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秋风送爽 禾谷飘香(文化中国行)

2024-09-07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西董街道南部山区鹤伴珍谷种植基地,农民在收获谷子。
  董乃德摄(人民视觉)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西董街道南部山区鹤伴珍谷种植基地里的谷穗。
  董乃德摄(人民视觉)

  四季的自然法则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形态呈现,循环往复。《说文解字》曰:“秋,禾谷熟也。”秋风送爽,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谷子,也迎来了金灿灿的丰收时刻。

  谷子,古称粟,作为五谷之一的粟,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人的主粮。脱壳之后的粟,即小米。近年来,粟的起源和传播路线,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课题,2023年还被联合国大会宣布为“国际小米年”。

  气收禾黍熟  小米补气血

  处暑过后,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广袤田野里的农作物也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唐代元稹诗曰“气收禾黍熟”,意思是当暑气收敛,禾黍等粮食作物开始籽粒渐满、日渐成熟。处暑的第三候是“禾乃登”,这里的“禾”在秦汉时期主要指粟,“二月始生”的粟,到了秋天便能收获成熟的籽实,去皮后即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米。

  进入秋季,天气慢慢转凉,气候逐渐干燥,容易让人出现上火、皮肤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还侵害肺胃。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于稻、麦,赖氨酸、亚油酸、维生素B的含量尤为突出。小米有补气健脾、补血、强筋壮骨、增强抵抗力等重要功能。小米粥还有“代参汤”之称,被誉为秋季滋补佳品。小米的传统食用方法除了焖饭、煮粥,也可制作饼、窝头、发糕等小吃,还能用于酿酒、作醋、制饴等。如今有些商家又研发出小米馒头、小米面条、小米锅巴、小米降糖蛋糕等一批主食化食品、功能性食品和休闲食品,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要。

  禾谷庆丰年  米香千万载

  中国是世界粟作农业的起源地。粟由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来,因其野生祖先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生育期短、种植简便且易于贮藏等特性,成为我国远古先民可以利用的、最广泛存在的、最容易稳定获得的禾本植物资源。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选择穗大、苗壮的狗尾草进行种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优中选优,逐渐培育出不落粒、籽粒大、香味浓的粮食作物。

  在河北徐水南庄头、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炭化粟粒,在形态上已经具备了栽培粟的基本特征,很有可能属于由狗尾草向栽培粟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在内蒙古敖汉兴隆沟遗址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都发现了大量距今数千年的人工栽培炭化粟和黍籽粒,其中磁山遗址的炭化谷物,如果换算成新鲜粮食当在10多万斤。到新石器中晚期,以粟作农业为基础,孕育出黄河流域内涵极为丰富的仰韶文化,而以稻作农业为基础则孕育出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粟南稻”分布格局已经形成,两者被称为“二米文明”。

  在甲骨文里,粟称为“禾”,像谷子抽穗时的植株形状,而“年”字,是在禾字下面多了一些须根,像谷子连根拔起的形状,是用禾的一次收获来代表一年。从先秦到唐代中期,粟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可以说,粟哺育着华夏儿女,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

  粟种资源丰  选育前景广

  我国拥有丰富的谷子遗传资源,新中国成立初期普查确定的谷子品种多达1.6万多个。后来经过3次全国性系统地资源收集,目前保有谷子种质资源近2.9万份,占世界谷子资源总量的70%。其中,山西长治市的沁县檀山皇小米、山东济宁市的金米、河北张家口市的蔚县桃花小米、陕西榆林市的米脂小米、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小米等均属我国名米。其中,米脂县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

  我国谷子育种目标从高产、多抗兼顾优质、抗除草剂,到优质、中矮秆、抗除草剂、宜机收品种的育成,历经孕育、萌芽、起步和成长期四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育种方法主要是系统选择,80年代杂交育种开始逐渐成为主流,育成了豫谷1号、昭谷1号和晋谷21等,产量和品质都显著提高。进入21世纪后,以抗除草剂谷子品种为核心的谷子种业开始形成,其中豫谷18不仅产量高、米质优,而且打破了谷子生态区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生态区均表现突出。截至2021年8月底,我国完成登记的谷子新品种497个。在品种改良的加持下,小米亩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20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600斤至800斤。

  最近10多年,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完成了谷子基因组的测序,发掘出一批谷子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我国的谷子遗传育种研究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为新品种培养奠定了基础。起源于我国的古老粮食作物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青春,产生新的业态,为乡村全面振兴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7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探访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 沉浸式组装“胖五”是什么体验?

      除了空间站以及太阳帆板之外,用于发射空间站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也同样在天津完成总装。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也是全亚洲运力最强的火箭,大家还给它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作“胖五”。一起到中...

    时间:09-08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京沪粤苏津浙名列前六强

      中新网上海9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作为2024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9月8日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8.43分...

    时间:09-08
  • 柬埔寨青年领导人研修班在广西北京两地举办

      中新网南宁9月8日电 (陈秋霞)柬埔寨青年领导人研修班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开班仪式,来自柬埔寨的20名各领域青年代表参加。9月6日,广西南宁,柬埔寨青年领导人研修班合影。活动主办方供图  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

    时间:09-08
  • 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签署118个科技合作协定

      中新网上海9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2024浦江创新论坛9月7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时透露,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

    时间:09-08
  • 强化土地要素支撑保障

      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对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土地管理,健全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

    时间:09-08
  • 浙江民盟共话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

    浙江民盟庆祝教师节活动现场。浙江民盟 供图  中新网杭州9月8日电(郭其钰)9月7日,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浙江民盟举办庆祝活动共话践行教育家精神。盟员教师既传承老一辈民盟教育家的政治信念、高尚风范和治...

    时间:09-08
  • 专家学者齐聚浙江杭州:从历史深处读懂中华民族

      中新网杭州9月8日电(王潇婧) 中华文明起源——“道中华”良渚行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活动7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浙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的实践经验、丰...

    时间:09-08
  • 第四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启幕 越来越多海内外法务人才聚集福建

      中新网厦门9月8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四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7日在厦门开幕,与会境内外嘉宾围绕“法治保障改革、开放促进发展——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福...

    时间:09-08
  • 广东省汕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林锐武被查

      中新网广州9月8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8日通报,广东省汕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林锐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完)...

    时间:09-08
  • 广东省汕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林锐武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9月8日电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广东省汕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林锐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