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国首颗甲烷监测商业卫星年内将择机发射

2024-08-31 16:29:5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由我国科研人员研制的首颗高分辨率甲烷监测商业卫星研制成功,将于年内择机发射。这颗卫星具备甲烷泄漏位置监测、甲烷泄漏量评估、地区级碳中和能力评估等功能,填补了我国商业化“双碳”监测卫星领域空白。

  这颗名为XIGUANG-004的高分辨率甲烷监测卫星是由科研人员经过两年时间研制而成,重75公斤,搭载了甲烷浓度探测仪、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及多光谱成像相机等载荷,可为环境监测、能源、金融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据了解,为了更清晰获取整个监测目标场景的完整光谱,这颗卫星携带的甲烷浓度探测仪有自己独特的本领。

  例如,在飞过目标地点时,它会捕捉多达200张重叠的图像,这样就可以利用所有相关波长对每个目标特征进行测量。卫星在轨道上不断调整方位,让获取图像的时间实现最大化。就像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到窗外某个吸引人的场景时,虽然人随着车在移动,但是目光却一直盯着窗外那个场景看一样。

  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应用部门负责人 秦小宝:我们这颗卫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甲烷数据监测。

  据介绍,这颗卫星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点源甲烷的排放监测与追踪,也就是对于小面积上的某一个排放源进行重点监测,比如某煤矿、油气田、垃圾填埋场等甲烷排放源。同时,该卫星还具有覆盖范围广、监测速度快等优点。

  甲烷监测与二氧化碳监测同等重要

  XIGUANG-004卫星的主要职能就是甲烷监测。专家称,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监测甲烷排放与监测二氧化碳排放同等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专家指出,在全球变暖过程中,甲烷导致的变暖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在二十年的时间尺度内,甲烷导致的增温强度是二氧化碳的84倍。目前我国甲烷的来源主要包括煤矿开采、油气田、畜牧业、农业四个方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刘毅:从甲烷的性质来讲,它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比二氧化碳要短,它减排的迫切性就更高一些。近两年,国际上更强调要关注甲烷。

  专家称,相比二氧化碳排放治理难度大、所需时间长来说,使甲烷减排在短时间内更容易见效。比如通过科技手段对煤炭和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加以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就是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以外,增加甲烷监测卫星数量也同样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刘毅:目前最大的一个挑战是卫星没有形成有效的全球覆盖,数据不够、缺卫星。现在国际上正在制定甲烷的排放标准,一旦标准定了、规则定了,卫星如果够了,监测到谁排放,那么谁额外排放的部分要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万人说新疆|杰瑞·格雷:一生至少去一次新疆

    9月2日至3日,“万人说新疆”走进广东分享会将在广州举行。网络达人杰瑞·格雷经常去新疆旅游,并有幸骑自行车穿越新疆两次。他建议,每个人在一生中至少去一次新疆,他会再去一次,建议大家也去看看。记者 尹珏文 张...

    时间:09-01
  • 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与澳门运动员交流

    9月1日,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在澳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室内体育馆与澳门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互动交流。↑9月1日,举重运动员侯志慧(前右)与澳门运动员在活动中合影。↑9月1日,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左)在活动中与澳门运动...

    时间:09-01
  • 民警化身“护牧队” 为新疆牧区秋季转场护航

    最近,随着气温不断降低,新疆多地牧区开启秋季转场。这两天,新疆阿勒泰地区阿热勒镇昆盖特牧场最低气温降至8摄氏度,当地200多户牧民和8万头牲畜陆续踏上转场路,前往90公里以外的秋牧场。当地拜兴边境派出所民警分...

    时间:09-01
  • 深圳打造中国版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品牌

      中新社深圳9月1日电 (记者 索有为)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下称“评审评价中心”)9月1日在前海国际人才港举办正式入驻前海仪式,该中心将充分依托前海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的政策优势,打造中国版国际医...

    时间:09-01
  • 浙江教育观察:如何在“破蒙”仪式中传承传统文化?

      中新网杭州9月1日电(林波)在慈城孔庙举办传统开学礼,将其作为学校礼仪教育的一节课程;在王阳明故居,回荡着学童们诵读“经典传家训”的琅琅书声……近日,浙江多地小学纷纷进入“开学模式”,通过举办别开生面...

    时间:09-01
  • 6件生活小事,直接影响你的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食要三减,减掉不良生活方式; 体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 今年9月1日 是 第18个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三减三健”秘籍, 你解锁了多少健康加分项? ...

    时间:09-01
  • 国科大2024级迎来逾两万新生 科教融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9月1日在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雁栖湖校区举行。今年共有21113名新生来到“两弹一星”事业发源地之一——原怀柔火箭试验基地的国科大...

    时间:09-01
  • (聚焦中非合作)“汉语桥”上的非洲学子

      中新社平潭9月1日电 题:“汉语桥”上的非洲学子  中新社记者 闫旭  “00后”非洲姑娘满娜娜,最近来到中国参加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决赛,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大家来自五大洲的130个国家...

    时间:09-01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24年秋季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陈建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24年秋季开学典礼9月1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郝明金出席并讲话。9月1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24年秋季开学典礼在北京举...

    时间:09-01
  • 秋季传染病这样防【学校篇】 | 科普时间

    学校里人口集中,一旦出现传染病,很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那么,学校要如何防范传染病呢?...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