说,这也给广大林区职工吃下“定心丸”,生活将会越来越有奔头。

今年7月,黑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市举行,标志着黑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建成。仪式上还签约了首批“龙江绿碳”交易协议,总额达428.5万元。

“建立省级林业碳汇交易体系,为林业碳汇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坚表示,发展林业碳汇项目不仅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改善林分质量、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林地产出率,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对于黑龙江林业职工来说,通过碳汇市场化机制,林业职工经营培育森林的付出,将被转化为合理经济补偿,带动林区经济转型和职工增收,将“碳库”变“钱库”。

茫茫林海,金山银山就在那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6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拉面之乡”续绘新画卷

      中新网青海化隆8月26日电(陈宗淇)26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群科新区广场举行。图为庆祝大会现场。陈宗淇 摄  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

    时间:08-26
  •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禁止驶入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清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自2024年8月27日6时至20时,在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禁止驶入。截图自中国海事局网站...

    时间:08-26
  • 台湾一对夫妻涉嫌洗钱逾16亿元新台币被诉

      中新社台北8月26日电 据台湾媒体26日消息,台中一对李姓夫妻涉嫌替多个博弈集团洗钱,涉案金额逾16亿元(新台币,下同)。全案近日依洗钱等罪起诉。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台湾“刑事...

    时间:08-26
  • 我国最大海上公务执法船“海巡09”巡航惠州港

      中新网惠州8月26日电 (郭军 刘依婷 林志勇)记者26日从惠州海事局获悉,8月25日至26日,我国最大海上公务执法船“海巡09”轮巡航至惠州港水域,并开展“我们一起去看海——海事开放日”活动。  据了解,“海巡0...

    时间:08-26
  • 墨韵传情 福建柘荣举办柘台游氏仙姑祈福文化交流活动

      中新网宁德8月26日电 (林榕生)26日,两岸同心 墨韵传情——2024年柘台游氏仙姑祈福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柘荣中华游氏文化园开幕,以信俗文化为桥,推进柘(荣)台(湾)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

    时间:08-26
  • 广东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深圳举行

      中新社深圳8月26日电 (记者 张见悦 索有为)广东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8月26日在深圳举行,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求真务实、...

    时间:08-26
  • 华北东部、黄淮等地遭遇强降雨 官方部署重点地区防汛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6日从有关部门获悉,近日,华北东部和黄淮等地强降雨持续,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指导重点地区防汛。  24日开始,中国北方迎来一轮强降雨过程...

    时间:08-26
  • 东西问|王培文: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何影响中法关系?

      中新社巴黎8月26日电 题: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何影响中法关系?  ——专访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馆长、蒙达尔纪法中友好协会会长王培文  中新社记者 李洋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亦是留法...

    时间:08-26
  • 博鳌亚洲论坛圆桌会在曼谷开幕 王毅致贺信

      中新网曼谷8月26日电(李映民 陈映玲)当地时间26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泰国曼谷举行“世界的未来:亚洲的视角”圆桌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致信祝贺会议开幕。会议现场。李映民 摄  王毅代表论...

    时间:08-26
  • 台湾双胞胎姐妹乐当中华文化传扬者

      中新网黄冈8月26日电 题:台湾双胞胎姐妹乐当中华文化传扬者  记者 马芙蓉  今年暑假,在湖北任教的台湾双胞胎姐妹周美华、周敏华依然忙碌。  “走过那么多地方,看到那么多文物,内心得到越来越丰富的满足...

    时间:08-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