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云中锦书丨托马斯·海贝勒:用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看中国

2024-09-17 18:07: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托马斯·海贝勒,是一位致力于客观呈现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促进中德了解互信的德国学者。少年时,妈妈将一本世界地理书送给托马斯·海贝勒作为生日礼物,正是这本书点燃了他对中国的向往。自1975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近50年的时间里,托马斯·海贝勒几乎每年都会前往中国,进行田野调查研究。他的研究结果,不仅让德国及世界及时了解当代中国的现状,也为中德政府开展友好合作提供了政策参考

托马斯·海贝勒,中文名王海,少年时从一本地理书中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并开始对中国着迷。1975年,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团成员,托马斯·海贝勒第一次到访中国。这次访问中,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回到德国后,他便联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申请到中国的工作机会。197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托马斯·海贝勒获邀以《北京周报》外国专家的身份来到中国,并一直工作到1981年。在《北京周报》工作的4年经历,让托马斯·海贝勒对中国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和认识。

作为社会人类学学者,托马斯·海贝勒将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贯彻到对中国的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改革开放后,他是国际上第一位在中国开展田野调查的德国学者,更是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成果最多的德国学者。他的研究课题涵盖范围广,涉及了民族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他的足迹也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省份。

在经过近50年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后,托马斯·海贝勒撰写并发表了几十部德文、英文和中文著作以及100多篇学术论文,他的作品,为德国及世界读者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提供了最直接的窗口

作为德国著名的“中国通”,托马斯·海贝勒经常受邀担任德国政府关于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顾问,或者随德国代表团访华。此外,托马斯·海贝勒还在1984年至1990年,担任德中友好协会主席。多年来,他频繁往返于中德两国,积极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互动,呼吁德国政府加强中德人文交流。他主张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两国要保持对话沟通,交流不能停止

托马斯·海贝勒与中国的情缘远远不止于此。2002年,托马斯·海贝勒专门从德国募集了25万马克(约人民币125万元),资助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学,用于回馈曾经的调研对象。2006年,托马斯·海贝勒成为北京石景山鲁谷社区的首位外籍义工,义务为社区服务。

谈及未来的规划,托马斯·海贝勒表示,一直以来他对中国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未来会继续到中国各地的博物馆、考古遗迹等去看看。他认为知古鉴今,很多中国古代提出来的理念到如今仍旧适用。他也为“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活动,写下了“世界和平大同,德中友好长存”的祝福。

监制丨姜秋镝 金京主编丨梁弢记者丨康玉斌

  • 相关阅读
  • 台湾8月户数创新高 户均人数为历史最低

      中新社台北9月18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当局户政事务管理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8月全台户数约934.3万户,同比增长1.57%,创历史新高;但平均每户连续三个月为2.51人,为历史最低。  统计显示,从2009年开始,...

    时间:09-18
  • 融·合 | 台青罗世明:我在大陆找到了人生舞台

    开栏的话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已满一周年。今日起,新华网推出“融·合”系列报道,展示福建在探索闽台社会人文交流及经贸合作往来融合发展等多方面的实践与努力,展现闽台拉近“生活圈”、拧紧“合作链”、共筑...

    时间:09-18
  • 福建南平武警开展搏击教练员集训

      中新网南平9月18日电 (张丽君 张陈宇 张煜梁)近日,武警福建总队南平支队组织开展搏击(擒敌)教练员集训,此次集训重点对搏击对抗的基本理论、技能应用、教学组训方法进行专攻精练,旨在全面提升基层官兵搏击技能...

    时间:09-18
  • 13部门:计划到2030年全社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友好环境基本形成

      随着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高温热浪、洪涝、低温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人类的生存、生命和健康正在受到极大挑战,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当务之急。  ...

    时间:09-18
  • 大数据分析盘点 中秋假期“网红”打卡地“上新”

    央视网消息:这个中秋假期,大家都去哪游玩了、又多了哪些网红打卡地?来看看大数据的分析盘点。回家团聚永远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统计显示,中秋假期期间,人均返乡距离为253公里,200公里...

    时间:09-18
  • 我国将完善县域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记者从今天(18日)举行的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将加快完善养老服务网络,以县域为重点,着力构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贯通、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分工科学的养老服务网络。  县级...

    时间:09-18
  • 百姓可感可及 “新科技”助力办好民生一件事

      央视网消息:“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事关生态建设和百姓生活。2024年1—8月,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投诉举报167327件,噪声类投诉举报99807件,占所有投诉举报量的59.6%。  根据刚刚对外发布的...

    时间:09-18
  •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央视网消息: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中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纪念活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赠珍贵文物史料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沈阳“九·...

    时间:09-18
  • 南开大学:铭记历史 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人民网天津9月18日电 (记者崔新耀)9月18日,南开大学举行“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主题活动。师生齐聚国旗下、校钟前,铭记历史、砥砺奋进。  初秋的清晨,已有微微凉意。南开大学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以...

    时间:09-18
  • 《义勇军进行曲》如何成为国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今天展出→

      今天(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国之歌 民族魂》特别主题展览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展出。  此次展览共展出200余张图片、文物,以东北抗日义勇军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