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山河弦歌丨侗歌,把不轻松的日子放在歌里过

2024-08-29 19:39:35

来源:央视号

没有指挥。

没有伴奏。

高中低声部,

男女老少一起演唱。

优美的旋律、自由的节奏,浑然天成的和声,热情欢迎远方来客。

侗族大歌是少数民族侗族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合唱艺术形式。它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人谓之“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侗歌的忘情演唱穿越千年,如今依旧响亮。

从贵州黔东南榕江县出发,盘山近二十公里,行驶半个多小时,便能抵达榕江的侗族大歌之乡——宰荡侗寨,这里被称为“最会唱歌的古村”。

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胡官美,和她的女儿杨秀珠、女婿杨秀豪,就住在宰荡。有人说,寨子里的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学生。杨秀豪说,尽管宰荡深处大山,却总有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听上几曲。

杨秀豪:不定期的,有客人来需要听歌,我们就在群里通知一下,用大话筒用广播去喊一下,大家在山上干农活,马上放下工具,换盛装……唱歌好了,客人一走,一换衣服,马上又到山上干活儿去了。

来宾听完歌,就能直接进寨子吗?可没那么容易。

按照侗寨习俗,歌队先唱拦路歌,接着让游客跟歌队对歌才行。杨秀珠说,不会唱也没关系,有什么才艺,就展示什么才艺。

杨秀珠:这就是我们侗族的最高礼仪,迎接客人唱拦路歌,刚才唱的(大致意思)就是,你们来得不合巧,我们寨子不让你们进。你们也可以对歌,或者喝几碗酒才能进寨哦!

有人评价侗族大歌很华丽、清脆。这背后,是歌队的百倍投入和精心雕琢。

白天耕作劳动,晚上集体唱歌。每到夜晚闲下来,杨秀珠就组织大家到村里的鼓楼练歌。侗家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进寨要走过风雨桥,而大家练歌,就在用木头搭成的鼓楼里。因而,侗族大歌还有一个别名,叫“鼓楼大歌”。

宰荡的鼓楼,见证了百年风雨。现在,里面密密麻麻挂满了宰荡歌队获得的奖状和锦旗。

杨秀珠是歌队的老师,教歌的时候,细到每一个字,如何咬字、在哪儿换气。大歌有高中低声部,负责领唱的人,往往是高声部。

杨秀珠:我一直在前面听,但是我还要听到后面的人能够唱得准。我在前面就要听到每个人的声音是不是都在唱。有些队员唱法的音质,跟别人不怎么融合。我教他们唱,可以换一口气,怎样唱她的口型才能发出很好的声音。如果她声音好,我就让她领唱,记性好就去领唱,声音好的就领高声部。有的声音冲不上去,她就充中低声部,“诶——”也得有一个声音。

杨秀珠从小跟着母亲胡官美学大歌,她声音高,记歌词记得快,学成得早。在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夺得银奖的《蝉之歌》,就是杨秀珠领唱的。

在《蝉之歌》中,有模拟蝉的叫声。

在孩子们唱的《青蛙歌》里,时常会出现呱呱的声响。在胡官美看来,这就是侗族大歌最自然也最自由的一面。

胡官美:《蝉之歌》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还有《青蛙歌》,就是在田里面,到3月份了,我们去耙田了,就有青蛙在田里面叫呱呱,就是这样我们就青蛙叫。

侗家人从出生就有一个属于他/她的歌队,歌声伴着每一个侗家人长大,唱自然、唱生活、唱农耕、唱爱情。

侗族姑娘潘迎香出生在从江县小黄村,她大学的专业学习方向就是侗族大歌。她说,大歌唱的是侗家人难以用语言流露的全部情感。

潘迎香:其实侗家人,我觉得特别不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侗族大歌就是唱天、唱地、唱自然、唱父母、唱爱情。我们知道衣食之上还有心灵,侗寨的生活并不轻松,所以整个侗族人发自内心喜欢(生活),愿意把这种不轻松的日子放在歌里过。

侗族的历史上并没有文字,他们叙事、传史、抒情都是通过口传心授,而侗族文化的精髓,就在侗族大歌里。大歌唱出了侗寨人的一辈子。一唱,就是两千多年。

2006年,侗族大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如今侗族使用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出现为杨秀珠、杨秀豪和潘迎香这样的歌师和学者们记录侗歌提供了载体。可是,上千年口口相传至今,同一首大歌在不同的歌队里就不太一样了。潘迎香说,作为记录者,这些不同也要同样记录。

潘迎香:传承下来其实就是靠歌唱,就是口传心授,我唱一句,你学一句。比如同一首歌,它可能在这个小节上会延长两拍,另外一个歌队不延长。所以在记录时,我们会直接按照我们当时所听到的歌曲,他们怎么唱,我们就怎么记。

大家唱的歌,也不是只有老歌,侗歌是可以创作的。这些年,侗歌出了很多新作品。侗歌比赛也多了,吸引着来自贵州、广西的许多歌队。杨秀珠和杨秀豪在镇上的小学执教侗歌课,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大歌作品。而胡官美义务教了半个世纪,学生多到数不清,还在继续教。

胡官美:他们就去比赛,我就带,教歌给他们,跟他们练,练好了他们就去。有外地的学生来找我学歌,我就教一首青蛙歌给他们了。

潘迎香则选择拿起摄像机,她希望能把大家唱歌时的场景通过影像记录下来,让这歌声能留下去,留给子子孙孙。

潘迎香:因为我觉得以后的话,只有影视才能保留下来。如果通过口传心授,可能再过几百年,只剩下一点皮毛的时候,我们后面的侗族人,可以把现在所做的记录,拿出来重新学习。

对侗族人来说,歌词包罗万象的侗歌是他们对命运、爱情、道德,对所有人生重要议题的理解和表达。会唱最多侗歌的歌师,在侗寨里是很受尊敬的人。如今,他们正奋力传播这项非遗,让全世界都认识侗族大歌,了解侗族人的精神生活。

杨秀珠:希望晚辈们能够喜欢唱歌,让他们知道侗歌、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很重要,就连外面的客人都来我们这边学习,让他们也知道,我们的侗歌也很有魅力的。

胡官美:唱到北京唱到国外,我是这样想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山河弦歌》,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华夏山河,感受中华文化的生机勃勃,聆听中国式现代化的弦歌不绝。

  • 相关阅读
  • 揭榜挂帅:雄安新区公布第二批科研课题榜单

      中新网雄安8月30日电 (裴国荣 李梦迪)2024年雄安新区第二批“揭榜挂帅”科研课题榜单近日正式公布,共涉及10个科研课题,涵盖水环境持续保障、自动驾驶仿真场景生成等技术研究。  据介绍,围绕雄安新区当前工作...

    时间:08-30
  • 镜观·回响丨中非农业合作,结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硕果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数十年来,中国通过粮食援助、建立农业示范中心、投资非洲农业、支持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等措施,有效推动了非洲农业发展,为非洲减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中国农作物品种和中国农科技术...

    时间:08-30
  •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土地飞出“致富鸡”

      中新网福建长汀8月30日电 (记者 张金川)地处闽西红土地的龙岩市长汀县有一种鸡,名为河田鸡,因产于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河田鸡在长汀养殖历史悠久,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已有三百年。图为“世界名鸡”——河田鸡。中...

    时间:08-30
  • 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10月在中国浙江宁波举办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浙江组委会承办的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10月中旬在中国浙江宁波举办。论坛将邀请来自全球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

    时间:08-30
  • 湖北省潜江市委书记盛文军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8月30日电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潜江市委书记盛文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8-30
  • 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第十七届浦江创新论坛将在沪举办

      记者从今天科技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24浦江创新论坛(第十七届)年会将于2024年9月7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围绕“共享创新共塑未来”长期主题,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年度主题,  聚焦开放合作...

    时间:08-30
  • (聚焦中非合作)专访联合国官员常启德:希望中非合作像海浪一样奔涌向前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专访联合国官员常启德:希望中非合作像海浪一样奔涌向前  作者 曾玥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喜欢诗歌。  2021年春,常启德来华履新之际在中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将中华...

    时间:08-30
  • 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印发意见 规范办理行政再审检察建议

      中新网8月30日电 据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办理行政再审检察建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行政再审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对生效行政判决...

    时间:08-30
  • 焦点访谈丨不断线 不缺位 各地这样拓宽青年就业路

      眼下2024届高校毕业生已经基本离校,但仍有部分毕业生还没有落实就业岗位。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行动于今年7月至12月,对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

    时间:08-30
  • 我国首次发布仙宾礁珊瑚礁“体检”报告 菲方炮制言论毫无科学和事实依据

      中新网8月30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30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等单位及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资源部南...

    时间:08-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