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阿勒泰如何激活马产业“链式效应”

2024-09-22 18:43:38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9月中旬,位于阿勒泰市郊的新疆阿尔泰马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牧场马术基地举办了一场友谊赛,一座标准化赛马场聚集了30多匹“宝马”,赛马者时而挥舞马鞭,时而发出指令,马儿你追我赶,奋力奔跑……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体育竞技项目到户外运动,马已经从交通工具成为旅游和文化的载体,让马产业发展有了新形态。

8月26日,在阿勒泰市一牧场养殖小区的马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训练场上,教练带着学员进行赛马比赛。资料图

2023年底,阿勒泰地区马匹饲养量达25.55万匹,存栏20.71万匹,马匹饲养量位居全疆第二。《阿勒泰地区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提出,到2030年力争马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以上,形成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发展的现代马产业强区目标。阿勒泰地区如何谋篇布局现代马产业,进一步推动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繁育改良更高效

金秋时节,秋意渐起。阿勒泰市星星马业合作社100多匹马儿在合作社员工驱赶下,在草原上狂奔。

草原上奔腾的马儿体型高大,身形健硕。“原来阿勒泰马个头比较小,身高在1.3米、1.4米左右。品种改良后,现在的马变化很大,个头都在1.5米左右,外形比原来本土马也更漂亮了。”9月18日,阿勒泰市星星马业合作社负责人霍森别克·马沃亚说。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传统养马大区,从上世纪以来,地区抓住马种改良这个关键点,以哈萨克马为基础,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将哈萨克马向两个主要方向选育,一是乘用方向,二是产品马方向。目前已形成“国有马场+乡镇马人工授精站+农牧民”的马良种繁育生产体系,与科研院校合作培养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哈萨克马品种。今年,当地运行了10个繁育站,吸引了不少牧民前来改良马种。

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吉林新村千匹马业家庭牧场负责人阿布扎力汗·阿布力哈斯木向记者展示马场的马匹。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摄

“阿勒泰马产业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阿勒泰地区畜牧工作站副站长阿达力·卡买尔说。

围绕“育马业发展、马品种资源保护和马遗传改良”发展目标,阿勒泰地区加快推进实施《阿勒泰地区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通过政策扶持、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引导牧民转变观念,从事马养殖,推动养马、育马、马文化、马术竞技等发展。截至2023年末,地区组建育种核心群120个1800匹马。

“近年来,当地更多的是倾向培育乳用和肉用型马。”阿达力介绍,改良后的哈萨克马价格比之前至少翻了一倍。比如,普通骑乘型哈萨克马马驹的售价是3000元至5000元;经改良后,杂交马驹的售价达到万元;经调教训练后的优秀马匹售价可达到10万元。普通肉用型马每匹产肉量一般在150公斤至180公斤之间,改良后产肉量能达到260公斤。

马的品种改良给当地牧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牧民带着马自发到(乡镇)配种站进行人工授精,有的牧民从国外买名马再和自家的哈萨克马配种。

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吉林新村千匹马业家庭牧场负责人阿布扎力汗·阿布力哈斯木最早受益马匹品种改良。阿布扎力汗从小喜欢马,从2018年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庭牧场,养殖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口和杂交的高血统马20多匹。

“去年,我销售了7匹自己调训的改良哈萨克马,增收40多万元。”阿布扎力汗说。

产业链条更全面

养好马、养良马,第一产业是基础。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马肉、马乳生产向深度开发、精深加工利用方向发展。

位于富蕴县的中蕴马产业阿勒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马奶精深加工的企业,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工艺,升级配方,研发了汗雪马奶冰淇淋、马奶乳酸菌饮料等产品。

8月28日—30日,由自治区畜牧总站主办,阿勒泰地区畜牧工作站、富蕴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的自治区肉用乳用马选育及机械化挤奶技术培训会在富蕴县举办,图为参会人员在品尝了解当地的马奶产品。资料图

“企业生产的汗雪马奶乳酸菌雪花冰系列、马奶酒微醺特调系列、马奶爆款咖啡系列在线下门店也受到消费者青睐。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强化奶源标准化建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目前,马奶酥食品及马油、羊尾油日化产品等一批产品已进入研发阶段。”中蕴马产业阿勒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博光说。

“随着人们对马肉的消费逐年上升,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哈萨克马产肉性能和肉质势在必行。”富蕴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站站长薛利说,近十年来,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把哈萨克马阿勒泰类型核心群建设作为畜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邀请塔里木大学科研团队,不断推进乳用马培育选育工作。

“今后我们将以核心群建设为起点,扩大标准化奶源基地建设,扶持马奶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研发新增马乳产品,结合富蕴县旅游优势,走文旅兴牧之路,实现富蕴县马产业高质量发展。”薛利说。

在阿勒泰市阿苇滩镇恰甫汗塔斯社区,53岁的霍森别克·马沃亚一家靠着出售马奶和马肉过上了好日子,他说:“夏季,我们每天能出售150公斤马奶,每公斤30元都供不应求。”

霍森别克认为,马的价值需要被不断挖掘。这两年,他购买国外良马对饲养的200匹当地马进行杂交改良,改良后的马每日能多产5公斤马奶。随着当地合作社产奶设备、配种设施不断更新改善,霍森别克的养马积极性高涨。

目前,阿勒泰地区有15匹以上养马大户2500余户、马产业公司8家、合作社23家。全年马奶生产量3000吨左右,马肉产量8500多吨,生产总值可以达到近亿元。

“目前,我们的马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马乳产品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培育带动能力不强。”阿达力说,今后需要通过科技发力,在马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形成更多商业化、标准化马产品加工生产龙头企业。

农旅融合更深入

慢步、转弯、快步……9月18日,位于新疆阿尔泰马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牧场马术基地室内训练馆里,24名来自呼图壁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进行马术训练。

在新疆阿尔泰马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牧场马术基地室内训练馆里,24名来自呼图壁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进行马术训练。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 婷摄

“这是全疆第一个马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前学习马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见不到马,而我们的马场又缺少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现在学生三年制的教育都在基地完成,我们把理论课、文化课和实践课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可以直接开展社会实践。”新疆阿尔泰马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哈斯铁尔·巴合提汗说,马场占地面积220亩,现已建成马厩、中小学生马术教室、马术实训场地、观众看台等基础设施。有马匹150匹,其中30匹是来自阿拉伯国家以及匈牙利、俄罗斯等国的品种马。

“现在基地能提供世界名马展示、哈萨克马骑乘体验、马术夏令营、马上竞技表演等服务,同时可开展民族特色的姑娘追、刁羊等冰雪旅游项目。”哈斯铁尔说,今年以来,基地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

“我是第一次来阿勒泰,在旅游的过程中听说当地可以学习骑马,就报名来学习,通过五天的学习和训练,我已经可以骑马在跑道上跑了。”来自北京的游客周墨缘说。

近年来,现代马产业兴起,阿勒泰地区积极构建和推进“马产业+”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休闲、骑乘运动等多条产业链融合发展,开拓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阿勒泰地区力争到“十四五”末,马匹最高饲养量突破30万匹,存栏量突破21万匹,努力打造全国马培育基地、青少年骑乘素质教育基地、马文化旅游示范基地、马产品生产基地。

  • 相关阅读
  •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应约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  王毅表示,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责任。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把握两国关系正确方向,把两国...

    时间:09-24
  •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

    时间:09-24
  • 中外专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跨学科研究院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

    时间:09-23
  • 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它们的栖息乐园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央视网消息:最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上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蒙古野驴,为广袤的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机。  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

    时间:09-23
  •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举办 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9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9月21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9位专家作大会报告...

    时间:09-23
  • 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在昆明成立

      中新网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缪超)23日,云南开放大学与民革云南省委携手,在昆明共同成立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旨在进一步促进云南与台湾两地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云台交流...

    时间:09-23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9月2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孙卫东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就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

    时间:09-23
  • 回顾20年 官员学者共话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理念与方案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曾玥)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21日至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时间:09-23
  • 云台两地代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23日,来自云南、台湾两地的黄埔军校同学及亲属代表在昆明恳谈,共同探讨“黄埔精神”。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包括辛亥先驱李根沄之曾孙、...

    时间:09-23
  • 东西问|倪培民: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中新社旧金山9月22日电 题: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专访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倪培民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儒家思想...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