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人与自然)

2024-09-15 09: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江苏徐州燕子埠镇山体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电站,每年可以向电网提供近2亿千瓦时电。
张武军摄

山东青岛李沧区沧口公园,学生志愿者在湖边捡拾垃圾。
张 鹰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重点任务。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记者深入部分省份,探寻各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生动实践。

青海省格尔木市——

巨型“充电宝”促进新能源消纳

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现场,建设正忙。山腰上,现场的机械正有序调运预制舱、变压器、电缆等设备。这是目前海拔3500米以上装机容量最大、调节库容最大的开工建设项目,利用地势落差,形成一个巨型“充电宝”。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青海分公司总经理王清伟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承担电力系统储能、调峰等任务,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每年可带动新能源发电量增长近148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约4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64万吨。

格尔木所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南山口往东北50公里,如今是光伏的“蓝色海洋”。截至去年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2.8%,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84.5%。

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青海省出台文件支持储能产业发展,打造“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协同推进传统储能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落地。

在柴达木盆地茫茫戈壁深处,中国绿发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产业园内,4000多面定日镜将太阳能汇聚到集热塔顶部,塔顶发出耀眼的光芒。“定日镜把太阳能聚焦到集热塔顶部的吸热器,加热吸热器内的特制熔盐。当夜晚光伏电站停运时,加热后的特制熔盐持续释放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来发电。”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检修中心主任刘茁汉介绍。

截至目前,青海已建成电化学储能项目18个,在建储能项目62个。“十四五”期间,青海规划建设储能装机超过600万千瓦。

储能项目迅速发展背后,是机制不断创新。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细化新型储能电价机制,力争年内出台新型储能价格支持政策,支持各类技术路线的新型储能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发展方式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成绩突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0%,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35.2%,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专家表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处理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江苏省无锡市——

推广低碳环保绿色生活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谈村,记者走进李小平、缪燕萍夫妇家,最大的特色就是垃圾桶多:贴着四种颜色标签的小垃圾桶在小院里一字排开。

吃过早饭,夫妻俩分工明确,缪燕萍负责打扫卫生。她麻利地将鱼骨头、鸡蛋壳倒进贴着绿色标签的“厨余垃圾桶”中;撕开刚喝完的牛奶盒,用清水冲洗干净,等晾干后放进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掉落的头发、打扫的尘土,扫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红色标签的‘有害垃圾桶’,用来丢废旧电池等,虽不常用,但十分重要。”缪燕萍说。

同一时间,李小平也没闲着。他拿起水壶,培育着小院中的花草。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正好。“水壶里是我精心准备的肥料。”李小平告诉记者,自家种的蚕豆用来榨油吃,油渣不扔掉,收集在搪瓷缸里,放入水,密封起来,自然发酵,就是天然的营养液。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持续开展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修订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把绿色发展有关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地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正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在李小平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小妙招”还有不少,如盆浴的洗澡水用来冲厕所、热水器先放出来的冷水用来洗衣服等。李小平最近正在捣鼓一个小发明,“在洗脸台下放一个小桶,将洗脸水收纳起来,接入坐便器的储水池,既能节约用水,还方便省事。”

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李小平、缪燕萍的家一直是邻居们参观学习的“样板间”,他们也热心向周围人分享经验。2018年以来,夫妻俩参加了近200场生态环保类志愿活动,累计服务超过800个小时。

在无锡市,妇联、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面向全市家庭,通过宣讲引导、主题实践、亲子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家庭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在“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典型评选中,将“绿色、低碳、环保”纳入推评标准。李小平家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家庭”;2022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从2012年至今,江苏省、市、县三级妇联共组织开展“绿色家庭”类创建评选652次,目前全省六成以上城乡家庭初步达到绿色家庭创建要求。

许多地方积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广泛动员社会公众身体力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在家实行垃圾分类、出行乘坐公共交通、购物使用自备布袋……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传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低碳生活渐成风尚。

今年六五环境日前夕,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不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山东省东营市——

东方白鹳越来越多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波荡漾。“看那只大鸟,身姿修长、体态优美,这就是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区工作人员单凯说。

“保护区成立前,这里还是白茫茫一片的盐碱滩。”单凯说。

如何守护好这片三角洲?东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囊括整个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保护用地。同时,东营出台《关于全面建立森林湿地长制的实施意见》,在市、县、乡、村设立四级森林湿地长,统筹保护全域水、林、田、湖、草、湿地等生态资源。

眼下,山东正全力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河口海洋生物重要产卵场等区域纳入保护范围。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公园创建各项重点工作已基本完成。

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再到推进国家公园建设,黄河口生态保护不断提档升级,正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健全完善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目前,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并举。“我们运用系统思维,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维护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科科长周立城介绍,保护区实施17个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完成互花米草治理13.1万亩,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湿地修复效果良好。

“比去年多出生76只!”看到最新数据,单凯兴奋地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保护区及周边鸟类种群不断增加,今年东方白鹳达到202巢,幼鸟出生数量达到526只。”不只是东方白鹳,保护区鸟类已经增加到373种。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国着力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有效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推动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快速积累,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以高质量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契机,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努力为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探索更多路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许明德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5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中新网9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为巩固拓展清廉云南建设以“小”见严纠“四风”“固堤行动”工作成效,狠刹“舌尖上的歪风”,强化警示教育,涵养新风正气,现将近期查处的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进行...

    时间:09-16
  • 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纠治节日“四风” 坚守节点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实效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并对纠治节日“四风”工作提出...

    时间:09-16
  • 台风“贝碧嘉”登陆 水利部门全力做好台风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中新网9月16日电 据水利部官方微信消息,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强台风级)于9月16日7时30分前后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每秒),预计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

    时间:09-16
  •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奏响草原“新牧曲”

    西藏那曲拥有辽阔的草场,以“云端牧场、黄金奶源”著称。 在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凯玛村,村民次达会将当天自家生产的牦牛奶送到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收奶站。现场完成质量检测后,次达可...

    时间:09-16
  • 党建助力乡村振兴,放飞达孜“林卡经济”

    秋渐浓,景如诗,闲暇的周末里,散落在西藏拉萨周边的“林卡”热闹非凡。 在藏语中,“林卡”意为园林,是一个集娱乐、休闲、运动、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场所。“过林卡”即郊游、野餐,是藏...

    时间:09-16
  • 服贸“新”发现丨科技赋能守护健康 感受智慧医疗新脉动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服贸会上,健康医疗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一直备受关注。今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聚焦智慧医疗与新质生产力、特色中医康养等内容。体验机器人医生把脉问...

    时间:09-16
  • 绿色服贸,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走进服贸会)

    废弃塑料餐盒变废为宝、高价值再生制品琳琅满目、“以竹代塑”助力零碳绿色生活……置身2024年服贸会展馆,绿色低碳气息扑面而来。从展览展示到会议论坛,绿色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层出不穷,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

    时间:09-16
  • 预订量飙涨170% 韩国中秋假期赴华游热度持续攀升→

    今年中秋节,相比返乡过节,不少韩国民众选择出境旅游。预计中秋假期期间,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财经频道特约记者 刘峥:中秋假期第一天,在仁川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的出发大厅,已经迎来大批准备出行...

    时间:09-16
  • 国际锐评丨执意加码对华关税 美方里子面子都受损

    “这些关税使美国公司在国内外竞争更加困难”“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更加混乱和不稳定”……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对华加征关税最终措施的公告后,美国产业界和经济学家纷纷表示担忧。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

    时间:09-16
  • 通讯|共扬正义之声,携手捍卫人权——多个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合力反击美西方单边制裁

    新华社日内瓦9月15日电 通讯|共扬正义之声,携手捍卫人权——多个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合力反击美西方单边制裁新华社记者石松“制裁施加国否认单边制裁带来的人道主义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是灾难性的。”13日,在联合...

    时间:09-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