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越痒越挠,越挠越痒……如何远离这种恼人的皮肤病 | 科普时间

2024-09-14 14:58:43

来源:健康中国

皮肤越痒越挠,越挠越痒,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一波“痒”,没过多久,一切卷土重来……

随着秋季来临,不少人深受上述问题的困扰,这其实是特应性皮炎在作祟。该病的主要表现包括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明显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我们如何才能远离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问题。

特应性皮炎,“伤”的不止是皮肤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的2型炎症性疾病,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特应性皮炎的出现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有关。特应性皮炎易反复发作,数据显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每年约有1/3的时间处于复发期。

虽然皮肤瘙痒是特应性皮炎最主要的表现之一,但应对该病绝非“忍一忍”“挠一挠”就够了。《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显示,特应性皮炎的核心发病机制在于2型炎症,IL-4(白细胞介素4)和IL-13(白细胞介素13)是2型炎症的关键和核心驱动因子,也是诱发炎症反应的重要“开关”。可以说,特应性皮炎只是2型炎症驱动的“第一站”,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患者的过敏进程可能沿“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展,给疾病的治疗和长期管理造成困难。

在临床中发现,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的人,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其他2型炎症性疾病的风险往往更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治疗特应性皮炎,构筑健康的皮肤屏障。

做好这些事,帮您度过“多事之秋”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下降,人体皮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很多人都有皮肤干燥、脱屑的情况。季节变换导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那么,如何才能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呢?

01

做好保湿工作

外用保湿润肤剂是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治疗方式,有助防止水分丢失、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轻外源性不良刺激。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养成护肤的好习惯。秋季,可使用保湿效果好、质地黏稠的保湿润肤剂。此外,大家还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以减少皮肤干燥、瘙痒。

02

合理洗浴

皮脂膜是皮肤屏障结构的最外层防线,想要守好这道防线,患者应避免过度洗涤,洗澡不宜过频,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以免加重皮肤炎症。在洗完澡后,及时擦干身体并涂抹保湿润肤剂,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03

注意日常护理

避免过度搔抓和刺激皮肤,远离各种机械、化学刺激以及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在疾病发作期间,不要饮酒或食用辛辣食物。此外,患者还应避免感冒、感染等可能导致特应性皮炎复发或加重的刺激因素。

目前,特应性皮炎还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诊疗、长期护理,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程进展。

打好“持久战”,关键在坚持

特应性皮炎可发生于全生命周期,无论是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和中老年人,都可能深受其扰。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特应性皮炎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方法可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等,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还可选择生物制剂。

特应性皮炎患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护肤,保持心理健康,减轻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通过规范化治疗,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于特应性皮炎的认识逐渐深入,各种新型疗法应运而生。例如,靶向生物制剂可以在不干扰其他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情况下,抑制核心驱动因子IL-4和IL-13,达到抑制2型炎症反应、减少复发的作用,有助于实现特应性皮炎的长期控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帮助抵御外界刺激、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屏障。让我们一起,科学应对特应性皮炎,构建皮肤健康屏障。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 崔勇

策划:李天舒 王珊珊

  • 相关阅读
  • 中美举行第18次国防部工作会晤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中国国防部网站9月15日晚发布消息称,9月14日至15日,第18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在北京举行。  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与美国防部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共同主持此次会晤。双方就中美两...

    时间:09-15
  • 两部门持续调度台风“贝碧嘉”防御工作 加派工作组赴上海协助指导

      中新网9月15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15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继续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会商,视频调度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防指,研判台风“贝碧嘉”发展趋势,部署防汛防...

    时间:09-15
  • 中美举行第18次国防部工作会晤

      中新网9月15日电 据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消息,9月14日至15日,第18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在北京举行。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与美国防部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共同主持此次会晤。双方就中美两军关系、下阶段两...

    时间:09-15
  • 中国首个业务化运行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实现全链条星地激光通信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9月15日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区域一处海拔4800米山顶完成部署,标志着中国首个业务化...

    时间:09-15
  • 文化中国行|水乡里的记忆 古镇里的家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浑然天成。圆的桥、圆的门、圆的窗……古往今来,多少人透过这些“圆”,与明月遥遥相对。在苏州市吴江区的同里古镇,这里的民居具有江南水乡民居的典型特征。民居多为“粉墙黛瓦”...

    时间:09-15
  • 游园看彩灯、“打卡”新科技、沉浸式旅拍 缤纷新业态激发文化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9月14日晚,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在北京园博园举行亮灯仪式。本次灯会从9月15日正式开园对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0月31日。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整体共设有9大主题区,将持续展出超过200组...

    时间:09-15
  • 文化中国行|寻方圆之间 看烟火星辰

    圆与方,辩证统一在中国人对家的理解里。闽西永定,圆如明月的土楼依偎在青山绿水间,兼具防卫和聚族而居的功能。福建土楼如同满月的造型,与中秋的团圆意象不谋而合,融入客家人对“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思和对...

    时间:09-15
  • 赏月列车、一站直达……中秋假期铁路出行,安排!

    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假期,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各地铁路还开行了中秋假期旅游列车。铁路部门开行中秋假期旅游列车中秋假期,...

    时间:09-15
  • 文化中国行|一枚铜镜上的“中秋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古人的心中,中秋之夜的月亮应该是什么样?水面波光之上,神龙昂首、吉鸟振翅,天空中圆月高悬,月宫里玉兔捣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一枚铜镜上,唐代的“中秋月”展现了...

    时间:09-15
  • 全国铁路迎来出行客流高峰 假期首日预计发送旅客1680万人次

    央视网消息:今天(9月15日)是中秋假期第一天,全国铁路迎来出行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680万人次,较昨天有明显增加。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80万人次,比昨天实际旅客发送量多300余万人次。全国铁路计划加...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