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世界遗产中的“活”文化 北京中轴线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2024-09-18 08:45:34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7个多世纪演进发展而成的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与智慧结晶。《中国新地标》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领略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魅力和持久生命力。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城市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正阳门,直至南端永定门。而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则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共同形成了全长7.8公里的世界最长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经历了7个多世纪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组织有序、规划格局均衡的城市轴线,也成为了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而能够成为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究竟具有怎样独特的价值呢?我们跟随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吕舟登上了中轴线制高点——景山万春亭。

北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古建筑早已为人熟知,而由他们共同组成的整体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呢?不妨先和我们一起飞越这条城市轴线,你会看到最具中国传统风貌的古代皇家宫苑建筑、祭祀建筑与西方建筑师主导的现代艺术建筑在这里汇聚,历史与现代碰撞出了如今的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设计之初就基于中国传统的“择中”观念进行了规划。而在此后的7个多世纪里,这样的范式始终引领着北京的城市发展。

如今的北京中轴线构建起了现代都市与历史空间巧妙融合的城市景观。北京中轴线上的前门五牌楼曾因常年风吹日晒,导致油饰层开裂、失去华彩。2022年,古建油饰彩画专家坚持古法彩绘,对前门五牌楼进行了翻新,令牌楼呈现出恢弘大气的视觉效果。作为世界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同时也是百姓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景,这让北京中轴线成为了“活遗产”。而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重新复建的永定门如今已经成为了百姓休闲和游客打卡的好去处。

今年78岁的唐华德已经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钟鼓胡同里生活20年了,他亲眼见证了中轴线上百姓生活的变化。

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钟鼓楼,这里如今成为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近年来增设的数字互动展、中心券洞沉浸展厅让游客以图像、声音、文字等多个角度了解钟鼓楼的历史和中国古往今来的“时间的故事”。今年暑期,这里还举办了“我在鼓楼”生活节,带上AR眼镜,剧情式导览让人身临其境探秘钟鼓奇观;换上VR头戴,则能开启一场北京中轴线的时空之旅。而文物实景剧情研学更让小朋友们在解密探秘中建立起古今以来中国人守时敬时的时间观念。

使用AR唤醒文物的记忆,它们将透露钟鼓楼哪些风云变幻的历史,地图背后藏着北京中轴线规划者们怎样的故事?在这里,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化身成了新时代的“时间守护者”。

这样的钟声曾为元、明、清三代都城敲出了“标准时间”,用“暮鼓晨钟”指引全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如今的北京中轴线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永定门向南,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开放的姿态联通世界。钟鼓楼向北,贯通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彰显著中国“绿色、科技、人文”的新理念。大国首都在传统中轴线上被赋予了古今交融的时代意义,北京中轴线这一世界遗产的“中国队”新成员正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和对人类文明贡献的中国故事,也让独特的世界遗产在传承、保护和弘扬中焕发新生机。

  • 相关阅读
  • 台湾8月户数创新高 户均人数为历史最低

      中新社台北9月18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当局户政事务管理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8月全台户数约934.3万户,同比增长1.57%,创历史新高;但平均每户连续三个月为2.51人,为历史最低。  统计显示,从2009年开始,...

    时间:09-18
  • 新疆吐鲁番秋季晚熟哈密瓜进入采摘季 全国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瓜果飘香。这两天,新疆吐鲁番市的秋季晚熟哈密瓜进入采摘季,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哈密瓜种植基地,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箱箱被打包好的晚熟...

    时间:09-18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新疆!它“牛”在哪儿?

    坎儿井作为新疆独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水文化遗产,其伟大之处已远远超越了作为古老灌溉系统的基本功能……新疆有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吐鲁番坎儿井。9月3日,有着“地下水长城”之称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入选2024...

    时间:09-18
  • 琴澳一体化深化融合 含“澳”量越来越足

    央视网消息: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迎来揭牌运作三周年。经过三年的实践与创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规划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画卷。这个中秋假期,横琴口岸迎来了客流高峰,不少澳门居民...

    时间:09-18
  • 融·合 | 台青罗世明:我在大陆找到了人生舞台

    开栏的话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已满一周年。今日起,新华网推出“融·合”系列报道,展示福建在探索闽台社会人文交流及经贸合作往来融合发展等多方面的实践与努力,展现闽台拉近“生活圈”、拧紧“合作链”、共筑...

    时间:09-18
  • 福建南平武警开展搏击教练员集训

      中新网南平9月18日电 (张丽君 张陈宇 张煜梁)近日,武警福建总队南平支队组织开展搏击(擒敌)教练员集训,此次集训重点对搏击对抗的基本理论、技能应用、教学组训方法进行专攻精练,旨在全面提升基层官兵搏击技能...

    时间:09-18
  • 13部门:计划到2030年全社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友好环境基本形成

      随着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高温热浪、洪涝、低温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人类的生存、生命和健康正在受到极大挑战,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当务之急。  ...

    时间:09-18
  • 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你们讨厌得好!你们下次还要这么讨厌!”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纪念日。南开大学师生代表鸣击校钟14声,致敬十四年抗战的烽火岁月,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34年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在天津召开,当时南开系列学校的师生近400人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打出旗语...

    时间:09-18
  • 600万公里交通网、16万公里铁路里程……交通强国建设不断加快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从小到大持续发展。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近1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交通强国建设不断加快,...

    时间:09-18
  • 南开大学:铭记历史 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人民网天津9月18日电 (记者崔新耀)9月18日,南开大学举行“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主题活动。师生齐聚国旗下、校钟前,铭记历史、砥砺奋进。初秋的清晨,已有微微凉意。南开大学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以庄严姿...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