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思想纵横)

2024-09-25 08: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部署,要求党员干部不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根本上要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方志敏被俘时,国民党士兵从衣领搜到袜底,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外,一文钱也没有搜出,搜身的士兵难以相信这位经手款项总数上百万元的共产党领导居然如此“穷酸”。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原书记孔繁森去世时,遗物中只有8元6角钱和去世前四天写下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是什么支撑他们在艰苦的斗争和工作中始终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从方志敏“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的豪言中,从孔繁森“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的诗句中,我们能够找到答案,那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今天,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陷阱”更加复杂多样,只有不断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才能练就拒腐防变的“金刚不坏之身”。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关键,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有正确的公私观。公私不分、公权私用,就不可能做到清正廉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公私分明,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私利。“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他为官做事的原则。妻子托他给亲戚安排工作,他却说:“我没这个权力。”焦裕禄始终克己奉公、廉洁用权,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权力观、公私观。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要在公与私之间划一条鲜明的红线,时刻秉公心、守公道,不让权力任性“出界”,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

  心有所戒,方能行有所止。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养成纪律自觉,时刻拿起纪律这把戒尺衡量言行,党员干部就有了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在河南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中,一张张收支票据及贴着票据的炸药箱,保存完好、清晰可查。修建红旗渠时,修渠物资分类管理,出入有手续、调拨有凭据,月月清点;粮食和资金补助严格按照记工表、伙食表、工伤条等单据对照执行。十年修渠,没有发生过一起贪污腐败事件,干部群众恪守各项规章制度,红旗渠既成为一条生命渠、幸福渠,也成为一条廉洁渠。红旗渠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对于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格外重要。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不知道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或对党的纪律规矩毫无敬畏之心,将其当成摆设,这就很容易突破底线、触碰红线。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来说,纪律严明确保全党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对党员干部个人来说,坚定的纪律意识是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在“围猎”面前保持本色的“护身符”。把遵规守纪刻印于心,内化为心中守则,不断增强纪律自觉、加强自我约束,才能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预计2035年前后建成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张晓华25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继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将通过两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

    时间:09-26
  • 王毅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中新社联合国9月25日电 (记者 王帆)当地时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大期间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王毅说,你担任高级代表这一重要职责期间,积极发展对华关系,...

    时间:09-26
  • 王毅:美国等少数国家操弄人权问题不得人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会见联合国人权高专以及多国外长时表示,9月24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美国等少数国家借涉疆问题攻击抹黑中国人权状况。包括广大穆斯林国家在内的近80个国...

    时间:09-26
  • 秋天,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金秋时节,各地秋粮展开大面积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黑龙江五大连池  70万亩玉米迎丰收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在黑龙江五大连池,70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春红粮食种植农...

    时间:09-25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中国多地喜迎“丰收季”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中国多地喜迎“丰收季”,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各地农民收获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在黑龙江五大连池,70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春红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时间:09-25
  • 中国藏学家交流团访问挪威

      中新社奥斯陆9月25日电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国藏学家交流团23日至25日访问挪威,与挪威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有关人士就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交流团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

    时间:09-25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在京亮相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5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获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本月在北京市中山公园中山堂正式开展,展览总面积1125平方米,室内展线长度187延米,展出图...

    时间:09-25
  • 台湾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连续三个月下滑

      中新社台北9月25日电 台湾经济研究院(台经院)25日公布的最新景气动向调查结果显示,8月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为96.65点,较7月修正后的98.95点下滑2.3点,连续三个月下滑。  综合中央社、《联合报》《工商时报》...

    时间:09-25
  • 台青携手人大代表:亲身实践 共创成长“舞台”

      中新网湖州9月25日电(黄彦君)“今天我又与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州市食品商会虞炳泉会长结对,非常开心。虞会长之前就邀请我参加食品商会的活动,为我介绍诸多人脉资源,还给我分享宝贵经验,给我的...

    时间:09-25
  • 台湾书画艺术工作者北京行:在历史洪流中找灵感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朱贺)“从甲骨文到书法再到篆刻,中华文化贯穿行程,我看到了更壮阔的历史洪流,是对从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更正,也产生新的体悟和见解。”谈及即将结束的大陆行,台湾艺术工作者罗慕恩...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