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马丁·雅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2024-09-15 17:28:58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安全与发展息息相关,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安全议题。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化全球公共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对于应对当前的全球安全挑战又有怎样的帮助?9月8日至10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2024年大会在江苏连云港举办。大会吸引了来自122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在大会期间,中国网专访了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原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就安全、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话题进行分析讨论。以下为访谈实录: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原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马丁先生您好!感谢您做客今天的节目。

马丁·雅克:我也很高兴参与今天的对话。

中国网:参与本次论坛,您最关注哪些议程和问题?

马丁·雅克: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一论坛,去年是第一次。公共安全是我不太了解的一个研究和活动领域。因此,对我来说,过去两年,尤其是今年,前来参加论坛确实是非常有趣的学习经历。通过论坛的启发,我酝酿了很多想法,包括安全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以更宏观的全球视野去看待安全议题,等等。我认为这是个挑战,因为安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它既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也可能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网: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安全及国际事务领域的专家和官员参会。我相信,您也许有机会与他们进行交流。你们谈了些什么?大家都关心哪些问题?

马丁·雅克:首先,我想说的是论坛的广泛性,这体现在与会国家数量之多。和去年相比,今年与会国家数量有了明显增长。我特别乐见的一点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人数众多,而我自己的国家举办论坛时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参加论坛期间,我其实没有和与会嘉宾进行广泛讨论,更多的是在听别人说什么。安全问题分很多种,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参会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安全领域相关,他们各自国家的安全关切也各不相同。

中国网:在您看来,全球安全面临着哪些主要的威胁和挑战?这些威胁和挑战的根源是什么?

马丁·雅克:我认为,中美关系的恶化,使安全问题加速上升为敏感话题。直到最近,安全问题几乎总是首要讨论的话题,被置于发展、经济增长或其他任何问题之前。大家开口第一句话就要讲安全,因为现在所有人都在担心安全问题,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安全还成为了对付中国的工具,比如美国就是这样做的。

中国网:的确如此。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安全至关重要,每个国家都关注安全问题。但是有些国家过度关注安全,甚至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而限制了发展,有些国家则把其他国家的崛起看作是对自身安全的威胁。您怎么看待这些观点和做法?

马丁·雅克:我想,其实你刚才的描述说的是美国。对美国而言,在其制定经济政策和处理与他国的经济关系中,对于安全的关注日益凸显,这显然是个大问题。因此,美国一直以安全为借口,不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并将中国的高科技产品视为对其自身安全的威胁。这样一来,你会发现,安全问题并不局限于某些具体方面,而是被泛化为一系列问题,我认为目前最严重的是经济领域或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的问题。美国以涉及军民两用(技术)为由,禁止相关商品运往中国,同时禁止中国相关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但是,军民两用(技术)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在科技时代,科技覆盖方方面面。技术含量的增加使得现在很多进出口产品用途更广,可以用于军事、经济甚至所有其他领域。因此,坦率来讲,我担心的是,美国正把我们带向这样一种境地,即国家之间经济关系限制过多,这不仅会破坏贸易,还会严重打击全球化。

中国面对的是西方世界。从根本上说,美国是问题的主导者。如果这种态度更加强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16年特朗普当选之前,美国将中国视为具有竞争力的伙伴。特朗普当选后,美国开始将中国视作威胁。现在世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美国担心中国成为其全球对手。其实,美国真正担忧的是,自己的全球霸权地位被中国夺走。

那我们该如何度过这段时期呢?我认为,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预料到情况可能会先坏后好,会有一些起伏。这和冷战不一样,冷战持续了40多年才结束。而中美关系起起伏伏,归根结底,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美国何时能认识到自己需要中国。当美国认识到这一点时,考虑到中国的强大实力,它将寻求以开放的态度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但这一状况会持续多久?我不知道,因为迄今为止所有的前进方向都是错误的。

中国网:是的。那么,关于如何应对上述威胁和挑战,您在论坛分享了哪些想法和观点?

马丁·雅克:我认为这对我来说主要有两大挑战。一是需要明确安全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因为安全涉及到许多不同维度。第二,如何将安全概念与更加广泛的国际关系和国内事务结合起来。另外,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应当探讨)如何将安全问题与其他方面的问题相融合、统筹和协调。

中国网:您如何理解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您认为这一倡议对于应对和解决全球安全挑战有怎样的帮助?

马丁·雅克:我认为,全球安全倡议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三个核心议题之一,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关注重点,这体现了中国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中国之所以如此关注安全问题,是因为曾经有过与外国列强,尤其是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苦难历史,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史以及冷战时期被孤立的经历,等等。现在,中美两国关系再度恶化。但是,中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应对着对自身不利的局势。因此,我认为,中国在谈论安全问题时,对安全是什么,安全意味着什么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但是我还要补充一点,我认为安全这一概念的内涵一直在扩展和发展,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

中国网:当今世界,各国拥有了更加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对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但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安全。原因是什么?

马丁·雅克:是的,我同意,确实是这样。人们对安全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世界反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根源在于中美关系的恶化,这是主要原因。同时,必须要解释为什么这会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我想这是因为美国的全球地位下降。因此,各国更愿意自己掌控自己的事,推行自己的做法。

旧的国际体系日渐式微,因此目前的局势发展略显混乱,动荡和骚乱时有发生。这方面最突出的两个例子:持续了两年半的俄乌冲突和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巴以冲突。我认为这都是不安全加剧的产物,而两个因素造成了不安全的加剧:第一,美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力量减弱;第二,中美关系恶化。

中国网:其实除了安全,中国也十分重视发展。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等,助力全球实现共同发展。您如何评价这些倡议?

马丁·雅克:我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倡议。它极富想象力,也很值得关注。2012年之前,中国的外交政策遵循的原则是韬光养晦,绝不当头,这是邓小平的伟大箴言。在邓小平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才之举。但全球金融危机等事件发生后,中国更加富强了,其外交政策需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表达自身需求。

我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要素,即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中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就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

所以,我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实践也十分成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需要继续推进,因为倡议最初源于基础设施这一领域,现在正向更加多样化的领域发展,包括高科技领域等。另外,中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能力有赖于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如果中国经济不够强大,就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

中国网:您是中国问题专家。您对中国有什么建议?中国应当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维护安全?

马丁·雅克:我认为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中国必须保护自己,因此,需要着重强调安全,但在努力做到这一点的同时,还要维持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在与西方打交道时,西方并不十分合作,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西方相当咄咄逼人。因此,我认为这是个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非常重要。我们所讨论的中国式现代化,指的是中国达到全新的发展水平,与西方一些最先进的行业处于同一水平,而中国几个世纪都未曾达到这样的发展水平,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中国之所以经历了“百年屈辱史”,是因为当时欧洲的现代化程度已经很高,而中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非常落后。中国式现代化让中国拥有了必要的经济实力,而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是增强军事实力和社会实力的关键。

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不仅仅对中国而言是如此,对发展中世界来说也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西方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影响是极其负面的。当时,很多发展中国家沦为了西方的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没有获得独立。二战以后,随着民族解放,这些国家才有了实现现代化的可能。在我看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代表,让大家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模式。换句话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与西方截然不同,西方基本上是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在殖民时期,更是如此。即使是现在,西方也没打算帮助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态度则完全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

(本期人员:统筹:王瑞芳;编导/采访:白璐;摄像:杨佳;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相关阅读
  •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今日中秋,和古人来个“千年共月饼”

    中秋节到了唐代人申请交换一张月饼的图片??唐代人吃的月饼啥馅儿?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可能是你和唐代人在中秋节会同频做的事这块宝相花月饼出土于新疆吐鲁番是目前仅有的一件唐代月饼式食物文物外观以八瓣莲花纹为...

    时间:09-17
  • 感受中秋佳节的时代意蕴(今日谈)

    9月15日,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京彩灯会”对公众开放。记者 潘俊强摄丹桂飘香、银月光满,我们迎来又一个中秋佳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轮明月寄托着悠长的人文情感。“月出皎兮”的美好、“千里共婵娟...

    时间:09-17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 中国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光明日报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邱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当地时间9月15日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在全部59个项目中,共获得了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

    时间:09-17
  • 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节日市场供应充足

    又是一年中秋时,人们用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迎接佳节。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保障供应、稳定物价,消费市场活力涌现。文旅市场显活力立足传统民俗、构建文化场景,中秋佳节,各地积极打造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

    时间:09-17
  • “拥抱大市场、共享新机遇”

    据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周文其、魏梦佳)橙黄的炸串、深红的肉片、翠绿的蔬菜,尽管只是模型,呷哺呷哺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的展台依然让人垂涎欲滴。过去每届服贸会呷哺集团都没错过,今年再赴“...

    时间:09-17
  • 中秋快乐!快来查收属于你的“月亮”

    今日中秋送你??????????????????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愿想见的人,此刻就在身边(快来查收属于你的月亮)↓↓↓...

    时间:09-17
  • “加大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是坚定承诺”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45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会,200余项融合创新成果发布——“加大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是坚定承诺”观众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阿里巴巴公司展台体验VR设备。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摄服贸会上,一...

    时间:09-17
  • 2024服贸会新观察:供应链服务打造全球 “共赢链”

    动动手指就能购买全球商品,足不出户就能参与求职面试,近距离体验无人配送车、智能机器人等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新保障措施……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上,完...

    时间:09-17
  • 有意思的中国节|熬夜、逛夜市,古代中秋节就有“Citywalk”?

    “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庆团圆。”从古至今中秋节都具有超高人气。在这一天,古代人不光要对月祈福许愿“貌美如嫦娥”,还要盛装打扮,边赏月边逛街来一场夜间“Citywalk”。跨越千年,从拜月、赏月再到探月,中...

    时间:09-17
  • 服贸恰恰丨老外也懂西游记的梗!非洲小哥搬出铁扇公主卖扇子

    来自加纳的帕斯卡,第二次参加服贸会。他早前在中国读书,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说加纳电视台经常播放《西游记》连续剧,大受小朋友们欢迎。看了好几遍《西游记》的他,在卖家乡的手工大蒲扇时还能引用铁扇公主的梗,...

    时间:09-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