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通讯|中国青年技艺闪耀 工匠精神绽放光彩——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斩获佳绩

2024-09-22 08:41: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法国里昂9月21日电 通讯|中国青年技艺闪耀 工匠精神绽放光彩——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斩获佳绩

新华社记者罗毓

金秋九月,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东部的欧洲会展中心举行。中国代表团以优异表现获得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平均年龄约22岁的中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大放异彩,既归功于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也体现了中国职业技能教育的高水平。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

在本届大赛约26个足球场大小的场馆内,扇形分布着59个比赛项目区,来自中国的68名青年大显身手:砌筑项目选手把砖块放置到铺匀的砂浆面上,并轻微揉压;美发项目选手梳起模型的头发,接着双手配合用电夹板将头发拉直拉顺;烹饪(西餐)项目选手将黄油酥塔面团分成等量的剂子,装入塔壳模具内……

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主要包含给定未知样品的含量测定和化合物的制备。选手通过运用实验室组织管理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实验方法和信息化系统完成实验任务。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学生鲁静怡在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获得金牌,过去两年,她回家时间加起来不足15天,就是为了专心备赛。

“我感觉肩负重任,我的同门学姐上一届比赛拿过金牌,我为什么不能拿?”这位19岁的姑娘告诉记者,这种责任感是一种动力,激发她为国争光,也为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

同样19岁的天津人李宏宇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夺得一枚金牌,打破了日本选手对该项目17年的金牌“垄断”。

据了解,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是指利用以太网、局域网技术和办公室/家庭网络技术,进行综合布线的竞赛项目。本届大赛该考察项目题量很大,包括必做和选做题,李宏宇的教练一开始认为不可能都做完。

“我当时就说我一定要做完,比赛时压力也很大,但很想证明一下自己,最后把所有模块都拿下来了。”李宏宇说。

闭幕式颁奖那晚,场馆里气温较低,当他手捧金牌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心里一下子热乎了”。下场后,李宏宇觉得“憋着的一口气终于释放了”,对教练说:“我们终于做到了。”

对获得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金牌的周雨欣来说,除了个人的努力,团队的支持也尤为重要。

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需要选手通过海运、空运和多式联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实现全物流链、全过程地把货物从A点安全高效地运输到B点。在规定期限内,选手要完成客户获取、报价计算、运输管理、费用计算、海运操作、投诉处理和索赔处理等各种竞赛任务。

周雨欣说,比赛要求她成为“项目经理”,要统筹全局,给了她不小的挑战。“第一天是懵的,赛后感觉自己表现不佳,下来跟专家组长沟通,她鼓励我调整心态、转换应对思路。”周雨欣说,所幸她在企业实训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比赛中派上了用场。

夺冠之后,周雨欣表示很感谢上港集团基地的专家教练团队和战略团队,因为在她这枚金牌的背后,是这些团队一直在默默付出。

在所有夺金选手中,工业4.0项目选手卢俊威、谢辉铉以此次世界技能大赛全场最高分荣膺“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是中国选手第二次获得该大奖。

工业4.0是指通过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它的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让工厂更具竞争力。此次大赛该项目是两人一组比赛。

谢辉铉用“上下同心者胜”这句话来形容和比赛搭档卢俊威以及团队的密切配合。“面对压力,会有心理老师辅导我们;专家组长在赛前跟我们详细解释比赛规则和流程;我跟卢俊威搭档了3年多,配合起来心有灵犀、默契自然。”

卢俊威对这个大奖的感悟或许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希望彰显的价值:“我觉得这个奖是对工匠精神的认可,通过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训练,对一个产品或者项目精益求精地打磨,展现一种专业精神。”

  • 相关阅读
  •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应约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  王毅表示,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责任。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把握两国关系正确方向,把两国...

    时间:09-24
  •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

    时间:09-24
  • 中外专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跨学科研究院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

    时间:09-23
  • 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它们的栖息乐园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央视网消息:最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上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蒙古野驴,为广袤的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机。  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

    时间:09-23
  •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举办 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9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9月21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9位专家作大会报告...

    时间:09-23
  • 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在昆明成立

      中新网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缪超)23日,云南开放大学与民革云南省委携手,在昆明共同成立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旨在进一步促进云南与台湾两地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云台交流...

    时间:09-23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9月2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孙卫东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就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

    时间:09-23
  • 回顾20年 官员学者共话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理念与方案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曾玥)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21日至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时间:09-23
  • 云台两地代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23日,来自云南、台湾两地的黄埔军校同学及亲属代表在昆明恳谈,共同探讨“黄埔精神”。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包括辛亥先驱李根沄之曾孙、...

    时间:09-23
  • 东西问|倪培民: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中新社旧金山9月22日电 题: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专访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倪培民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儒家思想...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