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歌声唱出血脉亲情

2024-09-23 16:16: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海滩》的前奏一响起,95后青岛小伙儿贾全鑫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周润发塑造的经典形象。这种由歌曲带来的“闪回”,在他观看“湾区升明月”晚会的全过程中频频出现。

同一时刻,北京师范大学2023级学生、19岁澳门女生易碧玉也“蹲”到了她熟悉的歌手——古巨基、薛凯琪、曾比特、张卫健……当听到《海阔天空》时,她不禁轻轻跟着哼唱。“这首歌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和梦想,我曾在中国各地听过天南海北的朋友合唱,每次听都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她说。

9月22日晚,秋分夜,“湾区升明月”2024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中国澳门唱响。晚会开场,表演者用粤语铿锵有力地朗诵《少年中国说》——或许这就是“大湾区人”梁启超创作此文时的最初念法。

执行总导演赵伟说:“我们选用的都是澳门本地的团队。澳门青年交响乐团一共有80多位演奏家,都是澳门回归以后出生的。我们想表达另一层寓意,就是现在年轻人对于如何爱澳门、如何爱祖国,有不同的表达。”

《西游记》堪称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民乐演奏家方锦龙与澳门大学城市合唱团带来《云宫迅音》。因为比赛和训练,出生于广州的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曾多次来到晚会的举办地——澳门银河综艺馆。在晚会现场,他说:“《西游记》的故事主线是‘九九八十一难’,这个夏天我经历了奥运会,很难,但也闯过来了。”77岁的中国香港传奇艺术家汪明荃,担任晚会主持人,也在现场清唱起《大话西游》的主题曲。

来自澳门莲花卫视的刘乃奇,也是晚会的主持人之一。晚会的序幕演绎了“龙的传人”,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讲龙的故事,告诉我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力量、智慧和勇气。这个节目让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体会到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中国精神。”

乐评人伍洲彤感叹:“听有些歌手的歌,会想到时间,想起哪一年我在干什么。还有一些歌手的歌,会想到一直流淌下来的时光,因为他们还在歌唱。”

晚会现场,《七子之歌》被再度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清楚地记得这首歌首次唱响的1999年,“9岁小女孩容韵琳用天籁之音唱响《七子之歌》,让所有人永生难忘。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受到一种血脉里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释放”。

除了主持人身份,刘乃奇还是一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他曾参与创作一首新歌《盛世莲花》。歌中唱道:“今晚,见证濠江两岸崭新的容颜,鲜衣怒马少年跑赢了时间……”刘乃奇说:“舞台上,粤剧与京剧的服装、念白等艺术表现形式,在相互借鉴中焕发新生,这恰如澳门与祖国血脉相连、共筑一家亲的温馨画面。”

易碧玉在高一时跟着交流团来到北京,从此心里埋下了“要去北京上学”的种子,去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同学们对来自澳门的易碧玉感到好奇,“同学会让我讲几句粤语,在他们眼中,粤语很温柔,也被认为是‘加密通话’”。但她也发现,现在内地的节目中,经常能听到耳熟能详的粤语歌曲,她与同学们有着共同的童年回忆。

“90后的成长伴随着粤语文化,Beyond、陈奕迅、邓紫棋等歌手,李小龙、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等演员,都是从小喜欢到现在。”贾全鑫说,“湾区升明月”晚会的最大特色是唤起了共同记忆,并体现了粤语文化的丰富多元。

作为一名北方人,贾全鑫一直对南方充满向往,于是2022年选择去澳门大学攻读传播学博士。“澳门除了是粤语区,还有着更加国际化的环境。我想利用这种环境讲好中国故事,进行跨文化的传播研究,告诉学界中国的发展经验和理念。”他说。

从《大中国》唱到《七子之歌》,从《天地有情》唱到《Right Here Waiting》,普通话、粤语、英语在舞台上丝滑切换,湾区共享一轮明月。在《灯火里的中国》的歌声中,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见习记者 戴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联合国代表点赞在中国设立的泥沙中心:已成国际合作典范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23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泥沙中心)成立四十周年泥沙与土壤侵蚀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莉迪亚·布里...

    时间:09-24
  • 习近平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习近平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活动  9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

    时间:09-24
  • 100秒速览嫦娥六号月背征途

    2024年5月至6月,历时53天,嫦娥六号从“广寒宫”携土而来,带回人类第一份月背样品。月背征途,勇毅前行,带你100秒速览。编辑:张宝亢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09-24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多种形式宣讲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江苏、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创新宣讲形式,突出分类分众,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江苏省组建各级各类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同时,注重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依托在线宣讲平...

    时间:09-24
  • 文化中国行|8组数字带你看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我国第三大沙漠。 隐藏着114个湖泊,个个色彩斑斓。 宛如散落在人间的宝石,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绝美的自然景观,展现出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 我爱我的国,大自然的景观令人醉。...

    时间:09-24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企业有烦恼 “常”回家聊聊

    早餐会、调研座谈、信件沟通……企业发展有什么烦恼,有了更多沟通交流渠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去年6月起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目前已建立了7个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

    时间:09-24
  • 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9月23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中央和地方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举措全面实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央层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全面下达,设备更新涉...

    时间:09-24
  • 11175只!大连老铁山创中国大陆单日迁徙猛禽数量新纪录

    【文化中国行】9月23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季猛禽监测单日记录猛禽11175只,是中国大陆秋季猛禽监测的首个“万猛日”,打破了老铁山2023年9月22日的7561只的单日最高记录。从老铁山成群迁徙过境的猛禽...

    时间:09-24
  • “咖”位昆山

    9月20日,《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昆山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20年来,昆山走出了一条以新发展理念为重要引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共同富裕为不懈追求、以“敢闯敢试、唯实...

    时间:09-24
  • 人民网评:全国耕地面积“三连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9月19日,自然资源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实现连续3年净增加。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安全线。按照...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