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32年了,载人航天这些精彩瞬间令人难忘→

2024-09-22 09:52: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今天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2周年,一起来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吧!

01

还记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吗?

·

1999.11.20

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考核了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02

还记得

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举国欢腾的瞬间吗?

·

2003.10.15

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安全返回,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03

还记得

中国人首次高举国旗

太空行走的画面吗?

·

2008.9.27

中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04

还记得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吗?

·

2011.11.3

我国首次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于11月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05

还记得

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

万人空巷的场景吗?

·

2013.6.20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

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之外的天宫一号,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一课”。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聂海胜配合,张晓光担任摄像师,为大家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各种奇特现象,点燃了无数中国青少年的航天梦想。

06

还记得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首次腾飞的瞬间吗?

·

2016.6.25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的行列。

07

还记得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吗?

·

2016.9.15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轨期间开展了6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重大应用效益的成果,为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

08

还记得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的瞬间吗?

·

2017.4.20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突破和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巩固了航天器多方位空间交会技术。

09

还记得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首飞成功的心潮澎湃吗?

·

2020.5.5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10

还记得

天和核心舱直上云霄的激动心情吗?

·

2021.4.29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还记得

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

成功“问天”的绝美瞬间吗?

·

2022.7.24

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发射成功

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2022年7月25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12

还记得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

完成组装时的热血沸腾吗?

·

2022.11.3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神舟十四号乘组进入梦天实验舱,开启了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13

还记得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的振奋人心吗?

·

2022.11.30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

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14

还记得

我国航天员首次开展

舱外维修任务的精彩画面吗?

·

2024.3.2

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舱外维修任务

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

永远值得期待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 相关阅读
  • 中外专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跨学科研究院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

    时间:09-23
  • 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它们的栖息乐园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央视网消息:最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上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蒙古野驴,为广袤的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机。  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

    时间:09-23
  •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举办 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9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9月21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9位专家作大会报告...

    时间:09-23
  • 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在昆明成立

      中新网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缪超)23日,云南开放大学与民革云南省委携手,在昆明共同成立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旨在进一步促进云南与台湾两地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云台交流...

    时间:09-23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9月2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孙卫东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就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

    时间:09-23
  • 回顾20年 官员学者共话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理念与方案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曾玥)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21日至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时间:09-23
  • 云台两地代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23日,来自云南、台湾两地的黄埔军校同学及亲属代表在昆明恳谈,共同探讨“黄埔精神”。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包括辛亥先驱李根沄之曾孙、...

    时间:09-23
  • 东西问|倪培民: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中新社旧金山9月22日电 题: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专访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倪培民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儒家思想...

    时间:09-23
  • 中国东盟共谋深化“两国双园”合作 推进提质升级

      【东盟专线】中国东盟共谋深化“两国双园”合作 推进提质升级  中新社南宁9月23日电(翟李强)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拓东盟区域合作发展新局面,深化“两国双园”合作成果,推进“两国双园...

    时间:09-23
  • “丰”收在哪里?

    策划:王宇制作:潘一景、张熠南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