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拉学者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全球南方”智慧

2024-09-13 11:03: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中拉学者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全球南方”智慧

  当地时间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行,来自17个国家约120名官员、学者、智库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主办方供图

  当地时间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行。围绕“文明多样性与人权实现路径的选择”这一主题,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等17个国家的人权领域高级官员、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组织、智库和媒体代表等120余人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拉双方对全球人权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发展权作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发展?当前全球人权治理面临哪些挑战,出路又在何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与会嘉宾,以求解答这些问题。

  为全球人权文明作出中拉贡献

  2024年恰逢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在圆桌会上表示,10年来,中拉双方共同致力于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在圆桌会上,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联合发布了报告《共同目标:中拉人权发展合作的现状与未来》(以下简称《共同目标》)。报告指出,近年来,中拉双方将增强人民在人权方面的可行能力作为检验人权实现的重要标准,愈发重视将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等作为促进人权发展的优先事项。

  “中国和拉美国家在人权理念、实践经验等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近年来,中拉在消除贫困、缩小不平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东南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院副教授易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近1亿农村人口实现了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基尼系数持续下降,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拉美国家则通过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众生活状况,如巴西开展的“零饥饿”计划,智利持续完善养老制度,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中拉双方的成功实践证明,以发展促人权的理念是行之有效的。”易波说。

  中拉人权事业在各自国情下取得了巨大进步,中拉人权发展合作也结出了丰硕成果。《共同目标》指出,中拉人权发展合作植根于经济贸易、社会民生、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合作之上。自2012年以来,中国稳居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地,2022年中拉双边货物贸易额是2000年的35倍。截至2024年8月,中国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双方各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互信基础。

  此外,中拉在民生、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也持续走深走实,有力地推动了中拉人权事业的共同发展。

  “发展权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基本人权”

  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发展权利宣言》,首次明确将发展权定义为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强调发展是实现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不可或缺的条件。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西北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王梦琳博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各国的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等差异,必须结合各国国情,形成适合本国的人权发展模式。

  尽管发展中国家努力推进人权发展事业,但“门罗主义”和“殖民主义”仍然阴魂不散。在拉丁美洲这个美国眼中的“自家后院”,古巴遭受美国封锁长达60多年,国家发展严重滞后;尼加拉瓜政府2021年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后,美国政府对尼总统和大批政府官员实施制裁;委内瑞拉自查韦斯时代就遭受美国制裁,马杜罗上台后又几经反复。

  作为本次圆桌会的嘉宾,委内瑞拉外交部国际组织司官员、人权领域律师贝拉斯科表示:“这些制裁措施对委内瑞拉的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权状况造成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包括人民的食物权、健康权、生命权、教育权和发展权。”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周露露指出,某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存在双重标准。这些国家在批评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时常常忽视自身的问题,却对被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百般挑剔,甚至将人权问题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的手段和施加制裁的借口,对他国人权造成了真正的破坏性后果。

  易波认为,西方所谓的“人权”观长期忽视发展权。西方把本应作为手段的“民主自由”当成了目的,没有认识到发展权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项基本人权。“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全球人权治理资源配置不平衡,既无助于改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现实人权状况,也引发了不同文明和制度之间在人权问题上的对立和争锋。”

  与某些西方国家以“人权”为旗帜相比,中国更重视实实在在的发展权。浙江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胡铭认为,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息息相关。“中国‘天下大同’的观念,和当代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强调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不采用暴力来迫使他人屈服,这体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观。”

  易波注意到,不少拉美学者在此次圆桌会上表示,中国的人权发展经验,尤其是将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的做法,对拉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未来双方要在此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鉴,携手推动各自国家乃至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全球人权挑战

  “当前,全球人权治理面临严重挑战,战乱动荡、贫困饥饿、种族歧视等老问题尚未根除,气候变化、技术变革等新问题又叠加涌现。”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在圆桌会议上提到,中拉双方在实现发展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中肩负着共同责任。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肖君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权问题上,拉美国家面临着犯罪、贫困、暴力等突出难题,而政治稳定对于人权保护至关重要。”政治动荡和政权更迭可能导致人权政策的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影响人权保护的效果。以巴西为例,近年来该国政坛动荡不断,如弹劾总统罗塞夫、发起“洗车行动”反腐调查等事件,对人权保护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巴西的人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拉美地区面临的普遍挑战。”

  肖君拥认为,中国在人权治理方面有3点经验值得拉美国家借鉴:第一,拉美国家可以学习中国的社会治理经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第二,拉美国家可以学习中国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第三,拉美国家可以完善法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对于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人权治理挑战,易波认为,中国和拉美国家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共同倡导“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把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二是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中加强协调,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正义、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三是就减贫、粮食安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重大人权议题加强对话合作,贡献中拉智慧和方案。

  除贫困、疾病、冲突等传统挑战外,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对各国民众的基本人权构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易波指出,国际社会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各个领域加强团结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切实保障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人权,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进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傅瑞 李媛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淬火丨第二集 向战为战练精兵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淬火》,9月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20点档首播。昨晚,《淬...

    时间:09-13
  • 中国法定退休年龄70多年来首次调整 官方介绍三重考虑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梁晓辉)就中国法定退休年龄进行70多年来的首次调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13日在北京介绍了三方面考虑。  当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

    时间:09-13
  • 目前全国已有73万多座烈士墓录入信息化系统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曾玥)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13日在北京介绍说,目前全国已有约15万处烈士纪念设施、73万多座烈士墓录入信息化系统。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

    时间:09-13
  • 商务部就欧委会拟拒绝中国业界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解决方案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委会拟拒绝中国业界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解决方案答记者问。  问:9月12日,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

    时间:09-13
  • 111名在缅北掸邦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嫌疑人被移交中方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郭超凯)记者13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近日部署云南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抓获一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其中,中国籍犯罪嫌疑人111名(含网上在逃人...

    时间:09-13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高原小城孩子的“大”梦想

    翻开手记一句句稚嫩童言是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孩子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辽阔的阿里孩子们的心比山更高 比天更广在这片被风吻过的土地上梦想轻轻铺展播种着希望 静待花开香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高原的声音看小城孩子的...

    时间:09-13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探访西藏边境学校: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情

    中新网日喀则9月13日电(勉征 贡确)“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要尊重对方习俗。”当12岁的米玛仓决被老师选中回答问题,她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西藏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2班的学生们正在学习民族...

    时间:09-13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西藏非遗里的“慢时光”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开启创新性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文化瑰宝展露在大家面前现在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去感受雪域高原上古老的文明之歌如今西藏自治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6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时间:09-13
  • 一词之间看中国

    “中国”二字,最早发现于西周文物“何尊”,此后在历代文物上不断呈现。一词之间,看到传承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时间:09-13
  •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老戏发“新枝” 非遗舞台上的年轻人真“有戏”!

    江西地方戏曲剧种吉安采茶戏,源于宋、起于明、成于清,它以吉安民歌、山歌和民间舞蹈等为基础,融合其他戏曲形式传承至今。2021年,吉安采茶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拓展项目名录。又到开学季,吉安...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