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特写:驶向“未来之城”

2024-09-22 16:00:00

来源:新华网

9月21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参观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列车模型。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新华社合肥9月22日电 题:驶向“未来之城”

新华社记者何曦悦、马欣然、汪海月

正在此间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综合馆展厅内,一辆纯电超级跑车标志性的蝶翼门每天要开合百余次,络绎不绝的观众在展位旁排起队,等待体验这辆跑车如何实现在原地“点头”,甚至“舞动”。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除了人形机器人、智能家居等热门“打卡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类产品同样吸睛。在这里,交通工具可以是浪漫的、开放的、充满奇思妙想的。这正为本届大会主题“智造世界·创造美好”写下注脚。

昔日的马车与蒸汽火车已隐没成历史的剪影,如今,智能网联汽车在城市中轻盈穿梭,无人机在蓝天之上翩然起舞。在世界制造业大会骆岗公园分会场,200多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最新产品让逛展的体验感与互动感“拉满”。

9月21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小朋友体验一款跨座式单轨列车。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这是一款L4级智能网联观光巴士,采用中科星驰自研的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展示的无人驾驶旅游观光巴士已在骆岗公园运行了九个多月,游客可以扫码乘车或者在小程序上预约乘车,在多个站点下车观光。在这座占地12.7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中央公园,无人驾驶巴士让游览变得轻松又新奇。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大会论坛上表示,未来汽车一定会进入无人驾驶时代,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同时也已成为智能移动终端,成为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移动空间。

“以后我就能坐飞机去上学了吗?”在高端装备展的一架多旋翼飞行器旁,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杨思儒望着大大的舷窗,充满向往地问妈妈。

传说里,中国古代著名匠人鲁班发明了能飞、可载重的“木鸟”,这一技术最终失落在时间的长河中。而如今,精巧的飞行器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了解一款载人级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在制造业大会现场,人们能一览低空出行如何快速走向现实应用。“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多功能无人运输机” “智慧物流无人机”……现场的各类飞行器各有所长,有的已经首飞,有的正在研发。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带来了多旋翼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ZG-ONE,类似太空登陆舱的独特造型引人注目。这款无人驾驶电动飞行器内部没有传统的驾驶室和操控杆,专为低空旅游、短途交通服务设计,同时可改装应用于高空消防、应急救援等多种场景。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丁蕊倩介绍,公司还有一款瞄准城市空中交通出行市场的在研产品,预计全尺寸技术验证机将在今年年内下线。“我们坚信,随着综合立体交通的发展,eVTOL飞行器将融入大众生活,显著提升城市及城际出行效率,和汽车一样成为日常出行的常规选择。”她说。

一件件“驶向未来”的展品,不仅凝聚着科技进步的力量,更是全球携手并进的缩影。

9月21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参观体验一款跨座式单轨列车。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在展厅入口处,一辆青绿色的无人驾驶单轨列车格外醒目,这是本届大会最大的实体展品,来自中法合资企业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它在安徽芜湖生产,出口至墨西哥蒙特雷市,为那里带去高效便捷、绿色舒适以及高度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大众安徽首款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的logo闪耀着金色光芒,这款智能电动轿跑SUV诞生于安徽合肥,搭载了与科大讯飞合作的新一代认知智能大语言模型。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与深度融合,未来出行方式正奏响智慧、开放与合作的华丽乐章,带我们驶向未曾抵达的“星辰大海”。

  • 相关阅读
  •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应约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  王毅表示,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责任。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把握两国关系正确方向,把两国...

    时间:09-24
  •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

    时间:09-24
  • 中外专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跨学科研究院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

    时间:09-23
  • 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它们的栖息乐园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央视网消息:最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上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蒙古野驴,为广袤的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机。  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

    时间:09-23
  •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举办 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9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9月21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9位专家作大会报告...

    时间:09-23
  • 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在昆明成立

      中新网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缪超)23日,云南开放大学与民革云南省委携手,在昆明共同成立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旨在进一步促进云南与台湾两地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云台交流...

    时间:09-23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9月2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孙卫东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就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

    时间:09-23
  • 回顾20年 官员学者共话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理念与方案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曾玥)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21日至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时间:09-23
  • 云台两地代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23日,来自云南、台湾两地的黄埔军校同学及亲属代表在昆明恳谈,共同探讨“黄埔精神”。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包括辛亥先驱李根沄之曾孙、...

    时间:09-23
  • 东西问|倪培民: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中新社旧金山9月22日电 题: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专访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倪培民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儒家思想...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