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协同作战飞机加速飞向战场

2024-09-13 09:26:42

来源:解放军报

  近年来,多国在研发协同作战飞机方面有所动作,美空军在这方面更是动作频频。尤其是今年,随着美空军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协同作战飞机的发展被一些外媒解读为“进入新阶段”。

  今年2月,XQ-67A无人机完成首飞。美空军方面称,它是继XQ-58A无人机之后的第二代协同作战飞机,“将代表未来无人机的发展方向”。

  同月,美空军与太空军协会举办战争研讨会,专门围绕协同作战飞机进行专题研讨。

  4月,美空军与包括安杜里尔公司在内的两家公司签订协同作战飞机原型机制造合同。

  那么,协同作战飞机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被视为“未来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本期,让我们一探其发展来路、现状与前景。

  性能定位高于无人“忠诚僚机”

  关于什么是协同作战飞机,当下尚无明确的定义,但对其发展源头,各方面的认识比较统一。协同作战飞机的研发,发端于无人“忠诚僚机”概念,又与无人“忠诚僚机”有所不同。确切地说,它的性能定位高于无人“忠诚僚机”,是能以分布式阵型自主协同有人机实施大规模行动的智能化无人机。

  从一些国家提出的概念和所推出的项目来看,协同作战飞机可以是某一型飞机,也可以是多型飞机;可以是一个系列的飞机,也可以是包括飞机在内的一个体系。

  无论它未来以何种面目示人,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一是高度自主。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主飞行、人机编组、先进传感器和导航等新技术支撑下,协同作战飞机将获得类似人类大脑的“智慧大脑”支持,进而具备自主飞行、按需协同能力。如美空军主导开发的“天空博格人”自主智控核心系统,就可视为“智慧大脑”的一部分,能自动控制飞行器的飞行。

  二是安全可靠。在大数据、大模型、智能算法等技术助力下,加上一些涉及伦理与权限的程序约束,协同作战飞机会更加安全可靠,自觉听从于有人机/长机的指挥,甚至自主判断有人机/长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

  三是灵活多能。协同作战飞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几乎不受地面站控制。经过“长期驯化”,它能以“多对一”的方式与有人机灵活编组,根据多样化任务所需,分布在不同阵位,遂行刺探敌情、放量打击、李代桃僵等任务。

  四是较为实用。与无人“忠诚僚机”相比,协同作战飞机能适应复杂的强对抗环境,满足大规模高端作战需求。它采用的“通用平台+专用载荷”“一机多型+一型多能”模块化设计理念,能有效降低成本,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发展动力源于“技术支撑+发展预期”

  从根本上讲,协同作战飞机的发展,基于无人机的战场应用。但推动协同作战飞机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使用者对战斗无人机的更高要求和预期。这是因为,在使用无人机过程中,各国发现无人机虽然有一系列优点,但也存在不少短板,集中表现在它不够敏捷、智能,无法与有人机大规模协同、实现并肩作战。于是,协同作战飞机成为一些国家研发的重点项目。

  具体来说,协同作战飞机的持续发展,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方面是科技的支撑。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与更多技术难关被攻破,一些颠覆性技术成果逐渐走向成熟,并得到运用。这些技术,为协同作战飞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美空军为例,从2010年左右推动的F-16改无人作战僚机到今年5月美空军部长试驾X-62A智能飞机,从XQ-58A到XQ-67A,其发展无不与美军推进的一系列计划、项目取得技术突破息息相关。这些计划和项目,包括“低成本可消耗飞机技术”“自主协同支持技术”“机外传感器”等,“天空博格人”自主智控核心系统项目也在其中。

  持续推动协同作战飞机发展的另一方面因素,是人们对其在未来空战中地位作用的预期。

  其一,是认为它能使空军作战效能倍增。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虽然不算新概念,但以往的无人机协同有人机,大多时候无人机只是在“打配合”,达不到两者无缝衔接、密切协同的程度。协同作战飞机概念的提出及诸多相关工作的推进,就是要把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水平提升到所需的新高度。研发者企图通过努力,使协同作战飞机能与有人机真正实现功能互补、联合行动、体系作战,从而使空军作战效能倍增。

  其二,是认为它有助于优化未来空中兵力结构。军事领域一个新概念的提出,通常是为了谋求在未来战场上取得一定优势。协同作战飞机作为一个新概念,它的提出具有同样的目的。它的成熟与运用,将会改变未来空中兵力结构的布局。随着有人机与更多无人机编组形式的出现,未来的空中兵力将渐渐转向以无人机为主,构建起具有新优势的空中架构。美空军将协同作战飞机纳入“下一代空中优势”体系框架一并设计,就是为了达此目的。

  多国竞相论证研发

  在研发协同作战飞机方面,美国属于先行者。协同作战飞机的概念是美国在2022年提出的,经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技术上已取得实质性突破。

  目前,美国研发的第一代协同作战飞机已具备有限的自主作战能力,有代表性的机型包括XQ-58A、MQ-28、MQ-20、UTAP-22等。其中,MQ-28A是美国为澳大利亚研发的无人机。第二代协同作战飞机的当前型号有XQ-67A和升级型XQ-58系列等。此外,美国一些知名军工企业也先后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协同作战飞机,包括“开局”(Gambit)、“狂怒”协同作战飞机等。

  随着更多国家对协同作战飞机给予关注与重视,不少国家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论证、研发。欧洲各国、日本、印度在论证下一代战斗机研制计划时,将无人作战飞机纳入其中一并考虑,试图构建起“下一代战斗机+无人作战飞机”的新体系,并逐渐使无人作战飞机承担起类似协同作战飞机的角色和任务。然而,受制于自主智能、编组飞行、算法软件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述各国的无人作战飞机项目目前大多局限于研发传统无人僚机。为了突破这些技术难关,一些国家开始“抱团取暖”、联合攻关。至于能不能通过这些举措达到目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总体来看,各国在协同作战飞机研发方面进程不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即便当前一些先进国家,其推出的协同作战飞机也大多属于半自主、半智能水平,没有实质性列装。

  不过,在一些先进国家的摸索实践过程中,协同作战飞机通用化、模块化生产的设计特点已经显现,如XQ-67A采用了XQ-58A的通用机体和“开局”系列无人机的一些研发理念。“开局”系列无人机的先进理念之一,就是采用了类似“通用底盘+专门载荷”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协同情报监视与侦察机、协同空战机、协同训练机、高端隐身察打一体机等机型,以便达到降费增效的目的。

  即将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崭新的发展前景,使协同作战飞机即将进入提速发展阶段。从目前来看,协同作战飞机今后至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人机互动程度更深。无论是从现在的定位还是从将来要担负的任务来看,协同作战飞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都不会少。不同于初期的机机协同和多机互动,协同作战飞机功能的发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为“合多为一”“人机‘心意’互通”“高灵敏度应变”等,这就必须从技术、伦理、机理等层面解决互信任、可控制、巧编程、智运用等问题。在未来,不排除诸如“天空博格人”的自主智控核心系统配置到有人机上的可能。

  二是功能更加多元。可以预见,随着数字工程、开放式架构、敏捷软件开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协同作战飞机的运用将会像当前无人机一样普遍,涌现出协同轰炸机、协同攻击机、协同电子战飞机、协同察打一体机、协同加油/运输机、协同训练机等一系列机型。简而言之,战场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就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机型,这将使协同作战飞机的功能更加多元,逐步形成协同作战飞机“小体系”,成系列、成规模、成建制地融入并有力支撑起联合作战的“大体系”。

  三是使用成本更低。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有利于降低协同作战飞机的造价。但是,随着协同作战飞机在未来战场上需求量飙升,必将存在经济承受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造价,将备受各国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进步,协同作战飞机规模化运用后,研发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或将拥有众多用武之地

  协同作战飞机可以说是一种开创性的智能化空战装备。由于突出了“协同”,协同作战飞机的背后有“长机”甚至更大体系的支撑,因而能够精准高效地执行任务,灵活应对各种威胁。同样因为突出“协同”,协同作战飞机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长机需要我做什么”上,因而补位更加及时高效。

  这种发展方向和运用方式,将对空战模式产生很大影响。与传统无人僚机相比,它的作战能力有所不同,并可能因此拥有众多用武之地。

  一是充当“急先锋”打头阵,能对对手的防空力量形成有效压制。有人机位于对手防区外指挥,协同作战飞机自主飞抵防区内实施分布式、穿透性打击,为后续作战开辟通道。此外,一些协同作战飞机兼具情报监视与侦察、电子战等能力,可前出刺探敌情甚至实施干扰、佯动诱骗等,从而使协同作战更具效能。

  二是亦“仆”亦“主”,可“换位”指挥“蜂群”作战。协同作战飞机既可以是有人机的配角,也能变换角色成为独当一面的“二当家”。特别是一些高端协同作战飞机,甚至可以化身为“主机”投放并指挥微小型无人机群防群攻,消耗对手高精尖武器装备,从而夺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三是作为低成本“武库机”使用,配合有人机实施放量打击。协同作战飞机不一定是新机型,也可以在老旧机型基础上改装而成,目的就是盘活老旧装备资源,将其作为“机外武器库”或“武库机”来使用,以弥补高端隐身战机载弹量不足的短板,从而实现最佳协同打击效果。

  (柴水萍 杨红霞 解放军报)

  • 相关阅读
  • 淬火丨第二集 向战为战练精兵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淬火》,9月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20点档首播。昨晚,《淬...

    时间:09-13
  • 中国法定退休年龄70多年来首次调整 官方介绍三重考虑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梁晓辉)就中国法定退休年龄进行70多年来的首次调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13日在北京介绍了三方面考虑。  当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

    时间:09-13
  • 目前全国已有73万多座烈士墓录入信息化系统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曾玥)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13日在北京介绍说,目前全国已有约15万处烈士纪念设施、73万多座烈士墓录入信息化系统。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

    时间:09-13
  • 商务部就欧委会拟拒绝中国业界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解决方案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委会拟拒绝中国业界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解决方案答记者问。  问:9月12日,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

    时间:09-13
  • 111名在缅北掸邦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嫌疑人被移交中方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郭超凯)记者13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近日部署云南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抓获一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其中,中国籍犯罪嫌疑人111名(含网上在逃人...

    时间:09-13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高原小城孩子的“大”梦想

    翻开手记一句句稚嫩童言是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孩子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辽阔的阿里孩子们的心比山更高 比天更广在这片被风吻过的土地上梦想轻轻铺展播种着希望 静待花开香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高原的声音看小城孩子的...

    时间:09-13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探访西藏边境学校: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情

    中新网日喀则9月13日电(勉征 贡确)“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要尊重对方习俗。”当12岁的米玛仓决被老师选中回答问题,她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西藏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2班的学生们正在学习民族...

    时间:09-13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西藏非遗里的“慢时光”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开启创新性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文化瑰宝展露在大家面前现在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去感受雪域高原上古老的文明之歌如今西藏自治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6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时间:09-13
  • 一词之间看中国

    “中国”二字,最早发现于西周文物“何尊”,此后在历代文物上不断呈现。一词之间,看到传承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时间:09-13
  •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老戏发“新枝” 非遗舞台上的年轻人真“有戏”!

    江西地方戏曲剧种吉安采茶戏,源于宋、起于明、成于清,它以吉安民歌、山歌和民间舞蹈等为基础,融合其他戏曲形式传承至今。2021年,吉安采茶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拓展项目名录。又到开学季,吉安...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