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天山观察丨12条措施解锁阔恰乡村振兴密码

2024-09-12 09:01:25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让乡村“富”起来、“美”起来、“兴”起来,作为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在南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帮扶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阔恰艾日克村,正探索可复制的乡村振兴“阔恰模式”。

9月8日,阔洽之印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展示产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今年,阔恰艾日克村结合实际,将12条措施列入项目清单,从产业、文化等方面,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密码。

发展观光农业

人均耕地不到2亩,小麦地里间种着核桃、红枣等果树。这是南疆大多数乡村种植模式,洛浦县恰尔巴格镇阔恰艾日克村也是如此。

1月28日,阔恰艾日克村大棚种植的西红柿即将成熟。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发展观光农业,是破解种植结构单一,提高种植收益的有效模式之一。

今年,阔恰艾日克村首次尝试种植100亩观光红花,喜获丰收。8月,红花盛开时,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如今,红花丝已采摘完毕,农民亩均收益达2300元。

红花丝能卖钱,红花籽还可用来榨油。9月8日,阔恰艾日克村公路旁,正晾晒着刚剥离的红花籽,预计中秋节前,现榨红花籽油面市,村民亩均收益再增200元。

阔恰艾日克村委会主任麦麦提江·佧斯木介绍,近年来,村民发展特色种植意愿强烈,但又担心种植技术难掌握、市场销售难突破。为打消农民后顾之忧,阔恰艾日克村经过市场调研,并在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尝试种植红花,与新疆阔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协议,带动31户农民种植100亩红花。

探索种植红花建设观光农业种植试验田,是阔恰艾日克村乡村振兴项目清单之一。目前,该村还有无土栽培茄子、西红柿以及火龙果、樱桃等特色果蔬。冬春季节,无土栽培果蔬吸引来附近大批游客到大棚采摘。

据统计,阔恰艾日克村建有92个温室大棚、285个小拱棚、7.8公里葡萄长廊。预计到2025年,火龙果、樱桃也能采摘了,阔恰艾日克村观光农业“内容”将更丰富。

打造旅游小镇

阔恰艾日克村西距和田市18公里,东距洛浦县城3公里,315国道、326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

阔恰艾日克村倾力打造的“阔洽之印”品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阔恰艾日克村计划吃“旅游饭”,将建设观光种植试验田、特色餐饮文化一条街、特色民宿一条街、“阔洽之印”文旅小镇等列入乡村振兴项目清单。

根据实际,阔恰艾日克村计划引入战略投资,将村委会门前道路及两侧35户农民宅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按照袁家村模式,招商布局和田、北京、安徽、天津特色传统美食经营户,形成前店后厂的特色餐饮运营模式,打造和田地区第一家乡村美食街;参照“西部乌镇”乌尔禾模式,将玉湖艺家乐门前道路两侧36户农民宅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民宿街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阔恰艾日克村支持农民宅基地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建设和田第一个集餐饮、住宿、文化音乐、非遗工坊、研学教育、玉石文化为一体的5A级文旅小镇。

9月8日,记者走进阔恰艾日克村,满目皆是新景象:乡村柏油马路宽敞笔直,统一设计的蓝白相间外墙装饰,凸显出清新淡雅“气质”。

设在村委会门口的阔洽之印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展出有玫瑰花瓣、茶树菇、花菇、蜂蜜等土特产,“阔洽之印”系列红花籽油、葡萄酒、白酒等畅销疆内外,中秋节前迎来批量采购订单。

“阔洽之印”是新疆阔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重点打造品牌,该公司于2022年落户阔恰艾日克村,为村企合作企业。“通过股权分红和公益捐赠,极大地加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了困难村民收入水平。”阔恰公司总经理胡玲说。

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阔恰艾日克村是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在南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帮扶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成立村办企业是探索乡村振兴改革措施之一。

8月2日,阔恰艾日克村村民在采收红花丝。王黎明摄

目前,阔恰艾日克村落户有4家企业,初步构建起企业+村委会+村民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共享、共赢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阔恰乡村振兴模式。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对标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阔恰艾日克村还将建设文化艺术雕塑公园和艺术彩绘村列入乡村振兴项目清单,通过彩绘作品、雕塑视觉展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百姓心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阔恰艾日克村还计划建设集图书馆、艺术馆、村史馆、中华文化展示馆、科技馆为一体的乡村文化艺术中心,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村里有个闲置场地,占地5亩。”阔恰艾日克村第一书记王黎明表示,计划将其打造成乡村文化艺术中心,引进高校挂牌成立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先进理念和智力支持。

阔恰模式,正在南疆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 相关阅读
  • 淬火丨第一集《军旗下的誓言》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淬火》,9月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20点档首播。昨晚,《淬...

    时间:09-12
  • 第二届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聊城举行

      中新网聊城9月12日电(吕妍)第二届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9月12日在山东聊城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孔繁森精神内涵,深化孔繁森精神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

    时间:09-12
  • 总要去一趟宝鸡!

    秦岭晨曦。有人说这是一座被眷顾的城她不仅有八百里秦川的辉煌也是华夏历史的重要源头宝鸡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有人说这是一座有着传奇色彩的城相传她是因唐肃宗驻跸于此听闻“石鸡啼鸣”并视为祥瑞故得此名“宝鸡...

    时间:09-12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王勇等8人被通报

      中新网9月12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秋、国庆节假将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具体如下:  1.西藏...

    时间:09-12
  • 冈仁波齐山脚下,这座村庄如何吃上“旅游饭”?

    云绕雪山,铃声阵阵,马儿载着游客,行走在冈仁波齐的山路间。“最近一个月,4次服务游客上山,每次3天,一共赚了7000多元。”桑杰旦增是西藏自治区阿里普兰县岗莎村村民,每年的4到11月是旅游旺季,他带着自家马匹,...

    时间:09-12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雪域高原焕新貌:高原藜麦种植带动西藏农户增收

    这是在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扯休乡拍摄的当地种植的藜麦(9月4日摄)。藜麦是一种原产于南美高原的粮食作物,原产地位于南美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因其高蛋白、低糖的特性,近年来成为热门的健康食品。日前,记者在西藏...

    时间:09-12
  • 好评中国·青年漫评:将科技论文写在经济发展中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红网时刻新闻策划推出“好评中国·青年漫评”专题,以青年视角感知大国脉动,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合力。□李萌(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

    时间:09-12
  • 科技感十足、亮点应接不暇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从9月12日起至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主题为“全球服务,互惠共享”。9月12日上午,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在为期五天的活动期间,这里...

    时间:09-12
  • 记者Vlog:探访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人民网广州9月11日电 (王雅蝶)“快看,这里的机器人会‘比心’哦。”近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广州开幕,将于9月9日至15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如何通过...

    时间:09-12
  • 非法收受财物1776万余元 刘立宪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4年9月12日,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立宪受贿案。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8年至2022年,被告人刘立宪利用担任最高人民检...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