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因地制宜 保护利用黑土地(美丽中国)

2024-09-10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梨树县的大型农机正在收割(资料图片)。

王贵满(前排中)在和科研人员研究玉米长势。

以上图片均为梨树县委宣传部提供

核心阅读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正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科研人员与农户紧密合作,探索适合当地的耕作模式,创新农艺调控方法,不仅减少了土壤侵蚀、增强了地力,还提高了作物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人坐在电脑前,就可以操控上百架无人机,定时定点执行植保等任务,作业半径可达10公里。”不久前,在吉林长春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农业机械装备展示区,工作人员热情讲解,从榆树市赶来的农民张大爷听得认真。“咱种地也得跟上新时代,高产保护‘两手抓’。”张大爷说。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黑土耕地面积98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7%。2023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700多万亩,每千克黑土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26.86克,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过800亿斤。吉林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利用黑土地。

“保护黑土地是咱大家的事”

四平市梨树县十家堡镇西黑咀子村,黑土地泛着油光,翠绿的玉米秆长得赛人高。

双滢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陶勇伸手捏了捏硬实粗壮的苞米棒,笑道:“现在,地里化肥用量减少了,这玉米依旧长得好。”

2015年,首次从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口中听说要保护黑土地时,陶勇有些疑惑:“这是我一个农民能干的事?”

当时,赶上大风下雨,地里黑土就被带走一层。王贵满边跟着村民下地干活边传授保护方法——把玉米秸秆高留茬,碎段后全部覆盖在地表,通过机械化作业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简单,不费啥事。给黑土地‘加餐’‘盖被’,还能防止风蚀水蚀,抗旱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先拿块地试试呗。”王贵满劝大家。

“说实话,头两年成效不大。”陶勇回忆,“但现在,土地肥了,产量高了不止三四成,每年还能省下一笔化肥农药钱。”几年过去,他也成了主动宣传黑土地保护的“土专家”,“自家田地见了效,想让大家都得实惠。”

“梨树模式”到底成效咋样?记者跟着王贵满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里头有个近两米的深坑,用于展示土壤剖面。王贵满手指点点展板上的示意图,“这是用了‘梨树模式’的土地,黑土层差不多有50厘米厚。”

连续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采用“梨树模式”的试验田近10年的土壤含水量从20%增加到40%,减少土壤流失80%,耕层深度0至20厘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2023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700多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791.2万亩,建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1208个、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点1.09万个。

“现在,越来越多农民认识到,保护黑土地是咱大家的事。”王贵满语气欣慰。

吉林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的黑土地保护模式,在梨树县,创建现代农业生产单元,以相对集中连片的300公顷土地为一个实施单元,打破土地界限,便于农业机械化;在吉林市永吉县,探索试行“秸秆部分还田+增施有机肥”模式,提高土壤肥力;在长春公主岭市,重点推广“秸秆深翻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保水保肥,提高地温……

“花巧心思,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进入9月,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发起人李德乐已经开始忙活,赶在秋收前联络村里的养牛、养鸡大户收购粪肥。

2015年,李德乐返乡创业,看中了黑土地上种植鲜食玉米的好前景。玉米怎么才能高产又好吃?李德乐到市里的农技推广站请教,首先挑选了好品种,然后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将鸡牛粪污堆沤成农家肥,每年11月抛撒进地,配合可降解地膜、人工除草等,不仅土地日渐肥沃,还实现了有机种植。

合作社的鲜食玉米逐渐闯出名气,销往北京等地,带动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

“黑土地保护,得花巧心思,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孟繁强说。

吉林省结合各地生产实际,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农田生态环境整治、种养循环一体化发展等污染防治手段和科学休耕轮作、调整种植结构等农艺调控方法,恢复和提升黑土地地力。这些经验在越来越多的黑土区得到推广应用。

保护利用好黑土地,需要人勤快,也离不开好帮手。去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会同四平市亿圣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实现秸秆处理、深松、旋耕、播种等一次完成的新一代多功能免耕播种机。四平市家家乐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卜庆阳说:“新的多功能免耕播种机旋地播种一次成功,遇旱保苗效果好,一台机器干两样活,省钱省事。”

“增产增收,保护利用‘两手抓’”

眼下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地处公主岭市的鸿翔种业科研制种基地,一垄垄制种玉米植株紧密排列。

“这个品种表现最好,授粉程度高,抗病性也特别好。”鸿翔种业工作人员郑天雪正记录玉米长势,“这是专门用来生产玉米种子的品种,预计9月20号开始大面积收获,检测合格后,将会进入市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公主岭市作为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创建单位,目前有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55家,种子年交易量7400万斤左右,已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种子集散地和交流中心。

有了好收成,还得有好销路。一根根裹着绿叶的玉米棒被传送进生产线,机器扒皮,包装分拣。这是吉林蛟河市新竣工投产的甜黏玉米加工项目,年加工量可达18万吨,可年产速冻甜黏玉米棒1亿穗。

吉林蛟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孙宏诚介绍,项目不仅惠及吉林,还将带动辽宁、黑龙江的种植户。“每个地区的作物成熟期不同,企业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农时安排生产计划,帮助种植户打开销路,稳定农产品价格。”

推动玉米精深加工,在吉林,玉米汁、玉米秸秆餐具等正逐渐走向市场。如今,吉林仅鲜食玉米加工年产值就达40亿元。

“增产增收,保护利用‘两手抓’。守护好黑土地,算生态账还是经济账,都划得来。”王贵满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0日 15 版)

  • 相关阅读
  •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生动讲述了李校堃、王芬、刘华东、于洁、彭玉生、黄柳平、周树强、周兴露、高金荣、周晓玲等个人,以及北...

    时间:09-11
  • 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徐鹏航如何更好地为群众减轻医药负担?如何让参保更便捷高效?如何守好医保“钱袋子”?在国务院新闻办...

    时间:09-11
  • 低空经济观察|走进航空小镇,看低空经济迎风飞翔

    新华社合肥9月10日电(记者王菲、胡锐)流线型外观配上白色机身,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仿若随时可以凌空飞翔,日前在安徽芜湖举办的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现场,一架科技感十足的倾转旋翼垂直起降电动飞机吸引了众...

    时间:09-11
  • 焦点访谈:弘扬残奥精神 展现时代成就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北京时间9日凌晨,为期11天的巴黎残奥会落下帷幕。继巴黎奥运会的出色发挥之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残奥会上再创佳绩,以94金76银50铜的成绩名列奖牌榜第一,这也是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之后,中...

    时间:09-11
  • 超八成受台风“摩羯”影响用户恢复用电

    央视网消息:台风“摩羯”过境造成一些地方用户断电,记者9月9日从南方电网了解到,经过3万多电力工人全力抢修,截至9月9日20时,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内受台风影响用户超八成已恢复用电。通过不间断抢修,海南全省主城区...

    时间:09-11
  • 生活观察|亲民价格的月饼更多了——中秋节月饼市场见闻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迎来了黄金销售期。随着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新国标、《月饼质量通则》(GB/T 19855—2023)相继落地实施,月饼包装“瘦身”效果如何?价格有哪些变化?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月饼包装简约了,亲民价格的...

    时间:09-11
  • 第六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广西南宁开幕

      【东盟专线】第六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广西南宁开幕  中新社南宁9月10日电 (陈秋霞)9月10日晚,第六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广西南宁开幕。开幕式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演员奉献了经典影视歌曲演唱等精彩节目。...

    时间:09-11
  •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孙秀艳  推进我国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深化医保改革的目标方向。9月10日,国...

    时间:09-11
  • 专家解读延迟退休改革: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延迟退休改革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访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研究员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

    时间:09-11
  • 三部委部署扩范围提标准工作 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

      本报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郁静娴)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补充通知》),提出要持续实施好农机报废更新补...

    时间:09-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