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古老文明扬中外 匠心妙手焕光彩

2024-09-13 18:22:03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袖手俑 本报记者 李洁摄/光明图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陶马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夔纹大瓦当 本报记者 李洁摄/光明图片

2024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1974年,秦兵马俑的发现揭开了秦始皇帝陵系统考古工作的篇章。半个世纪间,几代考古工作者不断探索追寻,让沉睡地下2000多年气势磅礴的军阵、栩栩如生的陶俑得以重见天日,让观众在领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同时,感受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在考古发掘、保护研究、活化利用等方面的丰硕成果。

“秦兵马俑是世界文物展览史上的奇观,也是中国文化遗产外交的‘金名片’。”9月8日,在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研究国际会议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截至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6亿人次,成功入选全球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保护、研究和利用文化遗产的示范样板。

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史书记载,秦始皇帝陵建设工程耗时38年之久,陵墓参建人数达70万之巨,规模之宏大、埋藏之丰富世所罕见。

1974年3月,秦兵马俑坑被发现,同年7月15日,秦兵马俑考古发掘正式开始。1975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秦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博物馆建成开放,主要参观点包括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车马陈列厅及相关临时展览。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陵寝建筑、地宫形制、陵园结构以及性质各异的陪葬坑、陪葬墓一个个“浮出地面”,铜车马、彩绘跪射俑、石甲胄、百戏俑等重要的“奇器珍怪”相继面世,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祭祀、墙垣、门阙、道路、工程以及附属遗存逐步明晰,为秦始皇帝陵的全面保护和系统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十年来,对一、二号坑的持续发掘不断更新着对兵马俑军阵的排列规律认知;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陵西1号大墓的发掘,见证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权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转变;陵园门址、城垣建筑、寝殿遗址、道路遗存系统的勘探发掘,为认识始皇陵丧葬礼仪进程与遗迹建制结构体系、遗存空间布局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50年的考古工作,明晰了秦始皇帝陵以封土为中心、围绕封土形成内外城格局和分布陪葬坑的总体布局特征,以及模拟秦帝国的都邑格局、政治体制、宫廷生活、社会文化、军事制度等内容的规划设计理念。数量颇丰、价值极高的出土遗迹文物,更是反映了秦统一前后物质文化、科技成就及制度文明,对于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简单考古到国家级保护

9月8日,记者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内看到了刚刚正式投入使用的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和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兵马俑埋藏在地下多年,生漆层已经劣化,在挖掘的瞬间,生漆层存在脱落的风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主任惠娜介绍,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和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建立后,将对兵马俑出土时的温湿度环境等进行及时调控,使陶俑的彩绘尤其是漆底彩绘得到更为及时的全面保护,实现文物从出土环境向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平稳过渡,探索形成“现场应急保护体系+考古平台体系+专用装备+信息化支撑体系”的秦兵马俑发掘新模式。

50年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过跨领域攻关、跨学科研究、多团队协作,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实现了从简单的考古发掘发展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基地的跨越,人才队伍也从十几名发掘人员发展到今天的拥有数百名成员的专业考古和文保团队,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型考古工程多学科、国际化合作的新路子。

在依法保护方面,2005年7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公布《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为秦始皇帝陵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2010年7月,陕西省政府颁布《秦始皇陵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秦始皇陵保护利用的长远发展方向和建设蓝图;2021年,《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结合实际进行了修订,让秦陵遗址保护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秦陵大遗址保护稳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在科技保护方面,20世纪90年代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积极与德国、比利时等国研究机构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合作,先后承担多个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课题,相继建成“微生物实验室”“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和“金属文物修复室”,逐步确立了以秦俑彩绘保护技术为核心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彩绘颜料科学分析研究、微生物防治和环境监测控制等优势科研领域。

50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保团队不断推进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攻克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兵马俑等珍贵文物在考古发掘、保护修复中的难题,“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面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在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研究国际会议上发布的秦始皇陵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和百戏俑坑考古成果创新性转化案例,以百戏俑为原型、结合杂技艺术的精彩演出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长期以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始终致力于策划精品原创展览、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开发优质文创产品等。20世纪90年代起,以“秦俑”“铜车马”为代表的系列文创产品就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来访贵宾,近年来又通过跨界合作,开发出上千种文创产品,依托秦兵马俑开发创作的文化演艺产品,更是广受游客欢迎。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依托百戏俑坑、文吏俑坑、铜车马坑等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成果,推动图像数字虚拟技术发展,增强现实技术等新技术与陈列展示、遗址展示等传统方式相结合,构建展示历史与当下“对话”的平台,迄今已经三次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作为世界级文化IP,50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为国家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截至目前,秦陵文物已经在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城市巡展277个场次、2000万人先后参观展览,外展数量和受众人数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在发挥秦俑文物的影响力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备忘录。

秦陵考古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如今已发展成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在保护、研究、利用兵马俑文化遗产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立体、真实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作出独特贡献。

“我们将继续以创建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秦陵考古研究多学科联合攻关,切实做好世界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努力向世界讲好秦始皇陵故事、秦兵马俑故事,积极打造文化遗产守护、传承、传播的典范。”李岗表示。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 相关阅读
  • 陕西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秋、国庆假期将至,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现将近期查处的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

    时间:09-14
  • 北京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近日,北京市纪委监委将近期查处的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具体如下:  1.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春杰接受可...

    时间:09-14
  • 第六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召开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9月13日,第六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在柬埔寨金边召开。会议交流了次区域环境合作进展,并就2030年环境和气候领域合作战略达成共识。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视频出...

    时间:09-14
  • 甘肃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秋、国庆节假将至,甘肃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具体如下。  1.定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杨树海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

    时间:09-14
  • 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和省委要求,河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从严执纪,严肃查处违规吃喝问题。日前,省纪委监委对8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进行公开...

    时间:09-14
  • 国家防总针对江苏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将于9月15日夜间至16日上午在浙江台州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12~14级,台风级或强台风级)。中央气象台9月14日10时发布台风黄...

    时间:09-14
  • 湖南省怀化市政协原副主席谢商成被“双开”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湖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湖南省委批准,湖南省纪委监委对怀化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商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谢商成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漠...

    时间:09-14
  • 水利部:广西四川新增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受降雨影响,昨天(13日)8时至今天(14日)8时,广西郁江支流画眉河、四川青衣江支流天全河2条中小河流发生小幅超警洪水。水利部向内蒙古、浙江、福建、广东、四川、青海、宁夏等省区发出靶向预...

    时间:09-14
  • 87岁白先勇进驻“小红书”:希望可爱的网友们多支持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朱贺)87岁台湾作家白先勇日前在大陆社交媒体“小红书”开通个人账号,13日在北京参加活动间隙,他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希望可爱的网友们多支持青春版《牡丹亭》,支持《红楼梦》!” ...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