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荒山变林海 生态效益足(美丽中国)

2024-09-25 08: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
  李世昌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育林护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研学旅游、水果采摘、茶树种植等产业,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9月17日是中秋节,95后小伙张彬彬却和工作日一样,起了个大早,开始巡山。

  作为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岳山保护站站长,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浩瀚林海中穿行,清风扑面,心旷神怡。”张彬彬说。

  岳山林场位于怀集县蓝钟镇,一度因大面积采伐成为黄土裸露的荒山荒地,历经上世纪70年代“岳山造林大会战”以来的造林绿化和接力守护,岳山荒山变林海。2002年起,岳山和相邻的温泉林场成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两个林场合并为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如今,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青山环绕、绿水悠悠,绿水青山也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发挥优势,绿色发展

  从怀集县城往西北方向驱车约70分钟,到达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

  进入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岳山保护站,首先看到的便是“三岳自然保护区科普·研学基地”展示厅。

  “豹猫是猫吗?”“黑领噪鹛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周边多所小学的学生来到基地研学,张彬彬讲解时,大家对展示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很感兴趣。

  “我是这个研学基地的讲解人,我很乐意给孩子们讲‘岳山造林’的故事和动植物保护知识。”张彬彬说。

  在古城村和岳山林场之间,十里山丘种满果树,形成壮观的“水果长廊”。“岳山生态环境优越,产出的水果品质高,很受市场欢迎。每年秋冬收获时节,岳山脚下一片金黄、果香浓郁。”古城村党总支书记植日伟说,“我们村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村里有上百户农户种植水果,年总产量近1000吨,为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建设“水果长廊”的同时,岳山茶种植也悄然兴起。“蓝钟岳山茶产于海拔600米到700米的岳山山峰,山上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水源好,适合茶树生长。”岳山茶厂负责人黎秋岳说。

  研学旅游、水果采摘、茶树种植……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业态,蓝钟镇吸引了不少游客,小镇里民宿、餐馆多了起来。“我们着眼林业资源永续利用,正不断拓展更多绿色发展空间。”蓝钟镇党委副书记李文文说。

  弘扬传统,接续奋斗

  看着展示厅内的老照片,今年70岁的严润生回忆起当年参加“岳山造林大会战”的场景,十分感慨:“大家吃咸菜、睡窝棚,却干劲十足,每天干得热火朝天,根本不觉得辛苦。”

  怀集县地处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却一度因大面积采伐过度消耗森林资源。“一把锄头造林,百把斧头砍木”让岳山林场曾经面临“山多不出木”的困境,出现大片荒山。1974年—1975年,怀集县开展造林绿化大行动,组织2.5万余名群众两次开展“岳山造林大会战”,143天总造林面积达3.5万亩,奇迹般地把荒山变成了林海。

  严润生说,正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形成了“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从那时起,我们许多人和种树护林结下不解之缘。”

  “‘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影响了一批批岳山林场护林员。”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谭鹰说,经过“岳山造林大会战”和几十年科学养护,如今的岳山林场林海浩瀚、万木葱茏。

  近年来,保护区先后启动实施第一、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完成了保护工程、科研宣教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

  育林护林,保护生态

  “种树、养护、防火已经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护林员刘强兴说。

  “从老一代护林人严润生,到新一代护林人张彬彬、刘强兴等,‘岳山造林’的光荣传统在接力中传承,护林的手段、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谭鹰说。

  全自动摄像头全天候监控,加上护林员的不间断巡护,保护区内的原生植被、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经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育林护林,如今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1239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4种。

  在蓝钟镇的古树公园,树龄100年以上的红锥树有25棵,其中树龄600年以上的2棵,形成了红锥古树群。

  不只在岳山林场,这些年来,怀集全县大力推进乡村绿化、森林抚育等重点工程。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超393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6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82%,建档在册且挂牌的古树名木共477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秋天,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金秋时节,各地秋粮展开大面积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黑龙江五大连池  70万亩玉米迎丰收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在黑龙江五大连池,70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春红粮食种植农...

    时间:09-25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中国多地喜迎“丰收季”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中国多地喜迎“丰收季”,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各地农民收获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在黑龙江五大连池,70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春红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时间:09-25
  • 中国藏学家交流团访问挪威

      中新社奥斯陆9月25日电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国藏学家交流团23日至25日访问挪威,与挪威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有关人士就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交流团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

    时间:09-25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在京亮相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5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获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本月在北京市中山公园中山堂正式开展,展览总面积1125平方米,室内展线长度187延米,展出图...

    时间:09-25
  • 台湾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连续三个月下滑

      中新社台北9月25日电 台湾经济研究院(台经院)25日公布的最新景气动向调查结果显示,8月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为96.65点,较7月修正后的98.95点下滑2.3点,连续三个月下滑。  综合中央社、《联合报》《工商时报》...

    时间:09-25
  • 台青携手人大代表:亲身实践 共创成长“舞台”

      中新网湖州9月25日电(黄彦君)“今天我又与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州市食品商会虞炳泉会长结对,非常开心。虞会长之前就邀请我参加食品商会的活动,为我介绍诸多人脉资源,还给我分享宝贵经验,给我的...

    时间:09-25
  • 台湾书画艺术工作者北京行:在历史洪流中找灵感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朱贺)“从甲骨文到书法再到篆刻,中华文化贯穿行程,我看到了更壮阔的历史洪流,是对从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更正,也产生新的体悟和见解。”谈及即将结束的大陆行,台湾艺术工作者罗慕恩...

    时间:09-25
  • 2024台商峰会三亚开幕 共探海南自贸港商机

      中新社海口9月25日电 (记者 符宇群)2024台商峰会2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幕。近200名两岸工商界人士就深化琼台经贸交流合作和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展开探讨,探寻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

    时间:09-25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互嵌融居 天山脚下绘就多民族一家亲

      中新网新疆乌鲁木齐9月25日电 题:互嵌融居 天山脚下绘就多民族一家亲  作者 孙晨慧 葛艾林  夕阳的余晖洒在天山脚下。  在新疆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的广场上,十几位老人身着鲜艳的少数民族服饰,伴随着节...

    时间:09-25
  • 生态环境部部长详解“美丽中国”:外美、内丽、气质佳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阮煜琳)“我理解,美丽中国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可以形象地表达为“外美、内丽、气质佳”。  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