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荒原变粮仓 “数”说北大荒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24-09-23 16:28:0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中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它有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北大荒。2023年,北大荒粮食总产量占黑龙江省的近30%。从亘古荒原到“中华粮仓”,北大荒已经成为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9月23日的《中国新地标》,让我们把视线投向北大荒。

夏末秋初,北大荒的千万亩稻田渐渐有了丰收的颜色,造型各异的稻田景观描绘出东北大地的崭新地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北大荒集团八五六农场特意制作了这幅应景的稻田画。登上26米的观景台,不仅可以看到四周不同主题的稻田画,万亩稻田也尽收眼底。

北大荒土地面积5.36万平方公里,耕地4874.4万亩。作为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北大荒以不到中国3%的耕地面积,提供了约14%的商品粮,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1万亿斤;一年产出的粮食可以满足1.6亿人一年的口粮供应。不仅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北大荒还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通过不断提升机械化、数字化水平,北大荒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着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水稻成熟在即,种植户吕向民和儿子吕伟正在做最后的杀虫剂、营养液喷洒工作,但洒药的不是他们,而是一台无人机。吕向民家有1000亩左右田地,以种植水稻为主,从平整土地到收获,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都已经实现机械化。

北大荒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7%

从最初的“人扛牛拉”到拖拉机、无人机等齐上阵,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让工作效率提高、人力成本降低,收益自然就随之提高,这也为种植户使用大型农机打下基础。截至2023年,北大荒集团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7%,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7%。

吕向民带我们来到农场的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一辆辆拖拉机整齐排列,静候着收获季节的到来。但发展现代农业,仅有机械就足够了吗?答案不只是这么简单。我们来到农场的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面前这套系统由农场和信息公司合作开发,以卫星、无人机为数据来源,实现了从农业种植到生产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八五六农场专攻精准施肥领域,技术人员将获取的光谱经过计算生成水稻生长数字模型,再通过不同颜色在数字管理平台上呈现出来。

数字平台助力精准施策 实现增产5%到10%

数字平台可以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让管理更科学高效,实现增产5%到10%。为了更好地展示数据中心的工作流程,王大成和同事带记者来到农田里的数字基站。除了搭配各种具备数据采集功能的设备,这里还有一台可以自动升降的巡田无人机,万亩稻田一天就可以巡完。

从2020年以来,北大荒集团先后启动建设三批28个数字农场试点,为垦区4800万亩耕地、56万种植户、72.55万台农机建立了数字“身份证”,超过半数农场使用传感器采集数据。数字化应用是使巧劲儿,但在北大荒,还有一群人在下着耗时耗力的苦功夫。在北大荒徐一戎高科技水稻示范园区,四百多亩的试验田里种植了100多个水稻品种。

不断总结经验、更新品种,就像“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一辈子都在研究高寒地区水稻优质高产技术一样,北大荒的科技人员也在推陈出新,把最适合种植的品种推荐给农户,而且在水稻种植全过程做技术指导。

发展农业观光 提升品牌价值

除了传统作物种植,北大荒也在农文旅结合上做文章,发展农业观光、订单农业,不断丰富农业品牌。

2023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北大荒”品牌价值超过2000亿元,稳居中国农业品牌榜首。

从1947年始,近百万拓荒者陆续来到北大荒,创造人类屯垦史上的奇迹。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机械化、数字化,1995年,北大荒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破百亿斤大关,2005年,过200亿斤;2009年,过300亿斤;2011年,过400亿斤。至今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连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北大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创建粮食生产大基地、经营服务大企业、全链条高端化大产业,扎实推进建设“农业领域的航母”。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习近平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活动  9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

    时间:09-24
  • 100秒速览嫦娥六号月背征途

    2024年5月至6月,历时53天,嫦娥六号从“广寒宫”携土而来,带回人类第一份月背样品。月背征途,勇毅前行,带你100秒速览。编辑:张宝亢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09-24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多种形式宣讲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江苏、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创新宣讲形式,突出分类分众,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江苏省组建各级各类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同时,注重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依托在线宣讲平...

    时间:09-24
  • 文化中国行|8组数字带你看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我国第三大沙漠。 隐藏着114个湖泊,个个色彩斑斓。 宛如散落在人间的宝石,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绝美的自然景观,展现出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 我爱我的国,大自然的景观令人醉。...

    时间:09-24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企业有烦恼 “常”回家聊聊

    早餐会、调研座谈、信件沟通……企业发展有什么烦恼,有了更多沟通交流渠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去年6月起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目前已建立了7个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

    时间:09-24
  • 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9月23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中央和地方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举措全面实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央层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全面下达,设备更新涉...

    时间:09-24
  • 11175只!大连老铁山创中国大陆单日迁徙猛禽数量新纪录

    【文化中国行】9月23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季猛禽监测单日记录猛禽11175只,是中国大陆秋季猛禽监测的首个“万猛日”,打破了老铁山2023年9月22日的7561只的单日最高记录。从老铁山成群迁徙过境的猛禽...

    时间:09-24
  • “咖”位昆山

    9月20日,《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昆山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20年来,昆山走出了一条以新发展理念为重要引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共同富裕为不懈追求、以“敢闯敢试、唯实...

    时间:09-24
  • 人民网评:全国耕地面积“三连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9月19日,自然资源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实现连续3年净增加。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安全线。按照...

    时间:09-24
  • 应对秋冬季流感早准备 你需要知道这些流感疫苗接种知识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流感最常见,具有高度传染性,易在群体间传播流行,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